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刘备”赵云当了刘备一辈子的跟班,也没被重用,只因他做错了2件事

“刘备”赵云当了刘备一辈子的跟班,也没被重用,只因他做错了2件事

时间:2022-10-04 07:05:38来源:重华读历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重华读历史的《赵云当了刘备一辈子的跟班,也没被重用,只因他做错了2件事》,希望大家喜欢。

一直以来,三国名将赵云都是评书、单口相声、戏剧等民间艺术比较喜欢塑造的一个人物,因为他不仅业务能力强,人品也很符合中国古代一直宣扬的价值观——绝对的忠肝义胆。然而抛开带有文学和虚构色彩的三国演义,翻开三国志,你就会发现,就是这样一位业务能力强,人品好的大将,最终却没有很得志,甚至连魏延都比不上。这是什么原因呢?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在职场上,我们常说看人下菜,你展示出什么样的个人风格,要根据你老板的特性来定。

刘备,就是一位典型的表面大度实则小肚鸡肠的老板,纵然赵云同志人品没有问题,但是他控得了千军万马,却掌握不好职场生存之道,更把握不好人心,多次在关键时刻高风亮节或者是轻重不分,违拗了主子的意思,也无怪乎在蜀国集团没混到应有的层次了。有的人可能觉得很难理解,其实从赵云两个败笔来看,就很一目了然。

第一个败笔是营救阿斗的故事,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赵云彰显忠义智勇的一战吗?怎么能说是败笔。换个思路想,赵云,当时作为刘备的头号保镖,在没有把自己本职工作做到万无一失——保护好刘备的情况下,放刘备被曹军追杀的情况下,就贸然去救阿斗。幸亏刘备身边还有张飞保护,如果刘备有个三长两短,即使救下了阿斗,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关键时刻分不清轻重缓急,不先去做好自己最本职的工作。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圆满的,但是也会在领导的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这一点从探子来报赵云投降时,刘备几乎是过激的反应就可以看出。刘备直接抄起杀伤性武器——戟,朝那个报信的人狠狠砸去,说赵云是不会背叛他的。

第二个败笔就是跟领导唱反调,动摇军心。这在古代可是大忌,尤其是在军队之中可以直接处死,杨修就是因此丧命。当时刘备要伐吴,赵云出口反对,而且在《三国志》的记载中,敢于出声反对的只有赵云一人。赵云虽然忠肝义胆,但毕竟是战场上练出来的军人,对于人情世故了解的不多。不知道刘备这种领导如果当众把话说出来,就代表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很少能有转圜之地。

诚然历史上有很多能请进去劝谏的君主,除了几个极少数的明君,其余都是靠着一定的方法来寻求转圜。而赵云说的是什么?现在的曹丕是篡权的奸贼,而不是孙权,从正义的角度出发,也要先从曹丕开始打。这不是活生生打刘皇叔的脸吗?

刘备一直自诩是汉室正统,代表着正统和正义,赵云的这一番言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可以说是扎心扎到肺了。别说是小肚鸡肠的刘备,换一个大度的领导,又怎能不生气?这件事之后,大boss刘备可以说彻底放弃赵云了。甚至连刘备死之前也没给他什么特别的交代,只是让他好好辅佐刘禅。

赵云的这一生,从跟随刘备开始就是带资进组,不仅奉献自己的忠诚,还带来了很多额外的资源,侍奉刘备可以说是尽心尽力,人品也是好的没话说,在文艺作品中也是受到各方赞扬,唯独在自己的老板刘备那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实在是令人忍不住扼腕叹息。

官场如职场,特别是碰到一个不那么大度的领导,可能需要处处谨言慎行,不仅要把业务做好,更要让自己的个人品牌受到领导的喜爱,才能得到更高的发展。不过,赵云不懂这些,未必不是他的幸运。毕竟他最受世人尊崇的形象,不是作为哪个层级的武将,而是当年的那个常山赵子龙。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