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历史上的张良足智多谋,最后到底归隐何处?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青溪史社的《历史上的张良足智多谋,最后到底归隐何处?》,希望大家喜欢。
张良,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可以说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离不开张良的帮助。那么足智多谋的张良,最后到底归隐何处呢?
据《史记·留侯世家》载:留侯从入关。“留侯性多病,即导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
张良曾不止一次地向汉王提出:“愿弃人问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出张良早有离开朝政之心,静居行气,出游山林是他一直就有的的想法。但是,在汉十年(公元前197年)时,他又跟从刘邦率兵平叛陈豨,攻下了马邑。汉十年,为平息反叛,张良又带病送刘邦至曲邮。并对刘邦说:“臣宜从,病甚”。言下之意也是要退政隐居。并提醒汉王:“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要避敌之锋芒,巧为周旋战事。这说明,在这段时间里,张良仅有避谷之意,但是还尚未真正的隐退。
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因击黥布像时,中流箭负重伤,四月病危中,吕后问刘邦:“陛下百岁后,萧相国既死,谁令代之?”刘邦谈到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许多重臣的人事安排,但只字未提张良。刘邦死后,吕后与审食其计谋:“暂不发丧”,欲借机诛杀一批老臣宿将。郦商向审食其进言:“不能欲杀诸将”,也曾提到陈平、灌婴、樊哙等人,仍未提及张良。这说明在这期间张良已经不再朝中了。
张良是怎样退出朝堂的?
有人说,吕后杀了韩信,开始在朝延大力培植吕家势力之时,刘邦又想要换太子,吕后指使吕泽,强迫张良为吕家出谋划策,张良婉言谢绝。吕后还扣张良之子为人质。若张良不为吕家效力,吕后就要将他几子杀掉。张良气愤之极,不告而辞。刘邦得知后,曾亲自率兵四处寻请张良回朝。这说明在吕后专权,大杀功臣宿将,并危及张良自身之安全时,张良便毅然离去,避谷山林了。
那么,张良避谷在何处呢?
秦岭紫柏山区,乃是刘邦张良军旅之地,张良在此隐居,大有可能。
当年,刘邦和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依张良的计谋翻越秦岭,夺下关中;又东出函谷关,一开汉楚争雄之战局。后来,军事失利,刘邦又依张良之策略与项羽议和停战,以鸿沟为界,互不侵犯。待和约签定,楚军守约东归之时,汉军乘其不备,背约追击。又令韩信、彭越两位大将夹击,项羽大败而逃。后又在垓下一-战,致楚几乎全军覆没。最终,项羽在乌江自刎。刘邦遂灭楚立汉,统一天下。当时刘邦、韩信从根据地——汉中出兵,所过之陈仓古道,就是从紫柏山之西侧山腰,以及附近的闸口石、箭锋垭、瓦房坝等地而过。传说的张良避谷之处,就在箭锋垭不远处。
从以上不难看出,秦岭南坡紫柏山一带,是汉中盆地的北部屏障,攻取关中的军事咽喉和防线,乃兵家军旅必争之地。作为刘邦之谋士重臣的张良,对这一地区必然是了如指掌,十分谙熟的。这里又是名山仙境,世外桃源。之后,张良选此深山险峰避谷隐世,看来不无道理。
张良在紫柏山避谷,史料多有记述,民间更富传说。
张良避谷后,刘邦曾亲自率兵进山寻请张良。据传,留坝县城青羊河西南岸的原“汉王城”,就是刘邦寻找张良时修建的住地。后来,刘邦在紫柏山北坡的高桥打听到张良的避谷处。终于在白云封顶、雾霭沉沉的一条山涧绝壁处找到了张良。
又据留侯祠《三清殿创建碑》载:“紫柏山麓有留侯庙,相传为张文成公避谷处。……公,运筹策决胜,激流勇退,如神龙出没,以视沉溺功名,膏盲泉石者。”《留坝县志》又云:“留侯尘心浓,未曾高臥登此峰。”也明确记载:张良在此避谷。
总结:不论张良是否避谷紫柏山林,抑或其地其物是真是假,还是其山其地名因何而得,总之,后世之人把庙址选择在昔日汉王、留侯开创汉室的主要活动地一汉中境内,并在风景如画,吐纳烟岚的紫柏山麓,建庙设祠,亦可谓设计建造者之知情会意,匠心良苦。结合史料和民间的传说记载,张良最后隐居在秦岭山脉汉中境内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
- “蒙古人”蒙古帝国的辉煌为何没能延续,成吉思汗早就预料到,并告诫过子孙
- 【最美和声于文文】亚洲最美女歌手于文文身份 履历豪华光环加身
- “袁绍”袁术和袁绍,各自称霸一方,为什么不选择联合起来呢?
- “明朝”明朝的言官职位低,话语权却很大,他们手中到底有多少权力
- 【诗诗龙葵古装图片】欣赏刘诗诗龙葵古装图片 富有诗意的照片
- 【杨幂黄子韬互动亲昵】杨幂黄子韬互动亲昵 勾肩搭背非常亲密
- 【李维嘉暴瘦】老实还被当枪使,暴瘦又暴哭的李维嘉真是暴惨的
- “名将”为何三国后期无名将?看懂了高顺为何能击败关羽和张飞,就明白了
- “潼关”马超:击杀郭援,与曹操在潼关大战,助刘备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成都
- “浚县”河南有个县,大有来头,曹操做过县长,县名绝大部分人读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