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山西“最低调”的寺庙,有5米高的武则天塑像,宋庆龄还为其题词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佳文情感的《山西“最低调”的寺庙,有5米高的武则天塑像,宋庆龄还为其题词》,希望大家喜欢。
文水县位于山西省中部,人杰地灵之地,在文水县城北四公里处的南徐村,是武则天这位女皇帝的故里,在唐天宝年间,文水县奉诏在南徐村北面为这位女皇帝修建塑像,并建造了座寺庙,取名为则天庙。
据传,则天庙原定计划建造在南徐村的东头,那里有条泌水小河的源头,正当木工们准备建地基架起梁架之际,突然在夜里出现一股大风,把梁架刮到了村子的西北处。村里人见状十分恐慌,通知当地的县令,县令来后也找不到原因。这个时候,迎面走来了一个白头老人,他说天意让武皇的庙宇建在这里。大家都幡然醒悟,决定斋戒三天,在梁架的地方修建起寺庙,也就是现在则天庙如今的所在地。
则天庙的规模并不大,占地面积大概有26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庙内建筑有正殿、乐楼、雕像、山门等,两侧还有配殿,一共有30多间庙宇殿堂。则天庙的正殿是整个庙宇的中心,最早建立于唐朝,目前保存下来的建筑是金代重新建造的,在殿内还能依稀看到唐代的部分建筑,顶部保存了唐代的金柱和部分唐瓦唐砖。正殿是采用了三角形组合和杠杆原理,减少顶部对大梁的压力,800多年过去了大梁都没有弯曲过,被建筑学专家评为唐宋建筑当中的当世杰作。
正殿内的神龛上方还悬挂着一条龙的塑像,龙头小颈部细,看似向前行走,又仿佛在回顾后方,整体神态生动,造型优美、一般的寺庙内塑造的龙都是在半空之中,因为武皇意为真龙天子,但是她又是一位母亲,因此则天庙内塑造的是一条行走在地上的真龙。往后走会有一处舞台,是卷棚顶式的明清建筑,在舞台内壁保存有71条清代后期到民国初年的戏剧演出题记,为研究晚晴到民国初期当地戏剧活动的真实情况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舞台南面正对着山门的就是武则天的彩塑像,塑像选取的是武则天中年时的神态,没有戴冕冠,反而头戴金色凤冠,面目慈祥,似与民同乐。塑像有5米高,底下是4米高的台基,宋庆龄还为其题词,如今还在雕塑台正面摆放着。
在则天庙还有处明堂,名为通天宫,分别三层,每一层的形状都各不相同,顶部是圆锥形状,第三层是24边形的形状,第二层是12边形,最下面的那一层是正方形。在稳重之中又平添了些许华丽和玲珑,这是皇帝祭天和布政的殿堂,在中国建筑史上也是唯一一处有如此高大宏伟的木结构建筑。
往后便是圣母殿,供奉的是天圣母像,碑廊内还保存着明清时期10多通碑文。则天庙还有武则天当时的政绩史料,以及武则天家族史的史实资料,乃至与武则天相关的文化遗产。则天庙是中国历史上一处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一位封建时代杰出女政治家的历史成就,还能看到她留下来的文化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