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军机处”如何排挤同僚又不背骂名?晚清军机大臣瞿鸿禨可谓是机关算尽

“军机处”如何排挤同僚又不背骂名?晚清军机大臣瞿鸿禨可谓是机关算尽

时间:2022-10-11 21:05:16来源:茶言史话V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茶言史话V的《如何排挤同僚又不背骂名?晚清军机大臣瞿鸿禨可谓是机关算尽》,希望大家喜欢。

军机大臣在清代地位尊贵,握有实权,如果兼大学士就是名副其实的宰相了。不过,军机处在不同时期都有好几个军机大臣,少时三四个,多时八九个。如此一来,同样是军机大臣地位也会不同。

军机大臣不是正式的官职,一般都是从六部尚书、侍郎及在京二品以上官员中选拔出来的。比如说吏部尚书入军机处,他的品级就是从一品,大学士入军机处就是正一品。

此外,军机处不同一般的衙门,是朝廷的中枢机构,先入军机处的排序一般都在前面。所以,同样是军机大臣,由于原衔不同、资历不同,其位次就不同。

按清制,军机大臣每天早上都要到养心殿向皇上请示汇报,他们也是排着队去的。领头的叫首席军机大臣,行至宫门,由排在最后一位的军机大臣上前将帘子挑起,让前边的军机大臣走进去后才最后进去,人们称为“挑帘子军机”。

军机处和其他衙门一样,也有钩心斗角的事情发生,往往后进的军机争位,暗使手段要排挤先进的军机。光绪晚年,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时任军机大臣的王文韶,就中了后进军机大臣瞿鸿机的陷阱,被慈禧太后赶出了军机处。

王文韶是浙江人,瞿鸿禨是湖南人。瞿鸿禨比王文韶小二十岁,是王的门生,并且他入军机处还是得自老师王文韶的极力推荐。有了这层关系,瞿鸿禨在军机处遇事总要让王文韶一头。

然而,瞿鸿禨也不是个甘居人后的人,他很不愿这位老师总是压着自己一头,所以千方百计要想将王文韶排挤掉,以实现他在军机处汉族大臣中的领袖地位。

瞿鸿禨虽然一心想排挤王文韶,但他这位老师由于处事圆滑,当时极得慈禧太后的信任。八国联军打进北京那一年,慈禧、光绪两宫仓皇西逃时,王文韶捧着军机处大印追到怀来县追上了慈禧。老佛爷在逃难中听说他追了上来,高兴得不得了,对王文韶说:“大清江山今后就靠你了!”所以,尽管瞿鸿禨费尽心机,但终也没有如愿。后来,瞿鸿禨想了一条毒计。

两宫回銮后,执掌军机处的王文韶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人一老耳朵就不好使,举止也缓慢了很多,跪拜稍感困难。而瞿鸿禨这时才五十多岁,尚属年轻。每次两人入宫向慈禧请安时,瞿鸿禨就故意小心翼翼地扶住王文韶,似乎生怕他跌倒的样子。

王文韶很高兴,他误以为这位得意门生对他尊重,照应他无微不至。而其实瞿鸿禨却是要在慈禧面前突出王文韶老态龙钟的形象,加深慈禧脑中对他们二人一老一壮的印象。

瞿鸿禨很有心机,他对王文韶说:“老师听力有碍,今后向太后奏对时,老师如果听不清,那么就看弟子的眼色。如果我看右边,老师千万不能答应;弟子如果看左边,老师就只管大胆答应下来。”王文韶一听,以为眼前这位门生对他关心爱护,十分感激。

一天,两人又一同去拜谒慈禧,当时朝廷因北洋筹练新军,而王文韶曾任过北洋大臣,慈禧故召问王文韶征求他的意见。王文韶没有听清慈禧说的话,便转眼看看瞿鸿禨,见他看着右边,便不敢答应。

慈禧略有不满说:“你当过北洋大臣,怎么对这件事也不置可否呢?”瞿鸿禨这时赶忙在一旁解释说:“老师年老体衰,耳朵又听不见,恳请老佛爷恕罪!”

慈禧知道王文韶年纪已大,但却不知他耳朵已经聋到这个程度,便问王文韶:“连话都听不见了,你如何办差呢?实在不行就早点退休,回家安享晚年吧!”

王文韶还是没听清慈禧说什么,于是又看着瞿鸿禨,见他正看着左边,于是连忙答应说“好的”。慈禧一听将脸一沉,吩咐二人退下。

结果第二天,慈禧便下了一道懿旨,免去了王文韶军机大臣的职务,让他退休回家。这样一来,瞿鸿禨便名正言顺成了军机处中汉大臣的领袖。据说王文韶临走时还拉着瞿鸿禨的手,说了一番感谢话。

说起来,王文韶这个年纪加上耳朵又聋,也不应该贪恋禄位。但瞿鸿禨如此费尽心机,非要将老师排挤出军机处,此举确实不够厚道。毕竟是老师,等他正式退休岂不更好。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