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史上最善战的太监,数次平定岭南叛乱,因一个“秘诀”令敌军丧胆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大马猴历史的《史上最善战的太监,数次平定岭南叛乱,因一个“秘诀”令敌军丧胆》,希望大家喜欢。
文/格瓦拉同志
说到太监做事情的能力,传统的观念往往会给他们贴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标签,但其实在这个群体当中委实有不少能力卓绝、智谋超远的人物,他们的功绩,甚至比健全的男人还要大。比如本文的主角杨思勖,便因能征善战,屡次平定岭南叛乱的事迹载入青史,值得后世铭记。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杨思勖。
杨思勖能征善战,可谓宦官界的“军神”
杨思勖是罗州石城(今广东省廉江市)人,本姓苏,自幼入宫并为宦官杨某所收养,故改姓为杨。杨思勖早年间的经历不详,他在正史当中的“亮相”,晚在唐中宗讨平太子李重俊、大将李多祚叛乱之时。当时,身为宫闱令的杨思勖率军猛攻李多祚,并亲自斩杀其前锋总管野呼利,令敌军一时丧胆夺气。不久,李重俊、李多祚兵败被杀,杨思勖被越级提拔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内常侍。
韦后毒杀中宗后意图做女皇,临淄王李隆基遂与太平公主联合,举兵讨伐韦后,而杨思勖也参与其中。李隆基登基后,太平公主又想行废立之事,迫使玄宗再次举兵讨逆,而杨思勖又一次加入。杨思勖两度为玄宗出生入死、屡建殊功,由此得到皇帝的宠信,被封为右监门卫将军,专掌征讨平叛事宜(“从玄宗讨内难,擢左监门卫将军,帝倚为爪牙。”见《新唐书·卷二百七·宦者上》)。
唐中宗在位时,杨思勖逐渐崛起
唐玄宗开元初年,安南匪首梅玄成僭号称帝,并与林邑、真腊勾结,攻陷安南府,玄宗闻讯后急遣杨思勖率军平叛。杨思勖到岭南后募兵十余万,然后取东汉名将马援当年平定交趾的故道进军,在叛军没来得及组织起防御时便火速赶到。梅玄成仓皇失措,一战便被杨思勖击溃,本人也被俘斩。
此后杨思勖越战越勇,又接连平定多地的叛乱:开元十二年(724年),平定五溪蛮首领覃行璋发动的叛乱,一战便击杀三万多敌军并俘斩覃行璋;两年后(726年),讨平邕州贼帅梁大海的匪军,一战便斩杀二万多敌军,生擒梁大海等三千余人;两年后(728年),平定泷州贼首陈行范、何游鲁、冯璘等人,将三人全部抓获后正法,并坑杀其党羽六万余人,一时间令岭南震悚,再不敢造反。
唐玄宗在位时,多次授予杨思勖平叛事宜
杨思勖虽然是太监,但熟稔军事、治军威严,所以手底下的军队战斗力和军纪都很好。加上此人性情刚烈、不怒自威,部将汇报军情时从不敢对他直视,在接到命令也必须马上执行。正因为这样,所以杨思勖每次用兵时都能攻无不克、战战无不胜。当然,这只是杨思勖屡战屡胜的一方面,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原因,便是以杀立威。
太监作为残缺不全的男人,因为生理缺陷导致心理变态的大有人在,往往都很残忍冷血,常以折磨摧残他人为乐,杨思勖便是典型。杨思勖喜欢以杀立威,对待俘虏非常残酷,一旦有“倒霉蛋”落在他手中,或被生剥面皮,或被削去头皮,无一人不痛楚哀号,辗转以求速死。杨思勖酷虐的名声远播内外,常常令叛军闻名丧胆,不战而降者比比皆是,这也是杨思勖在各地能轻松取胜的“秘诀”。
杨思勖治军严整、以杀立威,常令敌军胆寒
杨思勖不仅对俘虏残忍,对于犯事的同僚一样狠毒。某次,内给事牛仙童出使幽州时曾接受节度使张守珪的“孝敬”,结果被密探告发。唐玄宗闻讯后大怒,下令将牛仙童逮捕问罪,并交由杨思勖处决。杨思勖不辱皇命,发挥“专业特长”,将牛仙童绑起来,砍断手足、挖取心肝,然后将其脔割凌迟,并生吃他身上的肉,行刑场面令人惨不忍睹。
思勖鸷忍,敢杀戮,所得俘,必剥面、皦脑、褫发皮以示人,将士惮服,莫敢视,以是能立功。内给事牛仙童纳张守珪赂,诏付思勖杀之。思勖缚于格,棰惨不可胜,乃探心,截手足,剔肉以食,肉尽乃得死。引文同上。
杨思勖生前光耀,死后哀荣,人生很成功
杨思勖虽然为人苛酷残忍,但也因此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官至骠骑大将军、虢国公,极受玄宗优宠、信任,而杨思勖对朝廷也是忠心耿耿,从不敢有半点非分之想。唐朝有这么一位能征善战、无比忠诚的宦官名将,岭南局面放心的交给他,自然就省心了很多年。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杨思勖病逝于长安,虚龄87岁,死后被朝廷褒赠、厚葬,可谓极尽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