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去鲁迅化”是对是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需要鲁迅了?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小盛说历史的《“去鲁迅化”是对是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需要鲁迅了?》,希望大家喜欢。
陈丹青在《民国的文人》一书中简明扼要地描述了鲁迅如今的时代处境,即敷衍一位历史人物,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给他一个脸谱并简化他。不幸的是,鲁迅早已成为了一个被简化的脸谱。
鲁迅曾说过:“你要灭一个人,一是骂杀,一是捧杀。”多年以来,语文教科书长期简单粗暴的强迫学生阅读鲁迅,在如此制度下的孩子们都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一提到鲁迅,学生们想到的不是那些力透纸背的文字力量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记住的只是学生时代被“文言文、写作文和周树人”支配的恐惧。
在我们大多数的人记忆中“鲁迅”只是一个不痛不痒的“文学巨匠”,人们把“闰土瓜田扎”当成了一个网络梗,甚至把“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当成自嘲或是调侃他人的玩笑话。
文学误用的例子有很多,但是有些文学背后的意义不该被如此消解。一个人是误用,但一群人千百次的重复误用后,就变成了一种扭曲的正确,其美名曰“时代性”。
社会的发展确实是需要不断进行时代化的革新,但是时代进步必定不是简单靠着消解“前人结晶”就能实现的。相反,每一次社会的大进步无一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得以实现的。那么“去鲁迅化”要去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如今的社会又该如何面对“去鲁迅化”的浪潮呢?
本为时代捧杀,却反为先生原罪
当一个人被人捧杀时,多半是捧杀之人怀有足够的恶意,但鲁迅先生却是被整个时代怀有的好期许带向了“边缘化”的泥沼。
鲁迅思想内核中包含的“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对于近代中国的思想革命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完美地契合中华精神文明的内核。所以其所著文章在官方的宣传中一直都被抬得很高,以至于鲁迅整个人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带着一股子根正苗红的“主旋律”基调。
长期引导人们去关注鲁迅先生的一个方面,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就会弱化甚至忽视掉其本该更具“人”性的日常细节,也就让人觉得空泛且不真实。长此以往,鲁迅先生就逐渐被简化成了一张充满了好斗,多疑和不宽容的单薄“脸谱”。
学者陈丹青认为“今日的文艺中青年多半不愿了解鲁迅先生,因为怎样看待鲁迅早已被强行规定,以至于几代人对权威的厌烦、冷漠和敷衍,也变成了对鲁迅的厌烦、冷漠和敷衍。”
谁可想到,鲁迅巨大的文学贡献反而成为了人们讨厌和反对他的理由。先生如今的境遇本为时代捧杀的结果,但却在所谓公知的集体讨伐下变成了无法改变的可笑原罪。
所谓“去鲁迅化”该去的不是语文教材里的几篇课文,而是大人们对于孩子的“傲慢”,用一篇抹去缘由和细节的作品就妄图去让孩子接受大人世界的深刻与喧嚣,这是断然不可能的。所以要去掉的不是鲁迅文学的精神,而是鲁迅“脸谱化”的认知。
此间人世,尚需屠龙少年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一直贯穿在鲁迅的文学作品和一言一行中,也是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鲁迅先生曾被评价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是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他从不对敌人屈服,更不愿对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妥协,他遵从内心并坚定地与无产阶级站在一起,勤恳且无怨。
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刻画了很多如阿Q和祥林嫂一般经典的人物形象,他们虽都诞生于旧社会,但却仍存在于新时代。在如今的时代里,他们不过是换了一张脸、一个身份,在当下的时空里继续着那个时代的悲剧。
鲁迅文学中的深刻意蕴恐怕只有在人们经历过青春,并被时间拖着领子拽入中年后才会恍然大悟,因为人到中年才开始懂得在书中寻见现实。
莫言和余华都曾吐槽过鲁迅文章的晦涩难懂,但却又都在中年时期在鲁迅先生的书中获得人生体悟。而且,除此之外鲁迅对两位作家的文学创作也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莫言就曾表示“因为受鲁迅影响太深,我始终不能也不愿从鲁迅的影响中跳出来”。
人到中年才明白,鲁迅,是可以读一辈子的。因为在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很多事情,只不过是重演罢了。就如同半个多世纪前,在面对阮玲玉不堪舆论攻击而自杀的事件时,鲁迅曾在《论人言可畏》一文中谈及强与弱的相对性,并剑指媒体:“你们能欺负到人,尤其是像阮玲玉这种‘有名无力’的人”。
时间来到当下,每天又有多少人在承受着舆论攻击和网络暴力呢,雪莉的死让人们感叹“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是却又都在热度散去之后继续装着无辜“杀”着人。此间人世,并非不再藏有恶龙,而是缺乏如鲁迅先生一般的屠龙少年,当人们选择了无视的时候,恶龙不仅不会消失甚至还可能走在光下。
鲁迅先生看似一双冷眼观察着人世纷扰,但其实这份观察恰恰是来自于“在意”,他在意这个世间所有的不公,执笔为剑找寻每一个躲在时代背面的“恶龙”。
鲁迅的眼睛见遍了黑暗,所以心便更向往星光,他希望“中国青年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这个时代仍有许多不公和阴暗,他们在时代的夹缝里蛰伏着,伺机而动,所以这个时代需要斗士的存在,需要鲁迅先生所传达的不灭的“斗争精神”。此间人世,尚需屠龙少年,以粗暴的方式削减和清除鲁迅的文学作品的所谓“去鲁迅化”当真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吗?
新时代的“后浪”们应该主动担起社会之责,用千百万的萤火之光照亮国之未来,而这些文学作品正是青年人的精神养料。摒弃对创作者的简单“脸谱化”,将文学精神传达得更为细腻才是改革的重点,时代的发展与精神的传承仅靠轻易且粗糙的“去鲁迅化”是万不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