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在吴王夫差时期,伯嚭官至太宰,权力非常显赫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萧家老大的《在吴王夫差时期,伯嚭官至太宰,权力非常显赫》,希望大家喜欢。
在吴王夫差时期,伯嚭官至太宰,权力非常显赫
说到奸臣,人们对李林甫、秦桧、严嵩等名字耳熟能详,而对伯嚭则比较陌生。其实,伯嚭也是经常入选中国历史十大奸臣榜的名人。在春秋历史的吴王夫差时期,伯嚭官至太宰,权力非常显赫。但在吴越争霸中,伯嚭俨然像一个“潜伏者”,成为越王勾践安插在吴国高层中的一名“特工”,使命似乎是专门颠覆吴王政权的。这一切,竟然是起至于伯嚭的一次“平常”的受贿。
伯嚭,春秋晚期人,出身于楚国贵族家庭,是楚国名臣伯州犁之孙。父亲郤宛,是楚王左尹,为人耿直,贤明有能,深受百姓爱戴,因此受人忌恨进谗,被贪婪的楚令尹子常所杀,并株连全族。但伯嚭侥幸逃离。
跑到哪里安全?这时,伯嚭想起吴国,因为那里有一个人,伍子胥。
伯嚭和伍子胥并不相识,但是,伍子胥也是楚国逃亡吴国的一位贵族。基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的缘由,在一次盛大晚宴上,伍子胥向吴王阖闾举荐了伯嚭。从此,伯嚭仕途顺利,青云直上。吴王夫差继位后,伯嚭被任命为太宰。
太宰,乃“万官之长”。假如没有吴越战争,伯嚭或许依然当高官、食厚禄,一生享有荣华富贵。但人生无常,因为这场战役,因为一次“不起眼”的受贿,伯嚭和吴国的命运从此发生逆转。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出兵伐越,双方激战于夫椒,结果越军大败,不得已,越王勾践派娴于辞令的大夫文种,入吴求和。但在伍子胥的反对下,吴王夫差拒绝和谈。这时,大夫文种想起伯嚭,认为他贪财好色,而且深得吴王信任,如果用钱财美女“拿下”伯嚭,吴越和谈或能搞掂。于是,越国在内宫精选八名美女,备足白璧二十双、黄金千镒,让文种暗中登门拜见伯嚭。
两国交战期间,伯嚭私见敌国代表,自然有叛国通敌嫌疑,贵为吴国太宰的伯嚭焉能不知?但是,在八名美女、贵重的黄金与玉璧面前,贪婪淫邪之心顿时升腾,哪里还有什么爱国情怀和做人的良知。结果呢?在越国第二次求和时,伯嚭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力挫伍子胥,说服吴王夫差答应和谈。后来,越王勾践夫妇带领范蠡等三百人入吴,以作人质。
在春秋时期,交战国中的一方臣服或议和,这不算稀罕事。伯嚭撮合吴越两国罢战议和, 严格而言,也不算卖国,假如点到为止及时从吴越两国矛盾中抽身,且以吴国利益为重、做好太宰本分工作,伯嚭后来也不会背负上“奸臣”、“卖国”的恶名。
问题是,越王勾践不仅想活命、存国,而且,更想复仇,灭掉吴国。入吴后的越王勾践如何在“狼窝”中存活、如何返回越国,伯嚭无疑是他们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而受贿之后的伯嚭也深知,勾践一日不返越国,就有一日杀身之祸。勾践一旦遭遇不测,毫无顾忌的越国臣子,如文种,必定会将他受贿的事完全抖搂出来,如此,他必定会被扣上卖国通敌的罪名而死无葬身之地。
此时的伯嚭,心有“苦衷”,因为一次次受贿,自己已上越国的“贼船”下不来了,且与越国利益绑定,没有回头路可走了。想当初伯嚭敢于受贿,“底线”就是帮衬吴越议和,除此之外,恐怕并未想“卖身”给越国。但是,受贿原本就是一条不归路,无论你怎么做,那都是死路一条,无法善终。
为了自保自救,伯嚭只能在“卖国”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他又错走两步昏招:一是千方百计美言,赞誉越王勾践对吴王夫差的“忠”和“顺”,说服夫差释放勾践归国。二是除掉伍子胥。因为伍子胥的存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他贪贿通敌的行为,一旦被伍子胥掌握,那就是伯嚭的末日。最终,伯嚭的这两个愿望也都实现了:越王勾践回国,伍子胥被逼自刎。
在伯嚭的助力下,越王勾践捡得一条性命回国后,一方面,勾践以文种治国政,以范蠡治军旅,自己则卧薪尝胆。这样,经过“十年生聚”,越国实力大增。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践再次率师伐吴,吴败亡国, 夫差自杀。
越国能反败为胜,灭吴雪耻,伯嚭绝对是第一“功臣”,但他的结局是什么呢?史载,越王勾践攻入姑苏城,占据吴王旧宫,百官朝贺,而伯嚭也在朝列中,自以为,曾于勾践有周全照顾之功,因此,面有得色。结果呢?勾践却下令诛杀了伯嚭,罪名是“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赂。”伯嚭就这样被杀。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