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宁”集宁战役:傅作义击败聂荣臻贺龙,破解我军3套王牌战术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鉴史时刻的《集宁战役:傅作义击败聂荣臻贺龙,破解我军3套王牌战术》,希望大家喜欢。
1946年八、九月间爆发的集宁战役,又称大同集宁战役,是解放军华北部队遭受的一场较为沉重的失利。这场战役我军的对手是傅作义,由于对他的作战特点不了解,我军连连失利,最终城也没打下,部队还损失不少。
更为严重的是,我军屡试不爽的3套王牌战法:围点打援、运动歼敌、分割歼敌,似乎都被傅作义破解。
一、最大失招:华北部队指挥不统一
首先说说战役背景。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华北战场我军总目标是打通平汉铁路北段,即北平到石家庄段铁路,以打通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几个重要的解放区之间联系。
当时中央还提出过更为详细的夺取“三路四城”计划,由于涉及地名太多,此处不用一列举。
原本这个庞大的作战计划,需要晋绥(贺龙)、晋察冀(聂荣臻)、晋冀鲁豫(刘邓)三个解放区的部队共同出马。但刘邓大军重点在南下作战,华北作战就只能由贺、聂部队担负了。
为什么要说这个作战之外的细节呢?因为关系到指挥调度问题。
贺聂刘三位,资历、地位、名望都不相上下,三大区的部队数量也没有明显差别,如果中央调三大战略区的部队同时出兵,那么谁来统一指挥是个重要的问题。
让这三位中任何一位,去指挥另外两位,可以想见,都会抹不开情面。
参考前后的战例,要么中央派出一位重量级老帅,如朱总、彭总,亲自出马坐镇指挥,这方面如之前的百团大战、东渡黄河作战;要么成立总前委,由兵力占优势的一家担任主要领导,如之后的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但刘邓大军没有参加,只剩贺聂两部,人数大大减少,中央就没再多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大概认为协调难度不大,而且贺聂二位都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不会在统一指挥方面出现什么问题。中央没有统一委派指挥员,而由两家共同指挥。
这就埋下了失利的种子。
1946年7月下旬,两家部队召开了联席会议,商定先打大同。
贺老总没有出席,只派了副司令员张宗逊参加,这虽然充分尊重了晋察冀部队以及聂荣臻,但下面的部队却没有这样的觉悟,一些旅团部队还有抢功意识,竟然不顾联席会议商定的8月12日开打的决议,陆陆续续于7月31日就展开了行动。
足足提前了十二天!
等到联合指挥部匆匆率主力投入战斗时,大同国民党守军早已打草惊蛇,加固了城防。
作为平汉战役的头一战,大同战役开战就没有打好,过早陷入僵持。直到大同集宁战役结束,我军也没能攻下这座城。
而其根本原因,就是指挥不统一,部队行动散乱。
从这个意义上讲,《亮剑》里的平安县城之战,没有统一指挥的晋绥区部队不约而同地围攻一座县城,通信协同、阻援协同、攻城协同全都没有,居然打得那么整齐,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二、没料到傅作义这么快
不过得益于我军超强的落实力,以及灵活的战术战法,大同城还是被围住了。
围城的同时,从中央军委到聂贺二帅,都考虑到了傅作义来解救大同的可能。傅作义就在西边不远处的绥远,距离大同最近。
傅作义也确实顾全大局,不顾大同是阎锡山势力范围,出动其主力35军全部,兵分三路来援大同。
前线负责具体指挥的张宗逊(晋绥军区野战军副司令员)、罗瑞卿(晋察冀野战军政委)已有考虑,具体的战术,就是我军惯用的三套王牌战术。
1.围点打援。我军分出一多半部队,在集宁、卓资山一线设置阻援阵地,而以一少半部队继续围攻大同,力求同时攻下大同和消灭傅作义援兵。
2.运动战歼敌。迫使傅部在卓资山至集宁一线运动,离开其老巢,寻机击破其一部,进而瘫其大部,甚至于野战中全部消灭。
3.分割歼灭。多点设障,多方牵制,使傅作义三路人马互不相顾,各个击破之。
总的原则没错,用兵方向也没错,然而谁也没想到,我军与傅作义部队接触后,居然连连失误。
第一个失误就是卓资山阵地迅速失守。原因是什么呢?之前在联席会议上,我军将领大多认为傅作义援军不会来太多人,而且也不会来太快,毕竟大同不是他的地盘,不会给蒋介石、阎锡山出死力气。因此,我军只派了晋绥军区独立第一旅防守卓资山,而且进入阵地时间也不长。
过于轻敌!
傅军主力很快杀到,傅军大将董其武投入三个师的兵力打一个旅,结果可想而知,卓资山没守住。
第二个失误是兵力分配背离了运动战要求。聂贺张罗都吃不准傅作义采取什么路线,到底是按我军既设的近路卓资山—集宁—大同一线进攻,还是绕开集宁走远路直接救大同,心里没有底。为了保证大同之围绝对顺利,指挥所错误地将四个旅的兵力放到大同附近,而没有集中优势兵力反过去迎击,这就犯了困守要点的错误,失去了运动中歼敌的灵活性。
后来的事实也令华北部队首长痛心疾首,这四个旅直到战役结束也没用上,因为傅作义就是老老实实地走的卓资山、集宁、大同路线。我们的兵力浪费了!
第三个失误是完全用错了围点打援战术。这是最为关键的错误。傅军中路军占领卓资山后继续攻击集宁,在我军守军顽强坚守下,增援的主力部队赶到集宁城下,将敌董其武部三万多人围住,经过一番苦战,董其武部被打散。
就在这时,傅部后续主力赶到,威胁我军侧后。
怎么办呢?例来围点打援,重心只能有一个,要么吃掉包围中的敌人,要么全力干掉来援之敌,除非有绝对优势兵力,才能同时打两个敌人。
但张、罗二位偏偏就犯了最不该犯的错误,留少部分兵力(只有一个旅)围董其武,主力部队转过头去迎击刚杀过来的35军。
这个倒也算正常反应,毕竟35军是傅作义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应付不慎有可能被他突破防线。但错就错在,被围的董其武所部已经濒临崩溃,只需要再使劲攻一下,就能将董其武全歼。
调走主力后,剩下的一个旅对董其武三个师,小猫按大老鼠,根本按不住。董其武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趁我军不具备总攻的条件,收拢部队,凶悍地向解放军发起反攻,并逐步向35军部队靠拢。
傅作义反应也非常快,一发现集宁城下打成僵持之局,立即发挥其骑兵多的优势,火速调其骑四师等快速部队进至集宁。此时傅军兵力已达6个师之众,而我军只有4、5万人,兵力居于劣势。特别是我军刚刚经过集宁城苦战,连夜徒步西调,战斗力打了折扣。
激战之后,发现情况恶化,再战必然吃亏,军区首长便下令各部撤出了战斗。
傅作义乘胜向大同前进,我大同围城部队因为兵力单薄,之前也没能攻下城,此时敌军大部涌来,也只好撤出了战斗。
大同集宁战役,以华北我军部队失利而告结束。
三、战后之思
大同集宁战役为何为何得如此狼狈?
从外部条件看,敌人城池坚固、傅作义部队战斗力较强,以及我军对地形不熟,都影响了战役走向。
但主要原因还在于我军指挥决策出现了不应该的失误。
围点打援、运动战歼敌、分割歼灭,虽然都是非常好的战术设计,但再好的战术,也要靠实际作战行动来实现。
特别是董其武问题,是此战的关键。如果张、罗稳得住,拼着后背挨一刀,先吃掉董其武,干净利索地转过头来打35军,情况将变得很不一样,既避免了两面受敌,也能在士气上极大打击敌人。
这方面其实有很多例子。
比如孟良崮战役,华野部队重兵包围整74师,而周边敌人几个主力兵团,已经从更大范围上将华野部队包围。但陈粟首长坚持大刀剜心,拼着把外围阻援部队打光,也要优先解决包围中的74师,这个重心决不受任何敌情变化干扰。
战局变幻莫测,往往胜机就在一念之间。
名将之所以成为名将,就看能否把握住机会。
战后傅作义非常得意,9月20日,他在绥远的《奋斗日报》上发表一封《致毛泽东的公开电》,对解放军表示极大蔑视:
“当你们溃退的前一天,延安广播已经宣布本战区国军被你们完全包围,完全击溃,完全歼灭,但次日的事实,立刻给了一个无情的证明,证明被包围击溃的不是国军,而是你们自夸所谓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贺龙所部、聂荣臻所部,以及张宗逊、陈正湘、姚喆等全部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