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柴荣在五代皇帝中首屈一指,立志统一天下,无奈英年早逝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老蔡通史的《柴荣在五代皇帝中首屈一指,立志统一天下,无奈英年早逝》,希望大家喜欢。
柴荣是五代皇帝第一(五代最可惜的就是李存勖,差一点点完成统一),是肯定的。而且看柴荣的功绩应该结合时代背景去看,首先柴荣开局是怎样的开局,不是郭威嫡子,只是养子,后周得国本就不正,而且才短短两年多太祖郭威死了。柴荣登基,下面人心浮动,基本就等着换老板了,高平之战很明显的天子亲军都临阵脱逃逃跑。
而柴荣遇到这种情况还要硬钢,这个勇气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也是这样子赵匡胤有了第一次闪光点,护着柴荣反攻击败北汉。而后柴荣开始总结晚唐五代乱局留下来的军队编制,和朝廷政治风气问题。殿前军就是柴荣改变军队的产物,也是为宋初为什么版图扩大能顺利打下基础。
其次,柴荣伐蜀也是试探性攻击,毕竟内部人心不稳,军队也不稳,殿前军还在组建过程中刚起步。所以见好就收要搞内部政治问题,包括后面柴荣亲征亲临战阵多次遭到内部官员反对,都是表面当时的后周一旦柴荣出点意外,这个政权就会因为下面人都有异心而迅速分崩离析(陈桥兵变就是很好的解释)。
三征南唐,看似版图扩展没多少,但实际上的战果所有人都看得到南唐被打残,彻底打残(宋灭南唐时候的南唐已经组织不起什么像样的抵抗了是事实),殿前军等一些新编军队开始刷经验,青年军官开始升级。先南后北是定边策是柴荣认可的,三征南唐,同样是这么做的,但是当时统一才开局周边不服,契丹北汉还敢骚扰,柴荣不可能全心全力南下,北伐也是没办法,契丹最跳。
诚然42天北伐拿下三州病逝留下遗憾,加上赵光义的北伐能开局,让人对比好像柴荣也不难的样子,其实完全不一样。从高平之战后开始整顿军队到高梁河之战过去了二十多年,军队思想发展了质的改变,不说太宗朝,就是太祖朝开始,还有临阵突然叛变的禁军吗?
柴荣死前将入蜀入荆和下江南甚至伐辽的道路全部开拓铺平,这是多大的一个战略眼界,这说明他是在按计划一步步实现目标。赵匡胤绝对是有能力的君主,但很明显柴荣给这几路都凿开了很大的口子,做了最艰难的工作,南方最强的蜀唐彼时已大伤元气穷途末路,免去了赵匡胤很大的人物财时成本,仅仅以攻克几州几州这样的粗略计算衡量能力。
柴荣还是可以的,虽然领土没打下多少,但打的都是硬仗,南唐那一仗,基本把天险(江淮)拿下、把南唐打废了。还有辽国那一仗,也算是展现了世宗优秀的军事才能。他的民生国力也做得不错,经济恢复和稳定发展,稳居各国之首。他的军事改革做得很好,大幅提升了军队战力,且在位时政局稳定、民心所向,可谓一代雄主,基本奠定了北宋开国的基本盘,给了赵匡胤一个较好的条件。但赵匡胤确实是功绩远超柴荣,这个没得说,柴荣是明主,但功绩无法称千古一帝。
说柴荣千古一帝肯定是够不上,但是他要不是死得早,后期完全有能力达到这个称呼需要的成绩,柴荣可以说得上是一代雄主。柴荣不是千古一帝,是因为历史给他的时间太短,这个要承认,但不能因为要推翻柴荣是千古一帝这个概念而全盘否认柴荣,说只有个潜质,或者说什么十年计划一半都没完成。晚唐和五代摧毁了社会秩序,柴荣是在努力恢复,几场战役的胜利都是柴荣一步步试探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