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高句丽凭什么能抵抗隋朝?李世民指出重要原因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阿槐方言配音的《高句丽凭什么能抵抗隋朝?李世民指出重要原因》,希望大家喜欢。
隋唐征高句丽,隋朝失败原因是什么?唐朝胜利原因又是什么
中国位于亚洲东边的中心地区,所以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的邻国困扰着中国,无时无刻都在骚扰我国的边境。在我国的西北方,基本上就是突厥人鞑靼人的威胁最大,而在东北,也就是今天的吉林省附近,我们则面临着高句丽的威胁,高句丽王朝对中原地区的威胁不止一天两天,而是持续了漫长的一段时间。
隋朝崛起
高句丽王朝在达到鼎盛的这个时间里,统治者的心也是野的很,骚扰中原地区的频率更是加大了不少。此时恰逢隋朝刚刚平定乱世,所以隋朝对外敌高句丽可谓是非常愤怒,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然后隋朝就派出重兵出击,30万大军以浩浩荡荡的势头朝高句丽前进,并且分为海陆两军,这就是隋朝第一次东征高句丽。
然而陆路太遥远地形不熟,对方以逸待劳把陆军打了个措手不及,然后海路进攻就更离谱了,那会隋朝的海军能力很薄弱,甚至还在海上遇到了非常严重的风暴,这可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啊。所以看上去30万大军的规模非常吓人,但实际上这仗还没开始打,隋朝就已经是输了。
卷土重来
这一次战争的失利,让隋朝打消了对高句丽的想法,直到后来隋炀帝上位了,隋炀帝发现突厥人只是表面上臣服自己,暗地里却跟高句丽有往来。于是隋炀帝打算把高句丽给灭了,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隋炀帝自己御驾亲征,以这样的规模去对付一个小国家高句丽怎么看都会无往而不利,但事实上隋炀帝又败了。
很尴尬的是,隋炀帝完全没有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以同样的方式倒在了同一个地方,再加上此时国内农民起义民心不稳,隋炀帝也就放弃了继续组织东征,于是至此,隋朝两征高句丽都以失败告终。
李世民指出问题
隋朝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吸取教训,而李世民就从他们的失败当中看到了成功的可能性,尽管高句丽山高皇帝远可以以逸待劳,但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从陆路进攻的话,距离实在是太远,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都没有办法,在长途跋涉这么久之后还跟敌方作战,所以海路进攻是最好的办法。李世民又意识到自古以来华夏人都是陆战为主,所以海战实力非常局限,于是他又开始大规模发展海军。
时机
无论是改变士兵的战略还是发展海军,都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搞定的,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具体什么时候进攻又需要一个完美的时机,否则就会像隋朝那一样血本无归。公元666年,唐高宗乾封元年,高句丽发生内乱,皇位继承人之一渊男生叛逃唐朝,然后带着唐军一路冲杀。
由于渊男生对这一片土地的掌握了然于胸,所以有这样一个本地向导在的情况下,唐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很快便打开了平壤的城门,唐高宗还将这里设为安东都护府,与远在西域的安西都护府遥相呼应,自此,高句丽之乱彻底平定,唐朝的版图又有了很大的扩张。
结语
从隋朝的时代再到唐朝的胜利,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道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并不是你人多就一定可以打败别人的。而且在你已经掌握了优势的情况下,一定要更加的谨慎,因为狮子搏兔,尚用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