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崇祯自缢殉国,生前也没有修建陵寝,死后是谁把他葬在十三陵中?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史说话春秋的《崇祯自缢殉国,生前也没有修建陵寝,死后是谁把他葬在十三陵中?》,希望大家喜欢。
李自成攻破紫禁城,城内尸横遍野、唯独不见崇祯。三天后,崇祯的尸首在煤山上发现,他披头散发、身上穿着白夹蓝袍和白绸裤子,一只脚上穿着绫袜和复底鞋,一只脚却光着,和近身太监王承恩一起,吊死在寿皇亭畔的一棵歪脖子树上。
在衣袖上,他亲笔给“逆贼”李自成留下了一封书信:
“朕之所以有今天,都是被臣下所误,现在死了也无脸面对列祖列宗,只有摘掉皇冠、披发遮面,任你们分割朕身,朝中官员,无论文武皆可杀,只希望你们不要劫掠帝陵,亦不要伤害无辜百姓。”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崇祯谨守帝王职责,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满城百姓,可谓是“最有正义也最值得人同情的亡国之君”。
然而,这位“深明大义”的皇帝,却将这亡国灭君的全部罪责,一股脑推给了朝中文武官员,甚至直言“朝中文武皆可杀”。
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紫禁城城破之际,崇祯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对满朝文武恨之入骨?
崇祯身为一国之君,他死后,又会落得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
一、崇祯在人生的最后一年,是如何度过的?
1644年,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大明皇帝崇祯迎来了即位的第十七个年头,紫禁城里到处张灯结彩,可崇祯的心里,却似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煎熬。
自崇祯元年开始,大明王朝就像被诅咒了一般,大旱不断、灾害频发,翻开史书,满纸都是“ 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比天灾更严重的,还有人祸。
崇祯十六年,清军多次举兵南下,侵犯大明边境;闯王李自成正式称帝,在襄阳建立大顺政权;张献忠则在武昌建立了大西政权,大明王朝江河日下、危机四伏,已到了独木难支的地步。
崇祯虽然以身作则、勤于政事, 却疲于奔命,一件事也解决不了。
1、拒绝迁都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三,崇祯正在崇德殿与新上任的左中允李明睿,商讨御敌良策。
李明睿示意皇帝屏退左右随从,然后郑重地说:“陛下,眼下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唯有南迁一策,可缓目前之急。”
崇祯闻言大吃一惊:“这么大的事,可不是开玩笑的!爱卿这么建议,岂不是陷朕于亡国的境地吗?”
随后,崇祯又指了指天,反问道:“不知天意如何?”
见皇帝如此不着调,李明睿急得直跺脚:“都到这个节骨眼上了,陛下您必须乾纲独断,不能再听任天意了。“
崇祯重新看向四周,确认四下无人,这才吐露真迹:“其实朕早就想迁都南京了,只可惜朝中大臣无人支持,这才拖延至今,如今既然爱卿提出来了,朕会将此事交内阁速议。”
上问御寇之策,明睿请屏左右密陈,趋进御案。言臣自蒙召以来,探听贼信颇恶,今且近逼畿甸,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只有南迁一策,可缓目前之急。
上曰:此事重,未可易言,以手指天,言上天未知如何。
明睿曰:天命微密,当内断圣心,勿致噬脐之忧。——《明季北略》
为了减轻舆论压力,第二天,崇祯悄悄暗示内阁首辅陈演:联名百官上书,坚决请求皇帝迁都。
然而,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陈演不仅不同意照皇帝说的做,反而建议杀掉李明睿,以安民心。
迁都之事争议了整整两个月,就连一向不问政事的周皇后都忍不住劝谏道:“陛下,北边不安全了,咱们南边还有一个家呢!“
可刚愎自用又极爱面子的崇祯,左顾右盼,最后决定放弃迁都南京,丢掉了大明王朝最后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为了给自己找补,崇祯还冠冕堂皇地说了一段话:
“祖宗辛苦百战,定鼎于此土,若贼至而去,朕平日何以责乡绅士民之城守者?何以谢失事诸臣之得罪者?且朕一人独去,如宗庙社稷何?如十二陵寝何?如京师百万生灵何?”
当然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崇祯对满朝文武还抱有幻想。
他认为李自成这厮虽然狂悖,然而,北京这个地方,上有列祖列宗的保佑,下有文武大臣的鼎力相助,贼人是无论如何也攻不进来的。
“逆贼虽披猖,腾以天地祖宗之灵,诸先生夹辅之力,或者不至此。”——《明史》
可让崇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自己仰赖的文武大臣,在关键时刻竟是那么的“不靠谱”。
2、筹集军饷
1644年正月,李自成携百万大军从西安挥师北上,先后攻克了宣府、大同、平阳和太原等军事重镇,眼看北京城岌岌可危、指日可下,无计可施的崇祯,只得紧急召见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和户部、兵部的官员们,讨论是否弃守宁远,调辽东总兵吴三桂率关宁铁骑回京、拱卫京师。
吴襄故作为难地答道:“若调关宁铁骑勤王救驾,少说也得百万军饷!”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崇祯当了那么多年的皇帝,比任何人都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可是,连年的天灾和平叛,已经掏空了大明的国库,他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来犒赏关宁铁骑。
走投无路之际,崇祯别出心裁,想到了一个主意——号召百官“捐资助饷”。
他本以为群臣们会慷慨解囊,救国家于危难之际,可结果很快打脸了:一说要掏钱,皇亲国戚个个一毛不拔,满朝文武纷纷装疯卖傻。
前内阁首辅陈演率先表示家无余财,无力助饷;现任内阁首辅魏藻德,只象征性地捐了500两;其他文武大臣,大多连500两也不到,有的仅捐了几十两。
崇祯见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就找到国丈周奎,希望他能起个模范带头作用,捐个五万、十万两的,谁知,周奎竟当场涕泪横流、哭诉道:“老臣年迈,安得多金?眼下只能变卖些许家产,筹集一万两银子,交与陛下。”
崇祯并不买账:这些年光赏给周家的东西,怎么着也不止这个数啊?所以,崇祯密令周奎:必须交够两万两。
周皇后怕父亲为难,便私下赞助了5000两,岂料,周奎财迷心窍,竟私下昧了2000两,最后,周奎总共就捐了一万三千两银子。
国丈都是如此,其他皇亲国戚更不必说。官员不论高低、亲疏,纷纷捂紧了钱包,谁也不愿出头为君分忧,崇祯低声下气换来的,只有区区20万两捐赠银!
助饷之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是他们真的没钱吗?非也!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也比葫芦画瓢,要求官员们“捐资助饷”,在刘宗敏的“大刑伺候”下,率先哭穷的陈演,一下子拿出了4万两助饷银,魏藻德拿出了1.5万两,国丈周奎家更是被搜出了53万两雪花银,据说,李自成在北京42天,共搜刮得银7000多万两!
纵观中国历史,像崇祯这样低声下气向大臣集资助饷的皇帝,恐怕找不出第二个,而像陈演、周奎这样毫无家国观念的勋戚权贵,也着实少见。
3、拒绝李自成的和谈
1644年3月16日,大顺军兵临北京城下,崇祯惊慌失措,连发多条诏谕,希望各地边将能迅速带兵勤王,然而,响应者寥寥。
就在这时,李自成主动派人给崇祯送来一封“求和信”,在信中,李自成提出可以帮朝廷“内平群寇”,”外抵辽藩”,但朝廷得答应他两个条件:
一是支付100万两的饷银,二是封李自成为西北王。
“议割西北一带分国而王,并犒劳军银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小腆纪年附考》
当时,战争形势利于李自成,不利于崇祯,想要保住大明王朝,接受李自成的“求和”,是崇祯眼下最合适的一条路。
没想到,内阁首辅魏藻德带头反对、誓不与贼寇签订城下之盟!崇祯见众臣激愤,只得杀了李自成的求和使者,拒绝了大顺军的和谈。
当天夜里,李自成开始准备攻城,崇祯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和他一样难以入睡的,还有司礼太监曹化淳、兵部尚书张缙彦、成国公朱纯臣等人,他们在忙着和李自成洽谈投降事宜。
3月17日一早,守城官兵就大开城门,让大顺军大摇大摆进了北京城。
负责守城的襄城伯李国桢,火速赶往皇宫,哭着向崇祯汇报说:“陛下,守城部队已经不听号令了,一个个都躺在地上,用鞭子打起来一个,另一个又躺下去了。请您早做准备啊!”
公(李国祯)曰:此时君臣,多见一刻,亦一刻事。诸臣惶惧问故。曰:守城军皆疲傲不用命,鞭一人起,则一人复卧。奈何!——《明季北略》
事已至此,还能准备什么呢?崇祯和身边的近臣,个个面面相觑,谁也拿不出主意,君臣之间只能抱头痛哭,崇祯边哭边骂:“都是诸臣害的朕到今天这个地步啊!”
3月18日,崇祯最后一次向全国发布诏书:停止加派军饷,赦免除李自成之外的全部造反者,有活捉李自成来献的,即刻封侯。
然而,这道诏书只不过是崇祯的异想天开罢了。
这天傍晚,天色突然大变,本来晴朗的天空,不到一刻就黄沙满天、大风裹挟着寒雨和冰雹,一下一下砸在紫禁城冰冷的地面上。
城外,炮声震天,此起彼伏的马蹄声,在这个雨夜,显得格外刺耳。
崇祯知道,他和大明王朝的最后时刻,到了。
4、放走皇子,逼死后妃、公主
当天下午,崇祯宣布要学习先祖朱棣御驾亲征、荡平逆贼。
身边太监好心提醒道:“京营都已经溃散了,陛下哪里还有兵?您赶紧想办法自己逃吧!”
可崇祯不死心,他召来驸马都尉巩永固、新乐侯刘文炳二位皇亲,命令他们带领家丁,护卫太子和永王、定王突围出去,谁知,巩永固头摇得像拨浪鼓:
“按照规定,亲臣之家不能藏兵甲,臣家里哪有什么家丁?"
崇祯无奈,只得叫过三个儿子,亲自为他们穿上平民的衣服,嘱托他们赶快逃跑,临行前,崇祯像一个普通的父亲一样,对孩子们含泪嘱托道:
“你们如今是皇子,可出了宫,你们就是平民百姓了,出门在外,你们要记得,见到有身份的,老的要尊称人家一声‘老爷’,年轻的称‘相公’;见到一般百姓,年老的要叫‘老爹’,年轻的叫‘老兄’,见到军人要称‘长官’或‘军爷’。你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大殿里顿时哭声一片,闻者无不落泪,太子、永王、定王拜别崇祯后,立即按照嘱托,分别前往成国公朱纯臣家、国丈周奎和田弘遇府上。
这天夜里,崇祯下了最后一道圣旨,要求大臣们都到朱纯臣家集合,护卫太子南逃。
可当太监到内阁传旨时,却发现内阁里早已空无一人,值班的大臣早已不知所踪了。
送走三个儿子,崇祯黯然回到后宫,对周皇后说:“大事已去,你贵为国母,当一死明志。”
周皇后随即伤心恸哭:“臣妾跟随陛下十八年,可您从来不听臣妾的劝告,如今陛下让臣妾死,臣妾自当领命,也没什么好痛恨的了。”
说罢,周皇后回到坤宁宫,毅然自缢身亡。
为了防止其他后妃落入贼人之手,崇祯又接连砍杀了袁贵妃、赐死了皇嫂懿安皇后等人,几近疯狂的崇祯一扭头,又看见了年仅6岁的幼女昭仁公主和15岁的长平公主,两位公主早就哭成了泪人,崇祯见状,大为不忍,仰天长叹道:“汝奈何生在帝王家?”
说罢,崇祯以袖遮面,狠心杀掉了昭仁公主,长平公主本能地伸手去挡,结果被砍断右臂,昏死在一片血泊之中。
此时,夜已三更,紫禁城的风雨更大了。
5、突围无望、吊死煤山
崇祯没了后顾之忧,便摘掉皇冠、乔装打扮,提了一杆三眼火铳,想从紫禁城突围出去。
当他来到朝阳门,守城士兵坚称要等天亮之后验明身份再放行,崇祯准备强攻,却被对方更大的火力轰走。
崇祯无奈,只好派人去求助负责守城的戚国公家,谁知,戚国公却闭门不见,崇祯只得再去安定门碰运气,结果,安定门的门闸太重,崇祯和十几个太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打开,崇祯的生路被一条条斩断,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崇祯亲自敲响了前殿的鸣钟,想要召集文武百官,可他左等右等,始终不见一人前来,崇祯绝望透顶,又一次发出了感叹:
“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眼下,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自尽。
只有这样,才能保住他身为皇帝的最后尊严和体面。
3月19日凌晨,崇祯在大太监王承恩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爬上了紫禁城南面的煤山寿皇亭,这里虽然只是一个大土堆,却是全城的制高点。他多想再看一眼这承载了大明无限辉煌的紫禁城啊!
可是,此时四周一片漆黑,唯有炮声越来越近,崇祯就着微弱的灯光,在衣袖上给李自成留下了一封“血书”,然后上吊自杀。
崇祯的自杀,不仅标志着存续277年的大明王朝正式覆亡,也标志着中国最后一个汉族王朝退出了历史舞台。
李自成攻进北京后,遍寻崇祯不得,只得加大悬赏筹码和惩罚力度,勒令官员和百姓必须交出崇祯皇帝。
二、崇祯自缢身亡后,他的身后事是怎么办理的?
直到三天后,也就是3月21日,大顺军才在煤山上发现了早已僵硬的崇祯尸体。
如何殓葬大明的最后一位皇帝?这是一个十分棘手、也是一个十分考验智慧的问题,然而,李自成却对此一点也不担心。
因为,他处理此事的出发点只有一个——省钱。
1、李自成为省钱将崇祯草草埋葬
在发现崇祯皇帝的尸首后,李自成仅拿出两贯钱,命太监买了一副廉价的柳木棺材,又用土块当枕,就收敛了崇祯,其场景之凄凉,文武百官看了纷纷掩面哭泣,但谁也不敢前去凭吊。
未时,逆贼发钱二贯,遣太监市柳木棺,枕以土块,停于东华门外施茶庵,覆以蓬厂。有两僧诵经,老太监四五人;王太监极薄一棺,亦在其旁。百官莫敢往哭。——《明季北略》
襄城伯李国祯与兵部侍郎成德,实在看不过去,就号召群臣向李自成上疏,请求厚葬崇祯皇帝。
李自成满口应允,却也只是给崇祯皇帝的棺材外涂了一层红漆,给周皇后的棺材外涂了一层黑漆,让崇祯头带皇冠、腰束玉带、脚穿金靴,穿戴整齐入葬。
由于崇祯生前没有建造陵寝,李自成也舍不得花钱另造,最后,只能将崇祯帝与周皇后,草草合葬于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中。
下葬那天,负责监葬的大顺礼政府主事许作梅,见崇祯皇帝有棺无椁,不合帝王葬制,便私自做主,将田贵妃的棺材从原来的木椁中取出,移于石床右侧,将周皇后的棺移于石床左侧,最后将崇祯帝的棺木放入田贵妃的木椁中,停放在石床正中位置。
由于李自成拨付的经费不足,昌平县官员赵一桂只得带头捐了200两银子,这才备齐祭祀用品,将崇祯草草葬了。
李自成对崇祯的身后事苛待至极,可他却保住了崇祯的三个儿子。
据说,李自成进城后,戚国公朱纯臣为讨好李自成,就主动献出了太子朱慈烺,很快,永王、定王也被俘,李自成不仅没杀了他们,反而好吃好喝地将他们供养了起来。
李自成败走京城后,崇祯的三个儿子也在战火中不知所踪。
在这个问题上,满清就是李自成的一个反面。
2、满清为收买人心厚葬崇祯、重建思陵
清军入关后,为了收买人心、表明大清接替明朝统治是“天命所归”,顺治皇帝接受了投降太监曹化淳的建议,开始厚葬崇祯、重新营建明十三陵之“思陵”。
由于当时崇祯的遗体已葬入墓穴,出于对逝者的尊重,顺治下令:
追谥崇祯为“庄烈愍皇帝”,所有臣民服丧三日,按照帝陵的规制,添置思陵上的地面建筑,比如铺设皇陵常有的“神道”、“碑文”等等。
可崇祯毕竟是前朝的皇帝,还是个亡国之君,所以,在刚开始施工时,官员们不重视,工人们也屡屡懈怠,以致思陵修建了两年还没有完工。
顺治得知后,顿时大发雷霆:“修建思陵是奉旨行事,监工有几个胆子,敢抗旨不尊?冉维肇等人,朕先暂不追究,如果到明天春天,你们还修建不完,到时一定有你们的好果子吃!"
“思陵作速经营,已奉有旨,该监何得玩泄?冉维肇等姑且不究,著即刻期赴工,先开隧道,其余俟来春报竣。如再延诿,定行重治。”——《清史稿》
除了修建思陵外,顺治感念于王承恩的忠心,还破例下令,将王承恩改葬于思陵旁边,也算是给了这位不离不弃的太监,一个最好归宿。
顺治驾崩后,后来即位的康熙、雍正、乾隆,每当需要拉拢汉人、稳定国内统治时,都会把崇祯的思陵广而告之地修缮一番。
尤其是乾隆皇帝还对崇祯充满了同情,他评价说:
“明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万历、天启皇帝多年不理政,以致朝纲废弛、国事不可为,崇祯虽积极补救,却为时已晚,只能以身殉国了。”
为了引以为戒,大清的皇帝还制定了一条规矩:所有皇家子弟经过煤山上的歪脖子树时,都要驻足默哀!
大清此举,赢得了很多汉人的支持,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大清皇帝们一面积极营建思陵,保全崇祯作为亡国之君的尊严,一面举起了屠刀,对朱家人大开杀戒、斩草除根。
有学者统计,自清军入关后,明朝的嫡系皇室几乎被杀戮殆尽,其中有名字可查的,光郡王以上就有50多人,他们及家属一旦被擒,无论男女老幼,一概被杀。
崇祯的几个儿子也难逃一死。
顺治曾在《登极诏》中昭告天下:“前朝宗室首倡投诚、先来投顺、赴京朝见者,仍给禄养,以昭朝廷兴继之意。”
太子朱慈烺信以为真,从外地偷偷逃回京城,不料却被至亲周奎告发,顺治先是让明宫旧人指认太子真假,结果“十人一见齐跪曰,此真太子”,可是,顺治却一口咬定这人是假冒的,于是,当天便将朱慈烺入狱处死。
后来,顺治又以“私匿印信”为由,将大明的鲁王、荆王、衡王世子等11人处死,接着又将已投降的周王、晋王、德王、潞王等人杀害。
至此,大明王室成员终于看清了清廷的无耻伎俩,纷纷转徙流亡、隐姓埋名。
即便如此,清廷对崇祯的直系后代依然不肯放过,康熙四十七年,有人举报山东汶上县有一位叫“王士元”的私塾先生,可能是崇祯的第四子永王朱慈照。
当时,这位老先生已经75岁了,在被捕入狱时,他为自己辩解道:
“吾今年七十五岁,血气已衰,鬓发皆白,乃不作反于三藩叛乱之时,而反于清宁无事之日乎?且所谓谋反者,必占据城池,积草屯粮,招买军马,打造军器,吾曾有一此乎?”
是啊,即便他是崇祯的第四子,可他已经75岁高龄了,这么多年,他一直以教书为业,既没有占据城池、招兵买马,也没有购置过兵器,他拿什么造反呢?
可最后,康熙还是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为由,将朱慈照凌迟处死,他的三子一孙也一同被斩首了。
总结:
提起大明的最后一任皇帝崇祯,很多人唏嘘不已,认为他时运不济,“虽无亡国之行,却当亡国之运”,就连崇祯自己也说“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矣”。
一直到最后一刻,崇祯都认为错的是满朝文武,是他们没有担当、没有能力、没有骨气,这才葬送了大明277年大好河山!
然而,凭心而论,亡国的罪责还真不能完全由文武大臣来背。
崇祯为帝十七载,有大量的机会可以挽狂澜于既倒,也有大批的能臣良将可以保家卫国,但是他既无治国之谋,又无任人之术。
崇祯在位期间,换了50个内阁大学士,而整个大明王朝,内阁大学士才只有160多个!
崇祯刚愎自用、生性多疑,凡是真心为朝廷办事的官员,不是被他杀了,就是被他免了,以致到最后,人人皆不愿为国效力!
崇祯痛恨文武大臣,可魏德藻、周奎、左良玉之流,不正是他一步步提拔上来的吗?
崇祯是有名的勤政皇帝,也是有名的节俭皇帝,史载他“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然而,他的兢兢业业,却没让大明的内政、军事出现任何起色。
在所有的选项中,他总是能巧妙得选择最错误的那一个,比如大敌当前左右摇摆,拒绝南迁、拒绝和谈,以致失去了最后的生机!
崇祯失国,不仅是大明的悲剧,更是他个人的性格悲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