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这座王城是怎样兴盛的,又是如何消亡的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萧家老大的《这座王城是怎样兴盛的,又是如何消亡的》,希望大家喜欢。
这座王城是怎样兴盛的,又是如何消亡的
高昌古城,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即“王城”之意,因为此城为高昌回鹘王国的都城之故,因此得名。它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位于吐鲁番市东 45 公里处火焰山南麓的木头沟河三角洲,是 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门户。虽然经过二千多年的风吹日晒,但故城轮廓清晰,城墙气势雄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昌古城规模宏大,城郭高耸,街衙纵横,护城河道的残迹犹存,城垣保存基本完好,分内城、外城、宫城三部分。外墙基宽12米,墙高11.3米,全城有九个城 门,其中,南面有三个城门,东、西、北、面各有二个城门。 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外城西南和东南角保存两处寺院遗址,其中,西南角的一所寺院,占地约一万平方米, 由大门、庭院、讲经堂,藏经堂、大殿、僧房等组成, 东南角的寺院尚存一座多边形塔和一个礼拜窟,是城内唯一保存壁画较好的地方;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座不规则的方形小城堡,当地人称“可汗堡”。北部的宫城内仍存许多高大的殿基,由此可以验证当时有高达四层的宫殿建筑物。
汉唐以来,高昌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它既是经贸活动的集散地, 又是世界宗教文化的荟萃地。当时,波斯等地的商人,从他们国家带来苜蓿、葡萄、 香料、胡椒、宝石和骏马来到高昌城,又从这里带走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和造纸、火药、印刷术。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高昌传入内地。当时的居民先后信奉佛教、景教和摩尼教,高昌成了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公元629年,为了提高佛教水平。二十七岁的玄奘,不畏杀身之祸,偷偷离开长安,出玉 门,经高昌,沿丝绸中路到印度,遍游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诸国,历时十七年。 在高昌,玄奘诵经讲佛,与高昌王拜为兄弟,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二十七岁的玄奘为了探求佛法,求取真经,“冒越宪章,私往天竺”,违反了朝廷当时禁止百姓擅自西行的规定,混在一伙四出逃荒的饥民之中离开长安,踏上西天取经之路。
在这之前,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曾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朝廷批准。 这就是说,后来名扬天下的大师,当时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偷渡犯。没有唐朝的通关文书、没有寺院的证明文件、也没有任何权贵阶层的支持与举荐。唐僧曾被唐朝凉州的地方官员下令捉拿、曾被玉门关外五个烽火台的守边兵士张弓放箭,险些射伤, 常常是昼伏夜出,惶惶终日。
除了面对官府的层层盘查,玄奘还要面对关外漫漫黄沙。一路上,为他做向导的胡人,后来也打了退堂鼓,临走时,他送给玄奘一匹识途的老马,并告诉他, 如果在沙漠中走了四天后,能够看到一小片绿洲,就说明走对了方向。走进戈壁深处的玄奘在喝水时,又不慎把皮囊的水全部洒掉了,没有了水,玄奘只得凭借着自己的信念坚持行走,但还是昏倒在老马身上,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凉风把他吹醒,他终于走到了那一小片绿洲,这就是富饶的高昌国。
高昌王笃信佛教,国都寺庙林立,平均每百人就有一座寺庙。高昌国共有僧人数千,但高昌王仍感到缺少真正的高僧。高昌商人们在凉州听玄奘讲经后,推崇备至, 高昌王听到这个消息颇为振奋。三年前,他到长安朝贡时,目睹了宏伟寺院和博学的高僧。礼仪之邦的风土人情让他倾服,回国后,他下令臣民都梳唐人发式。现在又来了一位大唐高僧,可以请他向国人弘佛讲法,这是一件多好的事啊。俗话说,凡事可遇不可求,现在机遇到来了,高昌王亲自举着火把迎接他,并不顾玄奘路途劳累,兴高采烈地和他聊了一整夜,随后几天也是如此,高昌王每日在三百弟子面前,跪地当凳子,让法师踩着他的背,登上法座讲经。
但是,玄奘并不想在高昌国长期逗留,他对高昌王的盛情深表感谢,但婉言谢绝。 他一定要远赴印度,寻求中国佛教经典里阙失的经文。大臣们为了挽留玄奘,也想出了一个计策:让玄奘成为国王的女婿。但玄奘却再次委婉地拒绝了高昌王。
高昌王见玄奘竟然置他的恳求于不顾,不由得怒火中烧。于是威胁玄奘说:法师面前有两条路,或者留下,或者回国,请法师三思。玄奘毫不犹豫地回答:“君王留下的只能是贫僧的尸骨,绝对留不住贫僧的心!”为了能被放行,玄奘开始绝食,到了第四天,他已极度虚弱,气息奄奄。高昌王极为震惊,于是请求玄奘进食, 恢复身体,继续西行。不过,他诚邀玄奘从印度回来的时,在高昌住上三年。玄奘深感高昌王礼佛的虔诚和修业的诚意,答应他归来再访,并与高昌王结为兄弟。高昌王决定请玄奘升座讲法一个月,同时为他预备西行一切所需之物。临行前,高昌王为玄奘写了二十四封致西域各国的通关文书,还赠送了马匹和二十五名仆役。出发那天,全城夹道相送,高昌王麴文泰抱住法师失声恸哭,亲送至一百里外的交河城,才依依惜别。
高昌古国是怎样灭亡的呢?公元640年,唐统一高昌,在此置西州,下辖五县,高昌自此进入了繁华昌盛的最佳时期。九世纪中叶以后,回鹘人在此建立了回鹘高昌王国,随着铁木真的崛起,铁木真被尊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发动了规模巨大的西征运动,征服了从蒙古高原直至中亚的广袤地区,高昌回鹘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见时机成熟,便于公元1209年,谋杀了西辽王朝驻高昌的使者,正式脱离了西辽的监护,归顺于草原上新兴起的势力强大的蒙古帝国。《蒙古秘史》记载了亦都护归顺成吉思汗的过程:委吾种的主“亦都兀惕”差使臣阿惕乞剌黑等来成吉思汗处说:“俺听得皇帝的声名如云净见日,冰消见水一般,好生喜欢了!若得恩赐呵,愿做第五子出气力者。”成吉思汗说:“你来,女子也与你,第五子也教你做。”于是“亦都兀惕”将金银珠子缎匹等物来拜见,成吉思汗遂将阿勒阿勒屯名的女子与了。
高昌都城虽然保住了,但高昌回鹘王国从此一蹶不振。从十三世纪亦都护纽林的斤(公元1308 年~ 1318年)时起,高昌回鹘一直忠于元朝皇室,与蒙古西北诸王笃哇之乱作战,为了躲避叛乱势力,元朝大汗忽必烈决定将高昌“亦都护”治所从高昌迁往哈密。可不久哈密城被攻下,高昌“亦都护”率部逃入嘉峪关内,高昌王国也已名存实亡。
察合台汗国建立后,首领秃黑鲁·铁木尔汗首先成了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汗王,他统治下的察合台汗国,也就成了伊斯兰汗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察合台汗国用武力推行伊斯兰教,借力征战,终于征服了高昌回鹘王国。而落入“圣战者”手中 的高昌城,也在战火洗礼中变成了一座废城。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