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明朝中了状元后能当几品官?真相是这样的,大家可能会想不到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方圆教的《明朝中了状元后能当几品官?真相是这样的,大家可能会想不到》,希望大家喜欢。
依照明朝的律例,若中了状元,应该算是官阶六品,就职于翰林院,主要工作是修撰。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影视剧中看到说某某翰林院大学士如何,那么这个翰林院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都有哪些官员可以在翰林院工作,他们的具体工作又是干什么的呢?
这要追溯到唐朝,翰林院最初是从唐朝开始设立的。而设立这个部门的主要目的是培训社会各个领域的不同人才。这个部门的设立一直延续到明朝。但与唐朝不同的是,这时的翰林院已经不单单是起到培训人才的作用了,最主要的是培训儒家学者的部门。
与此同时,它还增添了许多职能:掌管科举考试的具体事宜、撰写当朝要事记录、皇帝诏书的拟定、专供皇室子弟读书学习、为其他部门培养人才等。除了这些常用的作用,还有一点让人知之甚少的职能,那就是,从明成祖朱元璋上位后,入宫的太监都要都翰林院进行学习,培训这些太监的老师都是翰林院和国子监出来的。
因此说明朝的太监也都接受了良好的贵族教育。而且,明朝时期的皇室贵族和朝廷的关系十分明朗。太监属于皇家体系,因此,太监虽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但并不属于皇室的要员,而是皇室的奴才。协助皇帝管理国家要事的官员也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出自翰林院的内阁和诏房为单位的代表;另一类就是伺候皇帝饮食起居的太监,他们也分为秉比太监和掌印太监。
知道了明朝的这些部门结构后,我们就不难看出,皇帝以下的官员中,太监的权限极大。也正是这个原因,明朝宦官专权的事情是有发生。但要处死这些专权的太监,只要皇帝一句话就搞定。而造成宦官专权的原因就是文官和太监之间的争权所致,而这些宦官们仗着皇帝对他的信任和依赖,就开始膨胀了,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欺上瞒下的事情也是层出不穷。
可负责撰写史书的文官们肯定会把那些太监说的更加飞扬跋扈,而把自己说成是受害的一方。文官和太监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大部分皇帝心里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要是没有严重的利益冲突,他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不会管的。但在大明的这些皇帝中,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竟相信了那些文官撰写的内容,这样的智商也许就是明朝在他手里灭亡的一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