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明明是亲生的,为啥古代皇帝不喜欢自己的儿子?原因让人沉默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趣谈唐宋元明清的《明明是亲生的,为啥古代皇帝不喜欢自己的儿子?原因让人沉默》,希望大家喜欢。
这个太正常不过了,因为皇子本身就是利益互换的产物。
再加上皇帝身边的儿子多了去了,爱不爱的不也就那么回事吗?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要明白有一些爱情很美好,但对于皇帝来说很少存在美好的爱情,因为皇帝的爱情是身不由己。
有人就说了皇帝的后宫当中佳丽三千还找不到爱情吗?问题诡异就诡异在这个地方了,你不要说三千佳丽就是3万佳丽好不好,该找不到爱情的时候还是找不到爱情,因为皇帝的爱情是利益互换的产物和结果。
我们以明朝地顺治康熙皇帝为例,他们如果想要讨个老婆的话,可不是说在明天发一个告示,哪个小姑娘长得漂亮就可以自觉主动的跑到皇宫里面去,然后和皇帝一块聊聊天喝喝酒,小日子不就来了嘛。
这样的一种模式基本上是不可行的,为什么不可行?因为模式不具备合法正义性。
什么叫做合法正义性?举个简单案例,当时满族人讲究的是,满蒙联姻,也就是满族人和蒙古族人要相互之间结合。
怎么能够结合呢?蒙古族达官显贵的女儿嫁到满族皇帝这边,满族皇帝的女儿再嫁到蒙古族大官显贵那边,以此来形成政治联盟。
如果你不明白这句话的威力的话,我们可以举一个比较现实的例子,那就是蒙古部落里面有一个首领,首领长得非常磕碜,因为基因遗传的原因导致自己的女儿长得就跟个大马猴一样,也有可能和我的舅妈一样,1米4的身高,300斤的体重,冬天的时候穿上一件花白的背心,远处一看就跟个大狗熊一样。
如果遇到这样的奇女子,皇帝没有办法,也得咬着牙认了,为什么?因为为了维护江山一统。
第1点,没有爱情的婚姻就很难诞生真正爱情的结晶。
所以对于古代皇帝来说,他可能没有办法和自己喜爱的小姑娘一块结婚,也没有办法名正言顺地给自己喜欢的小姑娘确定一个地位。
唯一能够做到的是什么呢?去娶一个自己并没有那么爱却不得不爱的女子。
为什么要这样纠结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护江山一统,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护帝国最后的荣耀。
在这些地方当中只有一个或者只有一个朝代是最为正常的,那就是明朝。
明朝所有的皇帝喜欢的女子都是从民间搜集过来的,而这些女子他们身后没有背景,没有可怕的官僚体系,也没有其他的政治力量。
换句话来说,这些相互之间组成的联姻很有可能是因为皇帝真的爱他们,但是纵观整个华夏文明史,除了明朝之外,还有哪一个朝代敢玩得这么野,几乎没有了,也就是说明朝开创了先例,开创了唯一的一个先例。
第2点,皇帝要时刻提防自己儿子造反。
我们要明白什么叫做皇帝,皇帝不单单是一个身份象征,更重要的是还是一个权力执行者的象征。
我们总是在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这个一人之下的一人一般指的是哪一个人呢?很简单,一般指的只有一个人那个人就是皇帝。
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皇帝能够做到什么呢?原则上来说,皇帝可以做到跳出所有的体系之外,可以掌握所有的生杀大权,可以享受这世间最繁荣的荣耀。
说得再直白一些,皇帝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凡脱俗了,这就意味着皇帝会拥有巨大的诱惑力,这世间的人谁不想当一把皇帝的瘾。
因为现在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一旦发生点什么事,那么谁最有可能成为皇帝呢?就是皇子。
他们处心积虑的未必是自家老爹能够活多久,恰恰相反的是自家老爹,最好是活的时间越短越好,再走之前把皇位传给自己就万事大吉了。
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就会发现明显的一个误区,那就是古代皇帝会对皇子没有感情吗?
大家先不要急着回答这一点,我再问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代的皇子对于皇帝有感情吗?
如果这个时候你告诉我有感情的话,那你就有点自欺欺人了
实际情况是什么大家都明显看得明白,那就是皇子都希望皇帝早点去世。
就比如康熙时期九子夺嫡,为什么9个孩子一块争夺皇帝的位子,那不就是因为太子不行吗?
太子为什么不行,那不就是因为太子嫌弃康熙皇帝当皇帝,当了那么长时间了,自己再不当皇帝就没当皇帝的机会了吗?
那如果这一点大家不明白的话,我们再想一想,是华夏整个历史文化的最大转折点之一。
我们为什么这样评价,因为玄武门之变让李世民当上了皇帝,如果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没有当上皇帝的话,那么后期武则天等等一系列的与唐朝相关联的事情都会发生改变,进而会影响到整个华夏文明历史的走向。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这件事还做得还算凑合,最起码没有明目张胆地把自己的老爹给灭口,但即便如此也把老爹囚禁起来了。
你就想象一下,这样的一个画面,父亲和孩子之间相互提防,今天我可能给你使个绊子,明天的时候你可能对我怎样怎样,双方之间的矛盾已经尖锐到如此地步了,指望着这些孩子们能够孝顺皇帝,不太可能。
那你指望着这些皇帝,能够心心念念地想的是自己的儿子也不太可能。
第3点,皇帝需要保护皇子。
同样的,我们以九子夺嫡作为一个理论性研究来切入的话,就会发现康熙皇帝对于自己之后的几个孩子表现得都非常的冷淡,甚至都没有太多的宠溺之心。
对于皇帝来说这些孩子们就需要给自己不停的干活不停的干活,到晚年的时候谁也猜不透康熙皇帝是怎么想的。
那为什么康熙皇帝要如此这般呢?主要原因在于故弄玄虚。
因为康熙皇帝也明白,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会有一个最大的危机,那就是这些皇子们发现谁有机会能够当皇帝时,会群起而攻之非常不利于帝国权力的交接。
这件事情康熙做的其实还是不错的,有人说了康熙晚年的时候,大清政府陷入了极端混乱。
要注意,这一部分极端混乱,其实和康熙皇帝本身的关联有,但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也绝对不是主导因素。
关键原因在于九子夺嫡当中,下一位太子并没有直接出现,而是在康熙临死之前一段时间才确定的,确定出来之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权力攻点,最终是雍正皇帝成为了皇帝,但雍正皇帝虽然成为了皇帝,这中间的争斗可想而知。
所以对于皇帝来说,自己的孩子作为帝国的接班人,那么既然是帝国的接班人,就必须保证孩子必须茁壮成长,不能够受到外界的过多干扰,同时也要保证孩子要时刻的孝顺自己。
更重要的是你得保证自己的孩子活下去,你不妨想象一下自己辛辛苦苦30年或者50年培养的一个孩子,等到临时一脚的时候,突然出现了意外,那也的确够心碎的。
第4点,朱元璋是个特例。
我当然知道一到这种情况就肯定有人说了,明朝的朱元璋就非常疼爱自己的大儿子朱标。
要注意,我们一般举例子是很少拿朱元璋来举例子的,因为朱元璋就是一个特例,什么特例呢?
你不妨想象一下,当时华夏文明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如果没有朱元璋,如果没有大明朝的话,那就意味着华夏文明还能不能继续存在下去将会成为一个天大的问题,中间可说的地方咱们就不多说了,多说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在这里我们只需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朱元璋本身作为一个特例存在,而且朱标是在朱元璋没有当皇帝之前,就已经生下来的孩子,当时给朱元璋非常大的振奋之心,再加上朱元璋是典型的农民思想,或者就是村中老汉的思想,认为家里的大儿子就应该说了算。
所以朱元璋和朱标之间相处得非常愉快,但是你不能拿着一个特点来告诉大家,所有的皇帝都是爱自己的儿子的,而且爱自己的每一个儿子,这根本不可能,因为特例并不能代表普遍案例。
再者来说呢,如果你非得拿朱元璋当作案例的话,你看一看明朝之后的那几个皇帝呢,对于自己的儿子关系不也是异常模糊吗?一会儿好一会儿坏的。
为什么?一方面是因为有亲情在,另一方面也不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莫名其妙之间突然反了自己了,自己连现有的地位都保不住了吗?
所以古代经常说过一句话,无情最是帝王家。
如果你觉得这句话是矫情或者这句话怎么不对劲的话,那你也没有必要第一时间反驳,因为这就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