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三国有两位“刘勋”:一位被曹操诛杀,一位被袁绍杀害!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哎呀君读历史的《三国有两位“刘勋”:一位被曹操诛杀,一位被袁绍杀害!》,希望大家喜欢。
在汉末三国时期,大部分人的名字都是单字,比如刘备、张飞、赵云、关羽、马超、黄忠等。在此基础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况,自然是难以避免了。比如当时的东吴和蜀汉,各有一位名为马忠的武将。对于东吴的马忠来说,因为俘获关羽父子而出名。而就蜀汉的马忠来说,曾被刘备称为贤才。后任庲降都督,剿灭豪帅刘胄叛乱。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刘勋”,也出现了重名的情况。
一、刘勋
一方面,刘勋(生卒年不详),字子台,东汉末年的徐州琅邪人。从出生地上来看,刘勋和诸葛亮可以说是同乡关系。汉灵帝在位时,刘勋担任沛国建平县的县令,而且和曹操有交情。不过,在群雄逐鹿的过程中,刘勋一开始选择跟随袁术这位诸侯。
公元195年,袁术派遣孙策攻破庐江郡。很可能是出于对孙策的防范,袁术选择任命刘勋为庐江郡的太守。公元196年,曹操迎奉汉献帝,并迁都许昌。一年后,袁术在淮南僭越称帝。而这,导致袁术和曹操产生了直接的冲突。公元199年,袁术败亡后,其从弟袁胤、女婿黄猗率其部曲奉术柩及妻子投奔刘勋于皖城。
同时,刘勋又俘虏了想要投奔孙策的张勋、杨弘等人,当时刘勋在江淮之间有很强的兵力,受到孙策的忌惮,于是孙策派使节特以卑下的言辞和财宝要求刘勋代为攻打上缭城,并“伪与勋好盟”。
面对孙策抛过来的橄榄枝,刘勋选择相信孙策,更因收得财宝而十分高兴,手下都来祝贺,但是,刘勋的部下刘晔则不感喜悦。对此,刘勋询问,刘晔认为上缭城不易攻下,若出兵,孙策必会乘虚袭其后,到时候”是将进屈于敌,退无所归“,反对出兵。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刘勋不听,坚持出兵。而孙策果然从后乘虚袭击刘勋。刘勋失败后,选择投奔到曹操这位旧交麾下。在此背景下,刘勋被册封为征虏将军,又担任河内太守、平虏将军等官职。并且,曹操还赐爵华乡侯,这无疑是厚待了。
建安十八年(213年)在荀攸的带领下,刘勋与众大臣一起劝曹操进任魏公。不过,后来因恃宠而骄,图谋不轨、诽谤等罪行被李申成告发,所以,刘勋最终被曹操下令诛杀。对此,在笔者看来,刘勋的结局和许攸比较相似。在三国时期,许攸也是曹操的旧交,并且,在归降曹操后,许攸因为出言不逊等原因,所以同样丢掉了性命。
二、刘勋
另一方面,刘勋,字子璜,东汉末年的虎牙都尉,是率先和袁绍一同起兵讨伐董卓的功勋人物。
《三国志·卷八·二公孙陶四张传》裴松之注《典略》:绍与故虎牙都尉刘勋首共造兵,勋仍有效,又降伏张杨,而以小忿枉害于勋,信用谗慝,杀害有功,绍罪七也。”
虽然曾帮助袁绍起兵讨伐董卓,但是,后来因为得罪了袁绍,刘勋还是丢掉了性命。值得注意的是,公孙瓒后来在和袁绍开战时,将杀害刘勋这位有功之臣列为袁绍的十大罪状之一。从这一角度来看,袁绍杀害刘勋的行为,显然是不道义的。由此,对于三国时期的两位“刘勋”,最终的结局都是死于非命。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