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司马懿”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时,为何没算出天降大雨?演义中有三个原因

“司马懿”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时,为何没算出天降大雨?演义中有三个原因

时间:2023-08-13 12:55:24来源:魁哥说历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魁哥说历史的《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时,为何没算出天降大雨?演义中有三个原因》,希望大家喜欢。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准备非常充足,同时他又下令蜀军和魏国老百姓打好关系,在魏国的土地上种地屯田,从此以后便不会再被粮草不足这个世界大难题给困扰了。但是诸葛亮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引诱司马懿出战,如何消灭魏国的有生力量,进而占领长安,消灭魏国。为此,诸葛亮亲自到前线视察,相中上方谷这个风水宝地,计划将司马懿及其魏军埋葬于此。

诸葛亮经过一番运筹帷幄,为确保成功,派出魏延亲自引诱司马懿魏军出击。魏延是一个影帝级的武将,他主动和司马懿交战,然而不到三个回合便败走。司马懿信心大增,带着司马师、司马昭两个儿子一路追杀魏延,不知不觉便进入上方谷之中。司马懿还自作聪明,认为这是蜀军的粮草。然而下一秒他便悲剧了,突然从天而降无数火把和火箭,谷中都是干草,大火瞬间燃起,火光冲天。司马懿此时惊慌失措,抱着两个儿子痛哭,大喊:“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矣!”

天无绝人之路,正当司马懿绝望时,突然电闪雷鸣,天降倾盆大雨,大火都被浇灭。司马懿大喜,带着剩下的魏军杀出重围,侥幸逃得一命。诸葛亮得到报告后,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问题来了,诸葛亮号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为什么没有算出天降大雨呢?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三个原因。

其一,诸葛亮不是神仙,他只能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断天气。

三国演义虽然将诸葛亮神化,但他毕竟还是一个人,不是神。诸葛亮出山后,算出许多天象,令人赞叹,如草船借箭时的大雾,又如借东风。首先可以明确的一点,诸葛亮不可能自己制造大雾,他只是根据天象推算出三天后会有大雾,而且整个晚上都不会散去。诸葛亮同样也无法改变风向。当时正值冬天,江东几乎天天刮的是西北风,如果周瑜采取火攻,不但无法烧到曹军,还可能引火烧身,把孙刘联军给烧个片甲不留。周瑜还因此一病不起。

诸葛亮看穿了周瑜的心病,他自告奋勇,“施展法术”,摆祭坛借东风,借来三天东南风。实际上这是诸葛亮故弄玄虚,即使不摆祭坛,也能“借”来东风。如果诸葛亮真的会法术,能够呼风唤雨,他看到即将下大雨时,阻止即可。既然诸葛亮无法阻止,那么他便没有“特异功能”。

其二,诸葛亮在看中上方谷地利时,欣喜之下忘却算天时。

诸葛亮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就连侦查前方地势这一类的杂活他也是如此。他亲自乘坐四轮车,来到祁山前,渭水东西查看,看到一个形如葫芦的山谷,里面可以容纳一千多人,最令人高兴的是,这个山谷口两山环抱,只能一人一骑通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诸葛亮通过询问本地向导,知道是上方谷,又名葫芦岛。原文如下:

孔明自乘小车,来祁山前、渭水东西,踏看地理。忽到一谷口,见其形如葫芦之状,内中可容千余人;两山又合一谷,可容四五百人;背后两山环抱,只可通一人一骑。孔明看了,心中大喜,问向导官曰:“此处是何地名?”答曰:“此名上方谷,又号葫芦谷。”

当时,诸葛亮突然发现这样一个打埋伏的绝佳地方,定下火烧上方谷之计,高兴之余,忘了看天象算是否下雨。

其三,司马懿命不该绝,诸葛亮无可奈何。

在历史上,司马懿死于公元251年,而上方谷之战发生在公元234年,司马懿至少还有17年的寿命,阎王爷不收。三国演义虽然七分虚构,三分历史,但罗贯中大体上还是遵循了历史人物的病亡时间。因此,在上方谷之战中,司马懿命不该绝,诸葛亮对此也没办法。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