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戎装”戎装俑的兴起与发展,如何成为丧葬制度中重要的一环?

“戎装”戎装俑的兴起与发展,如何成为丧葬制度中重要的一环?

时间:2022-10-22 11:45:30来源:端木烽火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端木烽火的《戎装俑的兴起与发展,如何成为丧葬制度中重要的一环?》,希望大家喜欢。

东周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戎装俑发现数量较多,主要可分为步兵、车兵、骑兵和镇墓武士俑四大类。每一类兵种在各时期又可根据其在军阵中位置的不同、造型区别、服饰不同和武器的差异分为若干型。在类型学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探讨了东周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类型戎装俑的组合特点及时代特征。

军阵中戎装俑从东周时期的车兵步兵组合变为秦时的车兵、步兵、骑兵组合继而在西汉演化为骑兵步兵组合,且骑兵已从主体军阵中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战斗单元,并进一步分化成两种使用不同战术的骑兵,至魏晋南北朝时步兵进一步分化成为两类,骑兵也较早期进一步发展;戎装俑发展的时代差异主要表现在东周至魏晋南北朝时各类戎装俑的作用、战术和排阵布局等方面。

一、秦时期戎装俑特征分析

(一)秦时期戎装俑特征鲜明

秦始皇帝陵出土的戎装俑的规模之大、做工之精是前所未有的,在秦统一之前,陪葬俑在我国北方地区都是极少出现的,尤其是戎装俑,巨大的体量和规模,是对传统的突破,都已达到了历史规模之最。

从同时期的出土的陪葬相对比,秦始皇帝陵出土的戎装与西安茅坡邮电学院秦墓出土的陶俑在面部造型特征、制作工艺、服饰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并且墓葬等级不高,说明秦时期陪葬俑的风俗已不是高级贵族独有的,而秦始皇帝陵出土的陪葬俑的宏伟,则是其君王身份等级的体现。

(二)戎装俑角色划分细致,并且出现组合

秦始皇帝陵兵马俑是由步兵、车兵、骑兵构成的作战方阵,并且根据战斗需要相互配合、混编,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军事战争场景,这是前代所没有的。从军阵细节来看,步兵俑中的射兵俑被排列在军阵的最前面和最后面,使得军阵有锋有后,在战争中,远射冲击能先发制人,后卫能防止敌军偷袭;还有一种配合作战的范例,即在步兵的射兵俑型中的轻装射兵俑旁边配备有一名身着铠甲的步兵型俑,学者分析,这样利用了步兵的长兵器优势来保护步兵轻装射兵俑,免遭冲到跟前的敌人的伤害。

在秦兵马俑军阵中,车步兵配合,是最典型的作战方式。一般,战车前后都紧随隶属步兵,和战车共同组成战斗单元,进攻时,战车和步兵一起行动。因此,秦时,步兵、兵、骑兵是相互配合、协作的,缺少一种都会使秦军在战场上作战受限。

(三)兵俑的数量明显增加

从对前文先秦时期的戎装俑的梳理发现,戎装俑多为立俑,只有在咸阳塔尔坡秦墓出土战国晚期骑马俑,而秦时期大量的骑兵俑的出现是其重要特征之一。秦拥有大量骑兵,并且早于中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举措,也成为秦制霸六国的军事优势之一。

根据《史记·秦本纪》的记载,秦人的祖先曾为舜帝主管畜牧业,被赐姓“赢氏”,西周时期,秦人先后在甘肃天水一带定居下来,他们既善于驯马驾车,又受到中原文化影响,不断发展,后被周王重视,专门为周王朝养马,并做周王朝的附庸,以抗西戎。

秦人生活在长期与游牧民族斗争的环境中,既吸收了西戎的骑射等作战方式,也保留有中原先进文化的特点,逐渐形成了尚武精神和强大的作战能力,为骑兵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并且在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中,秦骑兵与各兵种的之间的配合作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而中原地区各国地势较平坦,更适宜车兵作战,直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骑兵才得到广泛的关注,但并未像秦骑兵那样发展迅速,因此,骑兵的完备也是秦时期戎装俑的重要特征之一。

(四)高度集中的兵权

秦时期的戎装俑,除了反映出古代帝王身份级别以及秦人军队的先进之外,同时体现出秦人建立的一套适应当时的军事制度。秦始皇帝陵并没有用象征性的戎装俑作为军事的象征,而是制作了整齐完备的三军军阵以及贴身护卫的警卫队,数量、规模都超越前代,古人“事死如事生”,生前与死后都要享有同样的权力,因此,体制完备的秦代戎装俑同时也是秦代兵权高度集中的反映。

多兵种结合,远、长、短结合,轻装与重装相结合,装备先进。以二号坑为例,分别由弩兵队、骑兵队、车兵队和混合编队共同构成,多兵种布局严格、缜密。充分发挥了各兵种的特点:弩兵擅于远战,步兵适合近战,骑兵灵活机动,车兵适于攻坚,并互相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出协同作战的优势。

其中重装的弩兵周围皆为轻装弩兵,轻重结合。无论步兵、车兵、骑兵,都配备有相应的兵器,其中专门的弩兵方队,战车上的武士也配有长兵或弩、箭,远距离消灭敌人,且配有短兵的武士也能在近战中发挥其灵活的优势。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戎装俑研究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戎装俑发展的社会背景

从东汉末年的动荡开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就开始了新的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对峙,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民族融合在一定时期内进一步发展。

具体来看,经济上,江南地区迅速发展,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许多世家大族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庄园经济实体,并组织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从考古发现的戎装俑资料来看,东汉后期出现的部曲俑,在魏晋时期有所发展,也说明士族庄园经济的繁荣,《颜氏家训·治家篇》提到:“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说明当时庄园经济已经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常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陪葬俑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风格特征,但是由于政治经济的不稳定,所以这一时期的戎装俑相比前代明显出现了缓慢或停滞不前的情况,但是也表现出与前代不同的特点,首先,民族融合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胡人俑的形象俑增多;其次,墓葬中的组合形式发生明显改变,“神煞”作为镇墓武士俑和镇墓兽组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了墓葬中固定的组合;第三,这一时期由于战争的原因,武士俑、部曲俑等相关战争、拱卫形象的俑大量出现。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戎装俑的发现情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陪葬俑整体呈现出由盛转衰的趋势,但是戎装俑的数量和类型较两汉时期都大量增加,这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连续动荡纷争不断的局势有很大关系,戎装俑的大量增加,一是人们对死后世界“拱卫”的需求,镇墓兽与镇墓武士俑的组合在一定时期和区域成为定式,

二是战争频繁,军事战争成为社会的常态,戎装俑的大量出现也真实地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军事战争的情况,

三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也使得这一时期骑兵俑较东汉时期大量出现。目前发现有戎装俑出土的墓葬有一百多座,从功能上看主要分为镇墓武士俑,侍卫武士俑和骑兵俑,区域上分布较散,并且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从魏晋时期戎装俑发现情况能大致看出,戎装俑在这一时期由盛转衰,制作工艺较秦汉时期也粗糙许多,种类较为单一,大型兵马俑群则消失不见,其功能也较为单一,多为镇墓作用或墓主人的护卫或侍卫俑。依据现有考古资料发现,我们按照功能将该时期戎装俑分为镇墓武士俑、侍卫武士俑、骑兵俑三大类,在各个时期每一类兵种下又可根据其武器的差异和特征、服饰的不同分为若干型和亚型下面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以探讨其演变的规律性。

三、东周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戎装俑相关问题研究

(一)戎装俑随葬的原因

商至战国以来墓葬中的武装殉人当是后期士兵形象俑随葬之制的渊源所在,戎装俑从最初作为人殉的替代品逐渐成为丧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事死如事生”的厚葬观念,另一方面戎装俑的随葬也是墓主生前死后权力的象征,并对墓主死后进行守护,同时这个过程也是社会变迁的重要见证,深究其陪葬的原因。

西周时期,虽然一些地区保留了殷商时期的习俗,但从考古资料来看,并不是所有的西周贵族墓都有殉葬,说明西周时期人殉已经不再成为贵族阶级的礼制。东周时期,人殉现象相比于西周已经衰落很多,只有在诸侯级别的墓葬可以看到,中小型墓葬已经很少有人殉出现,除了秦国,各国的丧葬制度中人殉也并没有明确的制度。

但是相比前代,春秋战国时期殉人的身份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除了侍奉墓主的近亲、侍从、护卫等,还有大臣、义士等,其地位和身份也与其他人殉不同,这一点也影响后来人俑陪葬的埋葬位置、装饰、功能等,促使陪葬俑在角色和功能划分中越来越明确。

(二)戎装俑的时代差异性

戎装俑的代表性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东周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类戎装俑所对应兵种的作用与战术等方面的差异。总体来看经历了由商周时期的车战时代到东周时期步兵逐渐兴起,再发展为秦时期的步兵、骑兵、车兵共同配合作战,西汉时期骑兵全面发展,逐步替代车兵的作用,最终车兵退出历史舞台。

从空间上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戎装俑在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式。北方地区骑兵俑发现数量较多而南方地区则出现很少,在南方地区出土的立于船上的步兵俑在北方地方没有发现。这种区别主要和其地理位置造成的影响与对应的作战对象不同密切相关。北方地区骑兵发展迅速,而由于南方地区多水上作战,骑兵并不利于水战,因此骑兵发展缓慢,而作为南方地区主要作战兵种的步兵则发展迅速。

结语:

戎装俑是我国古代陪葬俑中的一类,起源于东周时期,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类陪葬俑之一,具有“着戎装”、“持武器”、“军事武装”、“明器”“镇墓辟邪”等的特点。最初的作用多为替代人殉,并逐渐发展出侍奉、拱卫、辟邪镇墓等作用。

东周时期是戎装俑发展的雏形阶段,早期的戎装俑的数量和制作工艺都比较原始、简单,但是在一定程度它的出现是军事及社会变革的一种反映——生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瓦解,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所以在战国后期戎装俑发展迅速,出现南北方差异,南方楚地多见,以木俑为主,北方虽然只有个别贵族墓葬出土,数量较少,材质为泥塑,比较原始,但是说明戎装俑已经被其他区域的贵族所接纳,所以,从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戎装俑作为陪葬的明器这一社会现象,在战国中晚期开始向其他地区扩散,也为秦汉时期戎装俑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