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皇后”刘娥勤奋上进、见识非凡且手段高明故能得到宋真宗宠爱

“皇后”刘娥勤奋上进、见识非凡且手段高明故能得到宋真宗宠爱

时间:2023-04-24 10:35:31来源:知识大赛场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知识大赛场的《刘娥勤奋上进、见识非凡且手段高明故能得到宋真宗宠爱》,希望大家喜欢。

刘娥从一个歌女成为大宋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还跟吕后和武则天并列,这样的一个女人绝对不简单,更何况她还被人称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可见其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

刘娥的出身其实并不低微,她的祖父刘延庆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大将军,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期的虎捷都指挥使,后来被封为嘉州刺史(四川乐山),其全家因此举家搬迁到四川成都华阳居住。

刘娥出生在蜀地,但在她两岁的时候,因为父母先后去世让她成为孤儿,所以不得不被寄养在母亲庞氏的娘家。庞家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等刘娥稍微长大一点之后,她就开始学习唱歌跳舞,十几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一名歌女,常年在外赚钱养家。

据说,刘娥年轻的时候就很漂亮,她唱的歌也十分婉转动听,还善于使用一种叫做鼗的乐器,所以她在当地名气很大。

因为家道中落,刘娥成为了下九流的艺伎,这是她的不幸。但更为不幸的是,在刘娥十三四岁的时候,庞家将她卖给了一个叫龚美的银匠为妻。龚美见刘娥能歌善舞,又听说京城汴京十分繁华,赚钱的机会非常多,他就带着刘娥去到汴京,让她以卖唱赚钱,自己也做点银器生意。

那时候汴京人口一百五十多万,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不过汴京的机会虽然多,但是生存并不容易,龚美在来到汴京之后不到一年,就因为赚的钱不足以支撑高昂的生活费用而产生了回老家的念头,但问题是他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

为了凑齐路费,龚美便打算将妻子刘娥卖掉,这件事刚好被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韩王赵元休(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府上的属官张耆无意间知道了。

张耆十一岁的时候就在韩王府任职,他曾听赵恒说想找个蜀地女子为侍妾,就将这事放在了心上。

有一天,张耆在街上无意中遇到了龚美在卖刘娥,他见刘娥十四五岁,容貌美艳,还能唱歌跳舞,交谈之后又发现她也很聪慧,便打算安排刘娥先跟赵元休见个面。

赵元休出生于开宝元年(968年),他虽然只是赵光义的第三子,但他的大哥赵元佐因为同情叔叔秦王赵廷美被废为庶人,而二哥赵元僖又去世得早,所以他成为了赵光义实际上的长子,得到了赵光义的格外宠爱,也成为皇位继承人的第一人选。

赵元休出生于帝王家,从小就被赵匡胤所喜爱,赵光义登基为帝之后又将他接到宫中亲自抚养,所以他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整个大宋朝富贵无出其右者。赵元休十五岁的时候被封为韩王,虽然没有娶妻,但老婆却不少,有杜氏、曹氏和陈氏等若干侍妾。

赵恒

虽然赵元休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有了好几个老婆,但这些女子大多都是开国功臣或者朝廷大臣的女儿,赵元休是被迫娶她们为妻的,他也许并喜欢这样的女子。而蜀地自古以来就出美女,久在宫廷中生活的赵元休或许对蜀地女子有天然的好感,也难怪他会跟张耆说想娶一个蜀女为侍妾。

得知张耆物色了一个蜀女,赵元休立马来了兴趣,便跟刘娥见了一面,“张耆时为襄王宫指使,言于王,得召入宫,大有宠。”

史书上说刘娥来到韩王府之后“大有宠”,这足以见得刘娥确实貌美,跟赵元休的妻妾们不一样,赵元休十分喜欢他。

事实上,这个也很好理解,出自于贵族的宋朝女子因为被各种道德礼仪所约束,多数都是十分内敛和无趣的,但像刘娥这样长得貌美还很有才艺的“野花野草”,是很容易让一个见惯了宫廷贵妇的王爷为她倾倒的。

所以说,赵元休对刘娥的喜爱,或许就只是图个新鲜感,但刘娥想要一直留在赵元休身边享受荣华富贵,光有新鲜感可是不行的。刘娥那时候对此事也没有清醒的认识,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让她十分难堪的事情。

赵光义

刘娥来到韩王府之后,跟赵元休如胶似漆,日夜待在一起。久而久之,赵元休开始日渐消瘦,这引起了赵光义的关注。赵光义以为是赵元休的乳母没有照顾好他,便将其召入宫中准备责罚她,但乳母却告诉赵光义,是因为赵元休正如跟一个叫做刘娥的歌女整日厮混,所以才日渐消瘦的。

赵光义大怒,他认为刘娥来历不明又身份低微,便下令将她逐出韩王府。为了杜绝赵元休跟刘娥继续往来,赵光义还给他找了个老婆,是北宋开国名将潘美的第八女,身份高贵且容颜美貌,赵光义以为这样就可以收住赵元休的心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迫于父亲赵光义的压力,赵元休便将刘娥给赶出了王府,让她暂时去张耆家居住。张耆也是个明白人,知道刘娥是未来皇帝的女人,所以对她很恭敬,而且为了避嫌,他还自此不在家中居住,而是在外面租了个房子另住。

起初,刚成婚的赵元休一度忘记了刘娥,但在张耆的安排下,赵元休在他府中再次见到了刘娥,刘娥以泪洗面,对赵元休百般撒娇,搞得赵元休旧情复燃,自此之后便时常到张耆府中与之私会。

随着刘娥年龄的日渐增长,她也意识到赵元休绝非普通的王爷,而是未来要成为皇帝的人物。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刘娥开始利用闲散时间学习知识,在长达十几年的漫长时间里,刘娥遍读各类书籍,特别是跟历史和政治有关的书籍,她都很认真学习。

刘娥

等到赵元休在27岁正式被封为太子的时候,刘娥的文化底蕴已经很深厚了,而且她对国家大事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非常对赵恒的胃口了,因为他非常喜欢读书,也有远大的志向,而刘娥是为数不多能够倾听,理解和纠正他的人。

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驾崩,赵恒(立为太子的时候改名赵恒)继位为帝,他立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第二女郭氏为皇后(赵恒嫡妻潘氏在赵恒登基前去世),并将刘娥接入宫中,封为低等级嫔妃美人。

当时的情况是,郭皇后贤惠有才干,在后宫的威望很高,刘娥出身低微,所以入宫后的地位不是很高。但刘娥接着在赵恒身边伺候的机会,越发频繁地展示自己的学识和对国事的独特见解,赵恒因此越来越欣赏她。

久而久之,赵恒开始让刘娥协助自己批阅奏折,每次遇到疑难问题,刘娥都能给出恰当的建议,赵恒因此越来越喜欢她,后来就逐渐离不开她了。

刘娥之前学习的文化知识为她取得赵恒的信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是要比美貌和才艺更能让男人持久喜欢的一种特质。也就是说,刘娥已经从外在美上升到了内在美,已经完成了作为女人的质变,这是当时宫中很多妃子所不具备的优点。

郭皇后

到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的时候,刘娥已经成为德妃了,地位仅在皇后之下。不过那时候郭皇后已经薨逝四五年了,因为刘娥的出身低微,赵恒才不敢贸然立她为皇后。

赵恒的心思,刘娥自然是知道的,她同时还知道,只有成为皇后才能保住荣华富贵,但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那就必须使用一些手段了。一个叫做王钦若的大臣开始在赵恒面前上窜下跳,极力鼓噪赵恒下决定立刘娥为皇后。

王钦若是个投机取巧,靠巴结上司和皇帝上位的人,他当时是宰相之一,位高权重。刘娥就是看中了王钦若的这些特质,所以有意拉拢他,最终将其召入麾下的。

在王钦若的不断建议下,赵恒决定下诏立刘娥为皇后,但宰相王旦却以生病为由,几天都不上朝,他实际上是在对立刘娥为后这件事进行无声的抗议。刘娥为人谨慎,得知宰相王旦和寇准等人在向赵恒抗议,觉得兹事体大,于是一面找到赵恒,说自己并不想当皇后,一面又让王钦若去给王旦做工作。

最后的结果是,刘娥越是推辞,赵恒越觉得她贤惠识大体,就越要立她为后。而王旦也最终也被王钦若说服,主动上了个奏折说支持立刘娥为后。就这样,刘娥在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的时候被正式册封为皇后,她那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

赵恒

事实上,赵恒最宠爱的妃子,除了刘娥之外,还有杨淑妃,她在赵恒心中的地位可不比刘娥差,因为她出身更好也十分贤良淑德,赵恒走到哪都带着她。因为跟杨淑妃的感情要好,刘娥才得以跟着一起升迁,直到后来刘娥也成为赵恒身边不可或缺的妃子。

刘娥刚入宫的时候,不得不跟其他妃子争宠,但只有杨淑妃跟她情同姐妹,两人发誓同进退共荣辱。刘娥之所以能成为皇后,离不开杨淑妃的谦让和帮助,后来刘娥对她也非常好,做到了当初结拜时的承诺。

除了杨淑妃之外,刘娥的前夫龚美也是出过力的。龚美虽然卖掉了刘娥,但刘娥因为是个孤女,朝廷中没人帮她分忧,所以她就派人找到龚美,让他改姓叫刘美,并以兄妹相称,让他在赵恒身边任职。刘美也因此成为朝中红人,刘娥很多与朝臣沟通的事情,都是他具体负责了,他也因此成为了当时比较有权势的外戚。

由此可见,刘娥这个人还是很有情谊的,能够原谅一个曾卖掉自己的人,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度量的。

对于赵恒而言,他之所以坚持立刘娥为皇后,跟子嗣问题其实有很大关系。

赵恒之前有过五个儿子,但都不幸早夭。后来赵恒临幸了一个姓李的宫女,她在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赵恒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赵祯

刘娥一直没能生下孩子,但她知道儿子对于对自己的意义有多么重大,所以她就将尚在襁褓之中的赵祯从李氏那里抱了过来,收为自己的儿子,并让杨淑妃跟自己一起抚养。

这件事对于李氏是极为残忍的,但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因为李氏身份低微,刘娥那时候虽然没有被立为皇后,但地位是宫中最高的,所以由她抚养也合乎情理,赵恒也觉由这样做对赵祯是最好的。

尽管赵祯不是刘娥亲生的,但她却对外宣称是就是自己生的,并且严禁宫人将此事说出去。因为赵祯的缘故,赵恒觉得刘娥虽然出身低微,但立她为皇后对赵祯是有利的,所以他最终没有听从王旦和寇准等人的劝阻,反而听信了王钦若的建议。

刘娥成为皇后之后,野心开始膨胀,特别是赵恒后来逐渐生病了,刘娥开始代替她处理国家大事。据记载,刘娥的能力非常强,不论是后宫之事还是朝中之事,她都处理得非常好,赵恒对她十分满意。

天禧三年(1019年),一件大事发生了,有大臣观测到太白昼现,经过占卜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女主昌!”指的是谁,自然是权势熏天的皇后刘娥了!

刘娥

这件事非同小可,吕后和武则天的故事历历在目,赵恒当时病重,他十分担心刘娥危及赵氏江山,便向心腹大臣周怀正坦露了让太子赵祯监国的意图。

宰相寇准得知这件事之后,便秘密进宫跟赵恒商议,后来还草拟了太子监国的诏书。不料赵恒念及与刘娥的深厚感情,竟然很快就反悔了,还说“不记与准初有成言”,结果刘娥和心腹丁谓等人得知此事,还开始对寇准下手。

后来赵恒病情再次加重,刘娥指使奸臣丁谓弹劾寇准,在赵恒不知情的情况下,寇准连续三次被贬,最后被发配雷州,丁谓则取而代之,成为宰相之首。至此,朝政几乎被刘娥和丁谓等人把持,在赵恒身边服侍的人,因为害怕刘娥,竟不敢将哪怕是一句真话讲给他听。

周怀正见寇准被贬,心中愤懑不平,便决定发动政变,废刘娥,杀丁谓,扶持太子赵祯登基,让赵恒退位当太上皇。不料在政变前一天,周怀正拉宰相曹利用入伙不成,反被曹利用将事情泄露给刘娥。第二天,刘娥将周怀正等人一网打尽,寇准在军中的心腹也被一一铲除。

不久之后,赵恒驾崩,享年五十四岁,十二岁的赵祯登基为帝,尊刘娥为皇太后。

赵恒驾崩之前留下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也就是说赵恒让刘娥临朝称制,辅佐年幼的赵祯处理国事,但许多人认为这封遗诏是假的。

赵祯

不管怎么说,赵恒的时代结束了,赵祯年纪稍幼,他的大娘娘刘娥和小娘娘杨太妃(即杨淑妃)是他最大的依靠。由于刘娥严格封锁了消息,所以赵祯一直都认为自己的生母是刘娥,他因此对刘娥毕恭毕敬,所有国家大事都交给刘娥处理。

为了收拢权力,刘娥先后铲除了丁谓和曹利用等人,朝中再也无人可以跟她较量,她因此大权在握,也开始有了一些其他更大的野心。

有一次上朝的时候,“问宗道曰:‘唐武后何如主?’对曰:‘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后默然。”刘娥见大臣这么说,就不再说话了,但这并没有打消她称帝的野心。

许多大臣得知刘娥有称帝的野心,便开始巴结她,殿中丞方仲弓上书说,请刘娥行武后故事,权知开封府尹(代理开封府尹)程琳也送给刘娥一副《武后临朝图》,暗示她登基称帝。

很多大臣都不敢反对,只有性情刚直的大臣鲁宗道说:“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这戳到了刘娥的痛处,因为赵祯虽然不是她亲生的,但她对赵祯视如己出,倾注了很深的感情,她确实有些不忍心。

薛奎

刘娥虽然心中不忍,但她还是有些时候确实难以按捺住当皇帝的冲动。明道元年(1032年),刘娥下旨说,自己将穿着帝王之服去太庙行祭祀大礼。众大臣听说之后都很着急,礼部侍郎薛奎上书说:“必御此,若何为拜?”

刘娥无法作答,但依然穿着帝王之服去太庙祭祀。第二年,刘娥又不顾大臣反对,第二次穿着帝王之服去太庙祭祀。

这件事造成的影响很大,很多人都认为刘娥要篡位称帝,所以大臣们都上书赵祯,要他收回皇权。但赵祯是个非常孝顺的人,他对大臣们的建议置之不理。事实上,赵祯二十多岁了还只是个傀儡皇帝,他心中一直烦闷,但碍于孝道,他一直对刘娥言听计从,没有表现出半点不满。

其实,事情的关键点还在于,赵祯认为刘娥就是她的生母,而杨太妃则是抚养他长大之人,所以他不会对这二人的所作所为有半点不满。但赵祯不知道的是,他的亲生母亲李氏早就被刘娥发配到赵恒的永定陵守陵去了!

这里简单介绍下李氏,她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后她就削发为尼。刘娥入宫之后,有一次去庙里上香,见到了貌美的李氏,便将她带到宫中。实际上,那时候刘娥因为年纪大了,担心自己生不下儿子,便想“借腹生子”,让李氏代替自己生儿子,还得到了赵恒的同意。

后来李氏被安排给赵恒侍寝,结果真的生下了儿子赵祯,赵恒给她取名赵受益,并对外宣称是刘娥生的儿子,刘娥因此被封为德妃,后来又成为皇后。

赵恒

而李氏因为生下儿子,被封为昭仪。赵恒驾崩后,李氏又被刘娥封为顺容。刘娥担心赵祯知道李氏的真实身份,便让她去给赵恒守陵,其实就等同于流放或发配,因为她的生活还艰苦,而且行动被严密监视,不得与外界来往。

李氏性格温和,她知道自己身份低微,无法成为皇帝的母亲,所以她没有怨言,只是日日夜夜为赵祯祈福。直到赵祯登基十年之后,李氏薨逝,享年四十六岁,被刘娥追封为宸妃,所以我们常称之为李宸妃。

事实上,刘娥知道自己亏欠李宸妃,所以在她生前就曾派遣刘美去寻访她的家人,她的几个兄弟子侄因此都成为吃皇粮的朝廷官员。

而李宸妃也知道刘娥的意图,所以她从来不对别人说自己是皇帝赵祯的亲生母亲,她后来病重的时候,刘娥派人去给她看病,她也不提出要见儿子赵祯一面。所以李宸妃没能在死前见儿子赵祯一面,这是她人生最大的遗憾之一。

李宸妃薨逝之后,刘娥只是用普通宫女的礼仪将其安葬,但宰相吕夷简作为一个老派政治家,善意地提醒刘娥说:“太后他日不欲全刘氏乎?”吕夷简的意思是,如果未来有一天赵祯知道李氏才是他的生母,那么刘娥的家族就危险了,所以要厚葬李宸妃,才不至于让赵祯疑心。

吕夷简

刘娥深以为然,便用皇后的礼仪将李宸妃下葬,“宸妃当以后服殓,用水银实棺,异时勿谓夷简未尝道及。”

这件事正如吕夷简所料,后来帮了刘娥大忙。

明道二年(1033年),刘娥病重,她死前依然穿着皇帝服侍,赵祯去看望她,她自知已经没有任何可能当皇帝了,便命赵祯让人将她的皇帝服饰脱下,再换上皇后的服饰。宫女们为刘娥刚换完衣服,她就薨逝了。

刘娥薨逝后,曾因反对刘娥而遭受打压的宋太宗第八子燕王赵元俨进宫对赵祯说:“陛下乃李宸妃有所生,妃死以非命。”

这是赵祯第一次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李宸妃而不是刘娥,“仁宗号恸顿毁,不视朝累日,下哀痛之诏自责。”

想想看也是,将不是自己生母的人当做生母那样对待了几十年,自己的生母却被自己晾在一边十几年,后来还在皇陵遭受委屈,最后年纪轻轻就薨逝了,赵祯心中的痛苦和愤懑是可想而知的。

不久之后,赵祯便派人包围了刘氏亲眷的府邸,还派人去对李宸妃进行开棺验尸,查找她的真实死因。令赵祯感到意外的是,他见到母亲李宸妃穿着皇后服侍,还有水银作为防腐剂,这显然是皇后才能享受的规格。赵祯因此断定李宸妃是正常死亡,而不是被刘娥迫害的。

赵祯

但当时宋朝百姓都在流传刘娥害死了皇帝生母李宸妃,赵祯担心江山社稷不稳,于是下令不再追查李宸妃的具体死因,而是下诏澄清了此事,还亲自带着大臣们去给刘娥的陵墓祭拜,并哭着大声说,大娘娘一生清白了!刘娥的名誉因此得以保全。

事实上,赵祯对刘娥是有恨的,但他是个仁慈之人,也是个顾大局识大体之人,他知道朝中很多人都是刘娥一手提拔的,如果追究刘娥的罪责,对自己是很不利的,所以他宁愿委屈了生母李宸妃,也要保证刘娥的名誉不受损。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仁宗认母的故事。李宸妃最终也被赵祯追封为章懿皇后,跟刘娥一起配享太庙,她的族人得到了赵祯的重用,甚至还有人娶了公主为妻。“庆历中,改谥章懿,升祔太庙。拜用和为彰信军节度使、检校侍中,宠赉甚渥。既而追念不已,顾无以厚其家,乃以福康公主下嫁用和之子玮。”

也许是因为赵祯觉得亏欠生母,所以才对她的族人十分厚待,也算是他在弥补缺失的孝道吧。而刘娥的家人也没有受到波及,刘美一生荣华富贵,他的族人也有鸡犬升天,后来都得到了赵祯的重用,为朝廷做出了很多贡献。

刘娥

刘娥之所以得到赵恒的格外宠爱,除了是因为她人美歌甜,但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个勤奋上进的人,也是一个见识非凡的人,更是一个手段丰富的人。

刘娥有才能,治理后宫和国家有井井有条,其才能不输给吕后和武则天,但她之所以名流千古,是因为她守住了底线,到死都没有从养子赵祯手中夺取江山,这一点是十分难得的。

历史上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是假,赵恒和刘娥借腹生子才是真。刘娥之所以能够得到赵恒的信任,一是因为刘娥的治国才能,二是因为她帮助赵恒有了唯一的继承人,这两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她能够笼络住赵恒之心的主要原因。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