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该成语用来形容项羽目光短浅,其实更是为了顺应军心!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夫子道历史的《该成语用来形容项羽目光短浅,其实更是为了顺应军心!》,希望大家喜欢。
韩信在出任汉大将军之后,为刘邦分析天下形势,认为“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乃其一大失策。更为甚者,项羽不王关中之举,被韩生讥笑为楚人“沐猴而冠”。而项羽东归彭城,亦留了一句闻名遐迩的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此即为成语“锦衣夜行”的由来,后世亦多以此成语而讥项羽目光短浅。
诚然,单从当时的地缘政治上来说,关中乃是定都的上上之处。然而,从当时项羽的实际情形来分析,东归彭城却是最为合适的抉择。
首先,项羽的部众几乎皆为楚人,而作为农耕民族,都是“安土重迁”的。我们对比一下刘邦就国於汉中的情形,史载:汉王之国....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
刘邦就国於南郑,士卒将士多逃亡东归。可知项羽当时的情形也亦与此相似,项羽东归彭城乃是军心所向,而绝非项羽的个人意愿所能左右。
再则,欲王关中之地,必先得关中的民心。项羽入关中,屠咸阳,杀秦子婴,烧秦宫室,收其财货珠宝美女。还曾於新安坑秦二十余万降卒,而这二十余万秦兵皆是关中百姓的兄弟子侄。试想,以关中百姓对项羽的怨恨之深,即便项羽能以武力而王关中之地,那也是如坐针毡,不得安稳。
第三,项羽也没有王关中的名分。项羽入关中之初,也曾有过王关中的想法。但是,楚怀王与众将有“先入关中者为王”的旧约在先。项羽致信楚怀王欲王关中,但楚怀王回复,坚持旧约(楚怀王不甘心做傀儡,而与项羽的矛盾极深)。于是,项羽才尊楚怀王为义帝,而自行封王。但是,也不便推翻楚怀王的旧约。史载:..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第四,关中已经残破,不值留恋。项羽率领诸侯联军进入关中之后,而使得山东六国长久以来遭受秦人屠戮欺凌奴役而积压的仇恨,终於得到了情感上的大宣泄。于是,秦宗室被屠、宫室被毁、珍宝货物美女被洗劫一空,而使得咸阳满目疮痍、不值得留恋。
故而,项羽的锦衣夜行之语,并非完全是政治幼稚、目光短浅的表现。而是关中缺乏其立国的基础,而还乡亦是顺应了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