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苏联”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武器援助,但却发生一个尴尬事情,无人会用

“苏联”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武器援助,但却发生一个尴尬事情,无人会用

时间:2023-03-12 07:05:30来源:一人的历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一人的历史的《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武器援助,但却发生一个尴尬事情,无人会用》,希望大家喜欢。

近代以来,苏联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学习的榜样,在我们国家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尊称一声“老大哥”是合情合理的。

50年代,中国刚刚建国,此时国内百废待兴,百年屈辱和战争,让中国丧失了学习国外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的机会,所以那个时候的中国是真的很落后,也很艰难。

再加上西方国家的海运封锁,致使我们新生的国家发展的更加艰难,好在这个时候苏联老大哥对我们不离不弃,不仅第一个承认新中国,而且还对中国进行了大量援助,经济、军事、文化、国际政治等等,帮助一穷二白的中国打下了最初的工业基础。

之前我们讲了苏联对中国经济上的援助,本篇文章就对中苏“蜜月期”苏联在军事上对中国的援助略作讲解。

赫鲁晓夫是缔造中苏“蜜月期”的主要人物,他1954年访华标志着中苏“蜜月期”开始,访华期间不仅在经济上签署了将中苏合营公司苏联股份移交给中国的协定,而且在军事上也签署了一个重要文件,即《苏联军队从旅顺口撤军的协定》。

收回旅顺港口,意味着中国领土内最后一个外国军事基地也被撤销了,这是赫鲁晓夫对华示好的一重要策略,也是在军事上对华援助的一个漂亮助攻。

除了归还旅顺港口,苏联对中国的的军事援助最重要的是派遣军事顾问、技术专家来华帮助工作。从清朝被列强轰开国门,到之后军阀混战,再到八年抗战,十年内战,最终打下了新中国。

一、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准备和技术

虽然在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最终胜利了,但是代价却太沉重了,上千万人的牺牲,向我们揭示了现代化战争的残酷,战争拼的是人,但现代战争拼的是武器,我们就是吃了武器落后的亏,才导致牺牲这么大。

尤其是朝鲜战争,面对美军超强的火力覆盖,多兵种配合现代化武器齐亮相,我国志愿军一度被压制无法反击,但最终我国英勇志愿军依然将17个“堂口”赶回了三八线。

在这次战争中,苏联提供了大量武器援助,否则的话,光靠当时国内武器装备,我国志愿军恐怕会付出更大的伤亡。

斯大林执政期间,提供给中国的武器都是苏军退役下来的旧武器,并且并不是无偿的,而是半价出售,包括抗美援朝的武器也是。赫鲁晓夫执政后改变了这种情况,不再向中国提供退役武器,而开始提供苏联军队中使用的现役军事装备。

1955年,苏联军队从旅顺口军事基地撤退的同时,苏联向中国移交了折价9.8亿元人民币的装备。截止到1955年底,苏联对华一共出口和有偿移交了各种枪械80余万支(挺),炮11000万多门,坦克装甲车3000多辆,飞机约5000架,等等。

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中国解放军在1956年完全淘汰了以前使用的落后陈旧武器及其弹药,除了海军外,陆军和空军基本实现了武器装备制式化。

1956年以后,中国就很少要求苏联援助常规的军事装备,只是从苏联进口一些尖端武器,比如说技术先进的飞机、舰艇和导弹等。因为这时中国己经具备了仿制苏联常规武器的能力,同时中国对常规武器的需要也基本趋于饱和了。

二、派遣军事顾问、技术专家

苏联给我们提供了诸多武器装备,但是却出现了一个尴尬的现状——无人会用。据统计1952年中国军队128万排长以上的军官,达到大学文化程度的只有2.14%,具有高中水平的12%,还有27.21%的人是文盲。

即使在高技术兵种的海军,1952年下半年开始文化学习运动时,全部参加学习的人员中初小程度以下及文盲、半文盲占65%,高小程度的占25%,初中程度的占10%。所以说尽管有苏联提供的军事援助,但是中国军事人员文化素质低下,却阻碍了对从苏联进口的新式武器的掌握和使用,以及中国军队迅速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所以中国急需从苏联获得文化素质高超、技术水平精湛的军事顾问和技术专家的支持帮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建国后,苏联不断派遣军事顾问、技术专家帮助我国军队建设,并逐年增大派遣力度。

据统计,1949年来华援助的军事顾问有1000余人,而到1960年苏联全面撤走专家时,苏联军事专家和顾问来华总数大约有10000人次了,虽说当时苏联专家与中方交流上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并不影响大局,而且切实地为中国军队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苏联对中国的核援助

新中国成立后,观看了原子弹爆炸纪录片毛泽东,向斯大林提出要研制原子弹,但是斯大林不同意,认为自己有就够了,可以向中国提供核保护。而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这一策略,为了打败政敌和得到中国的政治支持,赫鲁晓夫决定向中国提供有关核援助的要求。

1955年,苏联与中国签订了在原子能研究方面援助中国的协定。协定规定:苏方提供实验原子反应堆的加速器;免费提供安装这些设备所需的科学技术材料和苏联专家;提供数量充足的核燃料和放射性同位素,直到中国不需要进一步援助而且能够保持自己的原子反应堆为止;在原子核物理方面培训中国人员。

可以看到,苏联为中国的核建设是出了大力的,不仅提供设备、图纸和技术资料,而且派遣了大批专家来到中国。

从工厂的选址、设计,到设备安装、调试,特别是在帮助中国技术专家理解文献和资料,培训中国技术工人掌握操作技能等方面,苏联专家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除此之外,在导弹研制方面,苏联也像对原子弹研制工作的援助一样,向中国提供技术、图纸资料和导弹模型,并且派遣苏联专家帮助中国训练导弹部队,还出售给中国4种导弹样品。中国的核武器专家根据这些导弹样品,经过艰难的科研攻关,最终仿制出来了我们自己的导弹。

顶尖的军事装备是现代化必不可少的要素,从这方面讲,苏联帮助我们建立完善的军备体系,以及帮助我们研制核弹,打破美国的核威慑,对当时的我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不管之后的变化如何,但我们国家一直对当时苏联的帮助铭记在心。

(参考资料:《中苏关系史纲》、《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