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也不”古代文臣为何喜欢手执笏板?打小抄记笔记,关键时刻还可当鸡毛信

“也不”古代文臣为何喜欢手执笏板?打小抄记笔记,关键时刻还可当鸡毛信

时间:2023-03-17 17:35:23来源:读书悟道君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读书悟道君的《古代文臣为何喜欢手执笏板?打小抄记笔记,关键时刻还可当鸡毛信》,希望大家喜欢。

看上面这幅画,这是唐代阎立本的画作《步辇图》。作品反映的是文成公主要入藏了,唐太宗接见吐蕃迎亲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画中左边有三人,前面一人身穿红袍,为引见官员,手持笏板;中间一人为禄东赞,后面身穿白袍的人为宫廷内宫,同样手持笏板。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大臣见君主要手持笏板呢?这是哪个朝代的规矩?笏板又有什么妙用呢?

说起笏板,用处还挺大。在《唐传奇》中记录了唐朝人张利涉记性不好,老忘事。在他任怀州参军期间,每次开会都怕忘记日期,于是把事情都记在手中的笏板上。

有一次河内的县令耿仁惠想请他吃饭,张利涉口头上答应了,但却忘记把这事记在笏板上了。

到了请客当天,耿仁惠很奇怪,明明张利涉答应了,为何没来呢?于是亲自登门请他。

结果张利涉反而很生气,说我有答应过吗?那为何我的笏板上没有记下这件事儿,连你的名字都没有。

可见,张利涉将笏板当做他的私人记事本,但凡写上去的就是有,没记上去的,自然就没有了。这也就是古代笏板的首要功能:记事,起源不可考,但在《礼记》就有记载了。

“笏”字,上为竹字头,下为一个“勿”字,会让我们联想到古代的竹简,在纸张发明之前,竹简承担了大量的文字记载任务。

狭长的写字竹片叫“简”,较宽厚的木片叫作“牍”,用竹片写的书叫“简牍”,而用木板写的书叫“板牍”。

再往前推,就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甲骨文,它是写在龟壳或兽骨上面的。当我们的祖先创造文字时,也一直在同时寻找着书写文字的载体,并且不断地演化,最终促成了纸张的发明。

所以,“笏”字可以理解为就是一块“板”,一种记录文字的载体,也是它的首要功能。但是不论在奴隶制的夏商,还是分封制的周朝,更或者是秦朝之后封建社会,都是一个等级社会,社会秩序有着严格的区分。

比如夏商有奴隶主和奴隶的区别,周朝有天子与诸侯王的区分,封建社会有皇帝与平民之分,如何区分这种等级,它会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一块小小的笏板上也不例外。

官职爵位等级不同,所使用的笏板材质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有象笏和竹笏,在唐代武德四年之后,朝廷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使用象笏;六品以下的官员执竹笏。明朝时,四品以上用象牙,五品以下用木。

在唐朝的民间,有钱人喜欢把郭子仪的画像挂在堂屋的正中间,称其为“天官图”,这一称呼与笏板就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年郭子仪过六十寿时,他的七子八婿都来给他拜寿,因为这些人都是朝中高官,所以个个手执笏板,但拜寿不方便拿笏可折叠 ,于是,便将笏板放在床上,结果一下子堆满了床面,这就是“满床笏”说法的来历。

所以,“天官图”代表着民间人家希望有官当,官运亨通。由此可见,笏板是高官厚禄的一种象征。

古代大臣在朝堂上发言的时候,会时不时的看看手中的笏板,因为笏板上记录了要讨论的事,同时也会把朝堂上朝议的结论,皇帝的圣言都记在笏板上,以免忘记。

如果官员当天要汇报的工作内容太多,多到一个笏板写不完,怎么办呢?没关系,你可以多带几个笏板,因为有笏囊可以装。

在没有发明笏袋之前,大臣只能将笏板插在腰间。古代朝服都是宽袍博带,这种束腰的大带子叫做“绅”,每每他们骑马上朝时,都要把笏插在腰带里,这叫做“晋笏”或“晋绅”。

其中的“晋”就是插的意思,所以,晋绅后来就演变成了古代高级官员的代称。但也有些官员无法“晋绅”,唐玄宗时代的张九龄,由于体形瘦弱,笏板在腰间相当难受,于是,他就发明了专门用来装笏的袋子,叫做“笏囊”。此后,人们也都效仿他,习惯叫随从带着笏囊。

到了宋朝时,笏板的记事功能已减退,但是大臣们上朝拜见天子时仍习惯手执朝笏,以示对天子的尊敬,从而使笏板成为一种装饰品。宋太宗自己还曾经创制过装饰精美的笏头带,用来赐给宰相,作为装饰用。

不过笏板在宋真宗即位时曾发挥过一次重要的作用。明代思想家李贽曾写过一副对联--“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对联中提到了两个人,一位是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另一位是北宋初年的宰相吕端。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宋太宗赵光义崩于万岁殿,年五十九岁。赵光义走了,帝国的舵由谁来掌,这件事远比处理宋太宗的丧事要紧千倍万倍。

这个问题似乎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不是有皇太子赵恒了吗?残酷的历史告诉我们,皇太子虽然从理论上讲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但顺利上位的概率并不高。

原因也不复杂,那个顶级位置的权力太大,想争取的人又太多,难免纷争。争皇位的风险高,但成功后的回报同样也高,就算你没兴趣,在你身边的人只要有机会也会怂恿你去争取。

这回,被推进角斗场的人是宋太宗长子赵元佐,而怂恿他的人就是宦官王继恩。

赵元佐是太宗长子,原本聪明伶俐,但因皇叔赵廷美遭贬受了刺激,精神失常,后因在东宫纵火又遭到幽禁。

那么王继恩为什么会推举赵元佐呢?王继恩倍受赵光义宠信,一个宦官该有的待遇都有了,地位不可谓不高。但此人野心太大,有着极高的权力欲,同时李皇后也不喜欢皇太子,这就给了王继恩可操作空间。

至道二年春,他从四川被召回,由于他在朝廷内外的势力太大,赵光义对其有所压制,这让他心怀不满。

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有人就给他出主意,让他在赵光义快驾崩时,搞一把政变,扶持一个新君,这样一来,他必定是有利可图的。

这时去讨好皇太子肯定是晚了,人家本来就是合法继承人,将来上台也不会认为是你的功劳。所以,要扶持也只能找一位本来没希望当皇帝的人,于是,他就想到了赵元佐。

之后他又拉拢了副相李昌龄、知制诰胡旦,他们都是宰相班成员,一旦要起草诏书,也有笔杆子帮忙。而宫里的重磅人物就是李皇后了,李皇后参与的目的也不复杂,就是想上任的帝王能念她的好,继续维持自己的地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王继恩的方案是,赵光义一死,马上把赵元佐拉来,抢先宣布登基,至于皇太子赵恒随便一个诏书就可以打发,反正他当太子才一年多,也没什么势力。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要面对的对手是宰相吕端。赵光义病重时,吕端早有警觉,每天都找借口往宫里跑,随时查看情况。

赵光义归西那天,吕端也不例外,他见赵光义气若游丝,恐怕支持不下去了,而守在皇帝身边的人,除了李皇后,只有王继恩,然而此时内宫居然还没有召太子赵恒入见,情况看上去不妙。

见此状况,吕端马上退出宫外,不等回政事堂就在笏板上写了“大渐”二字,命亲信火速送给太子赵恒。

大渐就是病危的意思,吕端临危不乱,把笏板当作鸡毛信传了出去,为赵恒继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由此可见,宋真宗顺利即位,笏板也是有功劳的。

至清朝时,笏板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笏板是中原文化的产物,既是实用工具,也是一种礼仪文化。

而清朝满人是骑射民族,是一个尚武的民族,他们更喜欢配刀。更何况,笏板本身早已失去原本的功能,随着历史的发展,也没有实际用处了,退出历史舞台也属正常。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