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以史为鉴,明朝为防宰相擅权废丞相,内阁制度应运而生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北上城南的《以史为鉴,明朝为防宰相擅权废丞相,内阁制度应运而生》,希望大家喜欢。
在中国两千又五百年的历史当中。要说起皇帝的亲信近臣,必然要从秦始皇时期的三公九卿制度开始说起,当时的中央决策系统主要由皇帝和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而除了皇帝之外,在朝廷当中最有威望的当属丞相。所谓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就是指丞相所拥有的巨大权力。
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限制相权、加强皇权。而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更是直接废除了丞相制度,永绝后患。那么,丞相作为皇帝的政治助手,这个官职废除之后,由谁来协助皇帝一起处理政务呢?因此,明朝的内阁制度应运而生。
以史为鉴,明为防宰相擅权废丞相
1.明之前的限制相权措施
限制相权这一措施自秦朝就开始了,在秦始皇统治后期,其认为当时时任宰相的李斯管辖的事情过多,甚至干涉了皇帝的政治决策;因此他在朝议当中屡屡不听谏李斯的见解,也不采纳他的任何意见,由此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丞相在朝堂的公信力。
到了汉代,汉武帝时期更是制订了“中外朝”制度,选取地位低下的寒门士子进入中枢决策,形成内朝,而三公九卿的决策权置换成了执行权,形成外朝。由此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并且汉武帝还通过频繁更换宰相的措施,避免其在朝廷形成自己过大的实力旁支。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在位时期一共更换了十三位宰相,且他们或贬或杀,结局都非常悲惨。
而到了唐宋时期,统治者分别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及二府三司制来作为限制相权的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但是,虽说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通过一定的政治手段,减弱了丞相的权力,但实质上丞相在朝堂之中还是有着很大的话语权,对皇帝的权威和政治决策造成一定的威胁。
2.明太祖以史为鉴,废除丞相制度
相信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市井,生活最困苦的时候甚至当过行乞之人。所以,对于有着世家出身的高门显贵,他心中还是有自卑的情绪存在的。同时,也担忧这些官员因为他的出身而不信服他的统治。历朝历代宰相对皇帝权威的威胁更是使他思虑过深。
所谓,新官上任一把火。朱元璋初建明朝便掀起了腥风血雨,前后展开了两次针对朝廷重臣的血腥屠杀,并称此时机,于洪武十三年,以谋逆的株连九族之大罪将时任宰相的胡惟庸之辈处死,并下诏彻底废除了丞相制度,从此开创了六部直属于皇帝的历史新篇章。
作为朝堂之上百官之首的宰相被废除,自然引来了百官的恐惧。而接下来这些为了保住乌纱帽的仕官们也战战兢兢,深怕被这个杀伐果决的皇帝抓住把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能在乱世中举兵称帝和他的狠厉果断的性格是绝对分不开的。
明成祖创内阁,开启明朝的政治体系
一个皇帝要管理决策偌大疆域下大大小小的事务,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再加上丞相被废,大小事情完全决于上,这个工作量也许只有穷苦出身的朱元璋能吃得消。而据史料记载,当时朱元璋一天大概要批阅近千份奏折,相当于每天从朝议之后开始批阅一直要批阅到凌晨一两点;第二天早上凌晨五点又要上早朝。每天能够休息的时间就只有两三个小时。
而这其中还不论特殊时期,例如灾荒、反叛、战事祸乱的阶段。再加上还要应对朝廷中官员分帮结派的势力平衡。到朱元璋统治后期,他自己也清楚即使自己二十四小时不休息,也完成不了如此繁重的工作。因此,在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设置了殿阁大学士一职,替皇帝处理公务。
那这时候就有人问了,这和之前的丞相有什么不同呢?那可有很大的不同了,因为明朝当选为殿阁大学士的官员官职都很低,在朝廷里根本没什么势力,所以皇帝根本不需要担心他会造成什么威胁。所以说这里的大学士实际上就是皇帝的助理,也是后来明朝内阁制度的原型。
等到朱元璋奔逝之后,明成祖朱棣即位。朱棣和朱元璋不同,是在娇生惯养的皇庭生活中长大的,不可能适应像朱元璋一样的劳累工作方式。因此,朱棣下令建立内阁制度。由内阁担任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从而减轻皇帝的政务压力。
同时为了不重蹈丞相制度的形式,内阁始终没有获得法定的地位,且入阁官员的地位也十分低下,这就导致了内阁官员始终不能正式统领六部百官、其职权范围也始终不明朗。而这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到仁宗朱高炽时期,都只是临时机构的存在。直到宣宗皇帝时期,内阁制度才有了完善的体制改革。
内阁制的完善
从宣宗时期开始,内阁被分为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三殿;文渊阁和东阁两阁,史称三殿二阁。由此看来在这时的内阁已经有了完备的议政场所设置,不再是作为一个临时的机构存在了。而内阁旗下也有了执行管制的下属部门——制敕房和诰敕房。并在每个部门中都配备有相关的官员,服从内阁大学士的调配管制。
而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之后,明朝的后继任皇帝都比较依赖内阁。甚至直接将一些政务决策交由内阁进行。而此时由于内阁成员的品阶过低,导致他们无法在一些工作上有所作为。加之,皇帝也对这些为自己“鞠躬尽瘁”的官员大臣们产生了感情。所以,在不违背祖制的情况下,使内阁大臣兼任朝廷正三品以上的重臣职务,从而使内阁官员的品阶得到极大的提升。
而明朝作为一个明令女子不可垂帘听政的国家,除非在十分特殊的情况之下,才可以在后宫之中处理朝政。所以,当只有八岁的明英宗朱祁镇继任之时,内阁就秉持着极大的辅佐责任。在这一时期,凡是国家的任何政治事务都直接有六部上呈给内阁,由内阁大臣商议之后,上交太后核实并由执笔、掌印两个太监盖朱印,再下达全国执行。
所以说随着内阁制度的完善,以及官员品阶权力的上升,内阁实质上已经成为除皇帝之外最具权威的中央决策机构。特别是票拟这一制度的建立。使内阁大臣从一个帮皇帝打工的助理直接上升到了决策国家大事的实权掌握者。从专门给皇帝写文件的普通职员变成了如今政策的制定者,所以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这也是宰相制度另一种层面的“复活”。而到了明朝统治后期,内阁首辅的权力甚至比起以前的宰相来说还要更大。
内阁的优点
内阁制度实施过程之中,有功有过,它所建立下的功绩是巨大的。在万历和天启皇帝这两任著名的“不上朝”皇帝在位期间,明朝社会仍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并且在这个时期,获得了对外侵犯战争和对内地叛乱的全部胜利。而之所以能达成这样的功绩,就是因为有着强大的内阁在不停地处理国家政务,即使皇帝不问朝政,国家也能够稳定的运转。
并且,功绩的获得除了要注重内阁全体之外,也要提到内阁的掌权者,明朝史上最优秀的两位内阁首辅。分别是徐介和张居正。徐介作为一名过渡时期的内阁首辅,用他超强的政治手段及沉稳冷静的心态,将奸臣严嵩一举推翻,并在自己任首辅之后,大力恢复被破坏的社会生产力,支持在戚继光在沿海地区的抗倭行动,并且教导了在大明历史上最优秀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张居正作为明朝科举制度选拔出的人才,全面促进了明朝社会文化、军事、政治领域的建设,是当之无愧的忠臣代表。他二人的出现也将内阁制度的建立初心得到最好的诠释。
内阁制的弊端,导致明朝覆灭重要原因
正是源于内阁大臣权力的日益扩大,导致了明朝廷后期的崩盘覆灭。其中就不得不讲到明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内阁首辅代表严嵩,近日热播的电视剧中《锦衣之下》中就对严嵩这个大奸臣的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但历史上的严嵩还要更为刻薄阴狠,他所作的奸恶之事中又属杀害了徐介的恩师——前任内阁首辅夏言及放任蒙古人在京郊城外肆意烧杀抢掠。但即便是如此就因为其深受皇上的信任,从而牢牢占据内阁首辅的宝座。
也正是因为严嵩几十年来的毫无作为,使得明朝嘉靖年间腹背受敌,北有蒙古作祟,南有倭寇乘乱,导致了民不聊生、奸匪作乱的社会局面。并且到了崇祯年间,内阁制度被完全破坏,在其当政的十七年时间,因为过度更换首辅,导致政策无法实施落实,导致明朝最后的全面崩盘。
结语
自古皇帝和臣子之间便是一个十分矛盾的关系。双方为了达到一直平衡的状态不断进行制度的更新和改进。以明朝的内阁制度为例,明成祖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制衡君臣之间的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改变,内阁制度的完善、内阁大臣权力的扩大以及其中产生的各种勾心斗角,使内阁制失去了最初的建立理念,这也就告诉我们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随着时代的变化不停调整,才是长久之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