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益州”诸葛亮死后,蜀汉举国哀悼,为何此人却欢呼雀跃?

“益州”诸葛亮死后,蜀汉举国哀悼,为何此人却欢呼雀跃?

时间:2023-05-13 11:45:31来源:动鉴历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动鉴历史的《诸葛亮死后,蜀汉举国哀悼,为何此人却欢呼雀跃?》,希望大家喜欢。

234年蜀汉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病逝于五丈原,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的诸葛亮在蜀汉有巨大的声望,所以对于他的去世朝野上下都陷入悲痛之中,就连诸葛亮的政敌要么亲自奔丧比如谯周,要么为之痛惜或痛哭比如李严和廖立。

不过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传来,有一人得知诸葛亮病逝后欢欣鼓舞,此人就是时任丞相参军、安汉将军的李邈,《华阳国志》记载李邈为此还特意上书刘禅:

“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殁,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吕禄是汉高祖皇后吕雉的侄子,吕后死后其侄子吕禄和吕产掌握兵权并密谋叛乱,霍光是汉武帝的托孤大权,曾辅佐汉昭帝和汉宣帝两代帝王,权倾一时,李邈将诸葛亮比作吕禄和霍光,并说他狼顾虎视,其实就是暗示诸葛亮权柄太重有不臣之心,现在苍天有眼终于盼来了诸葛亮的死讯,简直是大快人心,我们大家都应该高兴才对。那么诸葛亮死后,蜀汉举国哀悼,为何李邈却欢呼雀跃?

第一,性格使然

李邈有才华,但是性格却是疏狂率直,说好听点是心直口快,说难听点就是看不清形势,分不清楚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李邈不是第一次干这样的事,比如214年刘备入主益州后,李邈在一次宴会上逮住机会责备刘备说:

“振威以将军宗室肺腑,委以讨贼,元功未效,先寇而灭。邈以将军之取鄙州,甚为不宜也。”

意思是人家刘璋邀请你刘备入川帮忙,你却夺了刘璋的基业,这事做得不地道。

怎么说呢,李邈如果看不惯刘备,大可不为刘备效力,可是李邈一面做着刘备的官(益州从事),一面却说刘备不应该谋夺刘璋的基业,这不典型的“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嘛,简直就是缺心眼,换谁都会窝着一肚子火,刘备也不例外:“知其不宜,何以不助之?”邈曰:“匪不敢也,力不足耳。”

刘备的意思是既然你认为我这样做不对,那你当初为何不去帮忙刘璋呢?李邈脑瓜子一热说不是不想帮忙,只是因为自己能力有限帮不上忙,这叫什么话嘛?当时要不是诸葛亮拦着,李邈就要被刘备给咔嚓了。

第二,和诸葛亮有旧怨

228年第一次北伐期间,因为马谡失守街亭使得北伐功败垂成,不仅如此马谡还畏罪潜逃,诸葛亮为正军纪准备斩杀马谡,可能是李邈和马谡关系不错(李邈和马谡同为丞相参军),于是李邈以“秦赦孟明,用霸西戎;楚诛子玉,二世不竞。”的例子来劝说诸葛亮不要杀马谡。

蜀汉第一次北伐如果不是马谡失守街亭,导致张郃援军突入陇右的话,诸葛亮将会取得辉煌战果,至少可以拿下陇右五郡,从长远来看拿下凉州问题都不大,马谡虽然深受诸葛亮重用,但是不杀不足以稳定军心,奖罚不明何以服众?所以对诸葛亮来说马谡是非杀不可。

李邈看不清形势,引起诸葛亮的不满于是将李邈遣送回成都,不再让他在自己身边参赞事务,这对自视甚高的李邈来说相当于是被打脸了,由此埋下了对诸葛亮的怨恨之心。

第三,派系之争

自刘备入主益州之日起,蜀汉就一直存在着荆州派、益州派和东州军的三大派系之争,荆州派是刘备的班底,东州军在刘焉和刘璋父子主政益州时就存在,主要由关中和南阳的流民组成。刘备和诸葛亮时期荆州派占据了主导地位,和东州军联手打压益州派,这引起了益州本土势力的不满,而李邈是益州广汉郡郪县人,是益州本土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益州本土派一直反对诸葛亮北伐,这是其一,其二诸葛亮重用荆州人士,有任人唯亲之嫌,这些可能也是李邈反对和不满诸葛亮的原因之一。

李邈此人,性格乖张而且口不择言,在当时蜀汉朝野一片悲痛声中,李邈欢呼雀跃之举显得格格不入,确实有点不合时宜。

《华阳国志》记载:“后主怒,下狱诛之。”刘禅大怒之下先是将其下狱,随后又将其诛杀,李邈情商有点低,吃了不少亏却没长记性,他的死纯粹是他自找的,属于典型的祸从口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