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都是”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清朝末期的人口流动你知道哪些

“都是”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清朝末期的人口流动你知道哪些

时间:2022-09-07 16:25:31来源:文史视界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文史视界的《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清朝末期的人口流动你知道哪些》,希望大家喜欢。

人口流动,在任何时期任何地方都是常事。人们因为种种原因,开始流动。一般来说都是小规模人口流动比较多。不过有时候也有大规模的,比如战争、政治因素的影响下。不过也有特殊,比如清朝末期的人口流动。这并不是政治因素,都是民间自愿的。当时的人口流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等。我们看一下大致状况。

先看一下走西口。走西口和一个地方有关,这个地方就是杀胡口。这个地方是长城的要塞之一,主要是明朝和游牧民族的贸易口之一。清朝时期,由于清朝是满族人,所以这里改名为杀虎口。而当时的走西口,就是通过这个地方向关外去。当然后来也有通过其他地方向关外去的,大致就是沿着长城一线的关口出去。

走西口多数都是山西人走出去的比较多。明清时期,晋商比较繁荣。晋商为了和关外进行贸易,开始走西口。以当时的发展状况,走西口并不容易。因为关外气候恶劣,地广人稀。很多人都是有去无回。不过清朝对这个地方并没有大家限制。所以采用了走这个字眼。而且出去的多数都是商人。到民国时期,为了开垦的需要,走西口人数越来越多,这对于开发关于有着重要作用。

其次是闯关东。闯关东的关指的是山海关,明清时期很多人通过山海关到关外去,也就是东北一带。不过最初的时候去东北一带的并不多,因为那里气候寒冷,而且人烟稀少。何况那里当时满族人比较多,和汉人冲突严重。再加上清朝时期,这里是满族人的龙兴之地,清朝统治者一般不会让汉人到这里去。除非都是分配到这里做奴隶的。不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状况发生了改变,大量的人通过山海关到关外去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占领我国东北大量领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东北地广人稀,没有人居住。所以沙俄才有机可乘。清朝这时才发现自己的龙兴之地快要不保了,所以开始放宽限制。当时还有就是国内战争频发,还有外敌入侵,导致民不聊生。很多人为了生计开始迁往东北。

相对于走西口,闯广东可以说更难一点。因为去东北的人,并不是经商,而且为了生计。很多人为了不被饿死,才到关外去的。所以这些人几乎都是身无分文。再加上清朝的限制,很多人都是偷去的。他们多数是通过海上到的东北,不过有大量的人葬身海底。即使没有死的人,到了东北也面临饥饿的威胁。当时去的多数都是山东一带的,因为山东距离东北近。而且山东由于考经北京,所以不断受到外来侵略。

最后看一下下南洋。南洋是一个地域名词。大致就是现在的东南亚、南亚一带,这一片被当时的人称为南洋。我国东边的日本被称为东洋。欧洲各国被称为西洋。

之所以用下这个字,因为这些去南洋的人都是被迫的。他们到了南洋之后多数都是靠体力劳动才活下来,干的都是最底层的活。所以才成为下南洋。而去南洋的这些人多数都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以广东和福建人为主。到目前为止,东南亚的大量华人也都是这些人的后代。和走西口、闯关东不同的是,他们是到国外去。这真的是异国他乡,非常辛苦。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时候,筹款资金多数都是在南洋筹集的。这些人还是比较爱国的。

总的来说,这三种人口流动都是为了生活。相对来说,闯广东和下南洋的人生活还是比走西口的悲惨一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