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贞观”历史上最能韬光养晦的皇帝

“贞观”历史上最能韬光养晦的皇帝

时间:2022-11-19 11:48:05来源:沐沐段子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沐沐段子的《历史上最能韬光养晦的皇帝》,希望大家喜欢。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帝王都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子嗣众多成为了古代帝王的一大特点,我们看过很多宫斗大戏,诸多王子为了获得皇帝的宠爱都不遗余力的表现着自己的才能,甚至为了争夺太子的位置不惜兄弟相残。在中国历史上诸如此类的事情真的是太常见了,皇子们之间的争斗现象太常见了,如果要在众多兄弟中脱颖而出,那一定是要有过人的才能,这样才能得到重用,后来才有可能做上太子位。

当然也有例外,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皇帝高宗李治就是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在年轻的时候李治非常的不起眼,在诸多兄长的眼里看来他就是一个有点愚蠢的笨蛋,但就是这样一位看似笨拙的皇子却最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让人大跌眼镜。李治登记以后一些列的表现让大家都知道这位皇帝绝不是表面上表现的那样愚蠢,相反他是一位极具城府、心思缜密的人,那么他在年轻的时候为什么要装傻呢?

这要从李治的身世说起,他的母亲是一位身份卑微的侍女,在后宫之中要想拥有一席地位,娘家的家世背景显得非常重要,这样纵使李治贵为皇子,但是在整个宫廷之中他就显得不是很重要了,如果稍有不慎估计还会丧命,这在皇家来说很正常。如果母子二人需要在后宫中生存下来,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谨言慎行,所以李治从小行事非常谨慎,沉默寡言,这样的表现在其它皇子眼中就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

李治本来是没有机会坐上皇位的,但是他的侄子继承皇位之后不久却死了,并且由于时间仓促没有留下医嘱,大唐的继承人成了大问题,宦官马元贽想利用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扶持一位懦弱的皇帝,已达到自己称霸朝野的目的。最后命运之神选中了李治,在马元贽的努力下,他顺利的继承大统登上帝位,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李治登基之后就展现出了极强的政治天赋,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生活让这位皇帝知道隐藏在黑暗中的力量是恐怖的,最后在清算了旧势力之后,将整个王朝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李治拥有极高的政治手腕,在登基称帝的第二天,在朝堂之上就化解了牛立党派的争斗,最终把皇权掌握在手中,让宦官、文官集团都很忌惮,他能拥有这样的结局一方面得益于早年韬光养晦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他不是一个真的蠢货。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