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千年仁寿:文教发达,因盐而兴(下)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封面新闻的《千年仁寿:文教发达,因盐而兴(下)》,希望大家喜欢。
千年仁寿:文教发达,因盐而兴(下)
□杨立
仁寿四新村千佛岩摩崖造像
仁寿高家大佛
仁寿奎星阁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墙是中国传统城市最重要的标志与建筑,没有城墙的城池,在传统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在古代,城池是指城墙和护城河,也可以泛指城市。城市和城墙并无绝对的关联,在明朝以前,中国大多数城市都没有城墙。城池和城墙的大规模营建,多在明中期以后,直至清康乾时期,才达到封建时代的顶峰。在四川甚至全国众多府州县城中,就城池特征而言,仁寿县属于比较独特的一座,因为仁寿县城从未真正意义上修过城墙。
壹
没有城墙的县城
关于仁寿的城池,清道光间《仁寿县新志》有以下概括:四面皆山,历代无城。化用欧阳修《醉翁亭记》就是“环城皆山也”。明正德七年,巡道佥事刑绾(或郭绾,见同治版县志)考察城区,选择了一块三面相对平坦的地方,并督令在此修筑了一座长三百多丈的石城,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石城就坍塌了,仅残留长七十五丈、高一丈五尺的石墙,以及一座歪歪斜斜的城门。到了清代,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仁寿县令倪鼎铨在县署前重修一道石门,并将其命名为“安阜”。
仁寿县没有城墙,主要和地势地貌有关,这里地处丘陵地带,可以说地无三尺平。在仁寿城区,有三山鼎立,古称为三隅。在当地有句古谣:三隅青,陵阳荣;三隅翠,陵阳贵。东隅叫飞泉,南隅叫翳嘶,西隅叫跨鳌。三山各自独立,不相连接。关于仁寿城,诗人李特寿有诗吟:也无斥堠也无城,绝少重门击柝声。一任太平防御地,山林老死不知兵。仁寿城筑在山水之间,街市建在沟涧之中,县衙建在层云之上。清嘉庆元年,县令徐庆昭在县衙前四个不同方向的街道上,修建了四座石牌坊,以象征四座城门,依旧是按照传统方式来命名,东为朝阳、南为拱寿、西为阜成、北为奉宸。
在这座没有城墙的城市里,按照定制,修建了官衙、祠庙、会馆、桥梁、牌坊等各类建筑。在民国时期,城内仅有北街、西街、公园街、铜锣街、汛衙街、南街、东街等7条街巷。据相关统计,仁寿城内分布着七庙、五馆、四坛、四宫、一阁、两堂(天主堂、福音堂),以及30余处诸姓宗祠。它们大多供奉着神灵,或具备不同的祭祀功能和实际作用,为升斗小民的现实生活提供了方便,为普通百姓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寄托。
贰
状元之乡文献名邦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我国科举制度实施了一千余年,目的就是开科取士、为国举贤。进士是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中功名的最高等级,而状元是科举时代进士科廷试第一名,自然成为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目标。事实上,大部分读书人毕生皓首穷经,就连小小的秀才都很难考中,更遑论贵为“天子门生”的进士,以及拔得头筹的状元。
据相关文献统计,在历史上,四川(含重庆)与浙江、江西、福建等省相比,出的文状元人数不算多,仅有14位(或云18人),比较著名的有明代新都县(今成都新都区)杨慎,清代资州(辖域在今资中、资阳)骆成骧等。在凤毛麟角般的巴蜀状元中,还有一位来自陵州(今仁寿县)的状元,名叫何栗,位列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乙未科殿试第一名。状元诞生于陵州并不奇怪,说明当地文教发达,科举水平走在全川前列。这个结论可从一组数据中得出,嘉庆间《四川通志》共列举了宋代进士4229名,如按籍贯地域分类排名,眉州进士人数排第一(861人),相邻的陵州进士人数排第六(164人)。陵州人才辈出的背后是教育水平高,教育水平高的背后是经济实力强,经济实力强的背后是井盐产业兴。
到了明清时期,由于蜀中经济中心渐渐东移,随着仁寿地区许多盐井枯竭,井盐业不断衰落,政治和经济地位逐渐降低,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文化教育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全省中上游水平。以清代为例,仁寿县一共中取举人78名、进士9人,在资州直隶州诸县中,位列内江县(今内江市)之后,排在第二位,可以说明仁寿地区文化教育的良好状态。
这与当地历来重视文化教育、推崇科举考试有紧密联系。仁寿县城中,有许多与科举相关的建筑,如文庙、文昌宫、字库塔、书院等,还有一座高耸的楼阁——始建于乾隆、重建于同治、培修于民国、大修于现代的奎阁(又名奎星阁)。
叁
仁寿八景和八景之外
中国的八景文化源远流长,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八景”源于北宋,在五代末北宋初,画家李成(字营丘,919年-967年)绘制了一幅“八景图”,标志着“八景”之名正式出现。明万历年间,万历皇帝(嘉靖皇帝之孙)诏令全国各地呈报“八景”,并将“八景”融入方志修纂中。从此以后,各府州县“八景”层出不穷、遍地开花。在万历之前,巴蜀地区较早出现“八景”一说的地方包括成化年间的蜀州(今成都崇州市),正德年间的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还有嘉靖年间的仁寿,三地所形成的“八景”一说均早于万历下诏之前,这说明了八景文化早在万历之前就在四川流传开来。
关于“仁寿八景”的形成,可以参考清乾隆间《纂集仁寿全志》。在这本志书中,收录了一首名叫《八景》的律诗,诗有题注:嘉靖丁巳孟夏月题于治后石壁。嘉靖丁巳年,即1557年;孟夏月,即农历四月。正是初夏时节,来自安徽桐城的文人萧尚礼在遍览仁寿山水后,诗兴大发,在县衙后的石壁上,题写了一首关于仁寿风景的诗:园林乐道艳阳仙,楼阁翳嘶应雨阡。芝岭春霞横秀带,兰溪秋水泛鲸川。玉屏屹立因晴日,野寺钟鸣为晓天。更有一番清趣味,夜深宝月浸飞泉。
诗中包含的八景分别为:乐道园林、艳阳洞天、翳嘶楼阁、芝岭春霞、兰溪秋水、玉屏屹立、野寺鸣钟、飞泉半月。有山有水、有楼有寺、有泉有月,涵盖了仁寿县各个类型的美丽景观。畅游于仁寿之地,可以聆听野寺肃穆的残钟,可以欣赏古佛阁神奇的石芝,还可以触摸兰溪清澈的秋水……足以极视听之娱。
八景之外,仁寿还广泛分布着一类雕琢在岩层上的景观。在同治版《仁寿县志》中,有相当的篇幅介绍了许多摩崖胜迹,如摩崖石刻“磨崖荣深处,在县衙后山”、“磨崖芝岭春霞四大字,在治前观音阁”“磨崖活水源头,在学署前”等等,为本就秀美的山河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同时,在仁寿县境内的山野之间,还分布着许多处石窟及摩崖造像,比较著名的有能仁寺摩崖造像、牛角寨石窟等。
为何仁寿会出现大量的佛教石窟和摩崖造像呢?这背后具有特定的历史原因和环境条件。从地质角度分析,仁寿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有大量的中生代地层,以侏罗系和白垩系为主,多为砂岩、泥岩、页岩等沉积岩,这些厚层、巨厚层的砂泥岩,发育于江河岸坡、沟谷崖壁,为摩崖造像及石窟石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从文化角度分析,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从西至东,从北至南,一路上留下了大量的石窟造像。
唐宋时期,巴蜀地区社会稳定,佛寺林立,高僧云集,北方的士族与匠人大量南迁,为仁寿等地的石窟和摩崖造像的发展提供了原生动力。仁寿离成都较近,又为产盐重镇,自古繁荣殷富,崇尚佛道的官吏、家境殷实的氏族、南来北往的商旅,共同为石窟和摩崖造像的兴盛出资出力,在岩层上构建一个心驰神往的艺术世界。
遗憾的是,如今那些曾被文人反复吟诵的仁寿八景,大部分已消失于历史的风尘中。
拨开岁月的烟云,志书中的仁寿县,不是一座远去的古城,而是热闹繁华的地方,有着烟火和温度。独特的城池,从一张张舆图里活起来;悠长的故事,从一段段文字中讲出来。自东汉时期在山野挖井熬盐的探索,到唐宋时期空谷传来石锤铮铮的虔诚,再到上世纪的“黑龙滩精神”,仁寿大地始终书写着传奇,创造着神话,演绎着精彩。不论曾经叫陵州或隆州,不论曾经属于成都还是乐山,历经一千余年不更县名的仁寿,历经唐宋元明清不迁城址的仁寿,骨子里散发着人文风情的仁寿,名字中蕴含着美好寓意的仁寿,始终屹立于成都之南。如今,作为天府新区的一部分,仁寿更肩负着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向着广阔的未来启航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