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太子”魏征给李建成的一妙计,可保他登上皇位,如果被采纳死的就是李世

“太子”魏征给李建成的一妙计,可保他登上皇位,如果被采纳死的就是李世

时间:2022-10-23 18:45:38来源:阿槐方言配音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阿槐方言配音的《魏征给李建成的一妙计,可保他登上皇位,如果被采纳死的就是李世》,希望大家喜欢。

其实在大唐初年,太子李建成并不是一个我们所以为的平庸之辈。但奈何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所书写的,所以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对于太子李建成的形象树立并不是多好,甚至一度将其忽略在了滚滚历史长河之中。再加上一些历史传奇的渲染,更使得这位太子不明不白的蒙受“冤屈”,被遗弃在了历史的角落中。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并不然。在高祖皇帝举兵攻伐天下的时候,李建成虽然被任命镇守于河东,但却在此期间凭借自己识人的才能与个人魅力,笼络了一大批能人志士辅佐其左右。再之后,无论是西河之战、潼关之战亦或是长安之战等几大战役中,李建成也都曾参与其中,并以出色的指挥得到了高祖皇帝的欣赏,其战略眼光也同样不输李世民,也算是一位胸怀韬略之主。

再之后,待天下初定,李建成又奉命留守坐镇长安,为大唐帝国机器的平稳运行奠基了夯实的基础。可以说,尽管李建成在功勋以及军中的威望远不及李世民,但要论大唐帝初年政治稳定局面的开创,自然是少不了他的一份功劳。甚至毫不夸张的讲,有些时候这位管“后勤”的太子还要更为重要一些。

而提及大唐同样著名的谏臣魏征,想必大家也都不会感到陌生吧?其实,在他与太宗皇帝缔造了一段君臣传奇之前,魏征原本是太子李建成手下智囊团的一份子。因为魏征再怎么说也是一个文臣,尽管当时李世民战功灼灼,但相比之下,魏征的眼光自然而然还是锁定在了颇具政治才华的太子李建成的身上。因为在玄武门之变以前,托身于李建成明显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但是,既然身为太子门下的谋臣,魏征自然也要做到尽心尽力的辅佐自家主公。因此,在他对比了李建成较之于李世民军功上的劣势之后,他便向太子献计,希望太子能够向高祖爷主动请战。就这样,在接受了魏征的建议后,李建成率兵成功剿除了刘黑闼的大军,稳定了山东局势。而熟悉初唐历史的亲们想必也都清楚,刘黑闼势力的覆灭以及山东地区的平定,也意味着大唐帝国至此彻底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为天下一统奠定下了夯实的基础。

就这样,虽说李建成在军中的威望仍旧无法与李世民齐头并进,但最起码他凭借自己的文武才华愈发的得到了高祖皇帝的赏识,所以其太子东宫的位子自然也就无人撼动的了了。不过,在古代封建社会之中,真正掌握权力的并不是政治家,而是那些个手握重兵的人。所以,李世民的存在对于李建成也就形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出于对太子前程的考虑,魏征也曾向李建成献出过一则妙计,那便是将李世民长安城中赶出去,非诏不得返回。如此一来,只要李世民被赶走,首先也就清楚了太子的肘腋之患,毕竟二虎难合于一山;其次,倘若日后李世民真的举兵相争,便也坐实了谋反的罪名,届时便可号令天下共击之。

要知道,倘若当年李建成真的听从了魏征的这条计策,也就不会因为兄弟二人皆事王庭之下,从而爆发了那场震动历史的玄武门之变了。只可惜,奈何李建成性格孱弱,因此在对待魏征给出的这条计策上,李建成还是不可避免的动了恻隐之心,不忍如此。结果,谁知人家李世民做起事来可一点儿也不含糊,直接就弑兄囚父,开创了属于他自己的一代帝业。而至于李建成的结局,也着实令人感到唏嘘不已。但话说回来了,其实从历史沿革上来看,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是绝对无法共生的,否则,这刚刚复归于平静的天下,恐怕又会因为争权夺利而变得风起云涌,危机四伏了。

不过好在太宗皇帝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千古明君,在他的统治之下,他不仅没有对前太子余党进行清算,还任贤举能,包括对魏征也是百般的恭敬。就这样,在君臣的共同努力,大唐帝国也迎来了太平盛世的曙光,史称贞观之治。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