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米芾”米芾的杰作:博采众长而集于一身|走近“汉字中国”特展㉑

“米芾”米芾的杰作:博采众长而集于一身|走近“汉字中国”特展㉑

时间:2023-09-18 18:45:19来源:红星新闻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红星新闻的《米芾的杰作:博采众长而集于一身|走近“汉字中国”特展㉑》,希望大家喜欢。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统,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是记录、传承录中华文明的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纽带,更是承载中华文明奔腾不息的汤汤之水。在其使用过程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思想、文化品格和审美情趣,是经过历史洗礼、岁月积淀的华夏民族之魂。

近日,“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举行,众多平日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悉数亮相,接下来,让我们走近这些文物,感受汉字的历史与魅力。

方圆庵是北宋杭州南山寿圣院内的僧庵,方址圆顶。《方圆庵记》书于元丰六年(1083),是米芾早期“集古字”的佳作。此作多法王羲之集字《圣教序》,结构严谨,灵动自然,笔法方圆兼备,疏密有致,章法自然统一,气韵连贯。原碑已佚,此册经明代沈周鉴藏,为宋拓孤本,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正于成博展出的孤本《方圆庵记》

《方圆庵记》通篇750余字,皆为中宫紧缩之字,给人以法度森严又灵动自然之感。米芾在点画和结体上,“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结字美观大方,深得晋人精髓,又符合现代人中正灵动的审美需求。而作品的线条整体视觉印象较为含蓄、温润、遒劲有张力。法度森严,处处有楷书痕迹,在书写的起、转、行、收过程中,处处可见整峻的方笔、流畅的圆笔、轻松的尖笔。尤其是粗重笔画的运用,彰显整幅作品的厚重之感。

释文:天竺辩才法师以智者教传四十年,学者如归,四方风靡,于是晦者明,窒者通,大小之机,无不遂者,不居其功,不宿其名,乃辞其交游,去其弟子而求于寂寞之滨,得龙井之居以隐焉。南山守一往见之,过龙井泓,登须篁岭,引目周览,以索其居,岌然群峰密围,淴然而不蔽翳,四顾若失,莫知其乡,逡巡下危磴,行深林,得之于云烟仿佛之间,遂造而揖之。法师引予并席而坐,相见而笑,徐曰:“子胡来?”予曰:“愿有观焉。”法师曰:“子固观矣,而又将奚观?”予笑曰:“然”。……

米芾曾自述学书经历:“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如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一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可见米芾晚年自成一家,与他早年的集古字取法传统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密不可分的。米芾曾为书画博士,因此有机会目睹许多名家的真迹。

其实在选择学习范本上,米芾主张学真迹,不主张学习石刻,因石刻中已经掺杂了刻手工匠的风格,已经不是书家作品的本来面目了,只有学习真迹,才能领略到书家真正的精髓,方能得“趣”。而米芾对所收藏的晋唐真迹每天都会展于案上,反复推敲观摩临习,也正是因为他如此重视研究真迹之“趣”,学习了众家之长,最终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文/启凌 编辑/李瑞峰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