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古代的三公之名到底指是哪三个官职,为何至今没有定论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刘丽说历史的《古代的三公之名到底指是哪三个官职,为何至今没有定论》,希望大家喜欢。
众所周知,古代有三公之名,但就是这三公却在历史上一直对其具体的内涵,说法不一。有的人说是太师、太傅、太保,有的说是天子之相:司马、司空、司徒,还有的说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西周时最高行政长官为三公,以辅佐天子。周成王时,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而太公为太师。此时的三公是为周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臣。召公和周公更是与周朝天子一系血脉,太公是最大的异姓功臣。这三个官职一直为后代沿袭设立。
司马就是执掌军事,《说文解字》中记载:马,武也。司马之职的出现是早于司徒和司空的。在殷商时期,因为战车是武装水平的标志,因此人们就以马称呼战车,并代指武装,由此率领武装的官职也就成为了司马了。司徒就是主管民事的。在西周时,已出现。平时主管征伐徒役和田地耕作。司空就是主管土地监管土木工程的。当年的古公亶父就曾率领周族营建新居,并由司徒召集众人,在司空的领导下兴建土木。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了丞相、御史大夫、国尉。丞相一词的出现最早也是在秦国,那是秦武王最初所设立,在此之前一般就是称呼相。所以丞相在秦国一直就有,是一种沿袭。秦国的丞相与别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他国家的丞相都是世卿世禄用贵族来担任,而秦国的都是外地人。有时为了使丞相更加荣耀,就改称相邦,就像秦始皇时期的吕不韦。相邦后来因为避讳汉高祖刘邦所以改称了相国。当年商鞅在秦国设立的二十等军功爵的最高等为彻侯,后来也是因为避讳汉武帝刘彻的讳改称了通侯。如果经皇帝授权,由丞相主持,大臣参加,在丞相府集体议论,这就是朝议,所以朝议开始不是在朝廷上议事,而是在丞相府议朝廷之事。秦朝时的太尉称国尉,汉朝称太尉,但都是掌管军事。但是秦朝的国尉不如汉朝的太尉地位高,但都是国家最高的军事长官。虽然太尉掌管军事,但在汉朝军队真正是由将军统率,直接听命于皇帝。没有皇帝的命令,太尉不仅连一兵一卒都动不了甚至连兵营都进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