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西周齐哀公被烹杀后,齐国内斗三代人,最后却回到原点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清涟说的《西周齐哀公被烹杀后,齐国内斗三代人,最后却回到原点》,希望大家喜欢。
齐哀公被周夷王烹杀,这件事是西周的大事件了。而这件事对于齐国也是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迫使齐国经历了三代内斗之乱。
【冤死的齐哀公】
一切要从齐哀公被烹杀说起。《史记》的解释是,纪候向周王进谗言,于是冤杀了齐哀公。
但是这个解释其实是齐国自己说的,被司马迁采信。而其他两个参与者,周王和纪国都早早的灭亡或失去话语权。所以他们的立场和理由就没有被记录下来
其实齐哀公的死是有原因的,而且他的死因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齐哀公为什么被烹杀】
在西周的中晚期,地方诸侯有一个大趋势。那就是圈地扩张。
诸侯在西周初年建国的时候,领土都是极其有限的。而且受到礼法制度和周王的双重限制,可是中后期开始,他们能够圈占土地,并自由买卖交易。
这是从周共王的政令开始允许的。所以诸侯国开始快速扩张。这中间就有齐国和纪国。
历史上对于齐哀公的评价是“哀公荒淫田游,国史作还诗以刺之也。”
淫字意为喜好,说的是齐哀公喜好去荒野游玩,不理朝政。
这很可能就是说齐哀公大力拓展荒田,扩张齐国领土,长时间不回国都。
结果齐国与邻近的纪国出现了领土纠纷,加上齐哀公有过一些对周王不敬的言论,比如自称五代齐候,周王为七代周王,自己是周王的长辈等。
所以就有了纪候进谗言,齐哀公被烹杀的一幕了。
【扶植齐候】
其实齐哀公被杀的根本原因还是他“荒淫田游”。齐国附近蛮夷众多,扩张空间就很大。这一番开疆扩土,让周王室也感受到了齐国的强大与威胁。
而同时期的其他诸侯,情况也差不多。所以周夷王把齐国树立成了反面典型,通过杀死齐哀公震慑诸侯,遏制诸侯的领土扩张。
杀死齐哀公后,事情并没有结束。为了控制这个东方大国,周夷王扶植了齐哀公的弟弟吕静成为齐国国君。也就是齐胡公。这也直接造成了齐国的三世之乱。
【兄弟相残】
齐胡公上台后,一方面要事周王室以恭顺。另一方面又要防范纪国的威胁。
所以齐胡公的外交政策应该是非常保守的,为此他还把齐国国都从营丘(临淄)迁都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这让齐国的扩张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齐胡公的执政引起了既得利益者们的不满,于是阴谋开始酝酿。
齐哀公的同母弟弟吕山就是一个代表,他继承的是齐哀公的思想和政策,奉行领土扩张的政治思想。
所以吕山与私党造反,杀死了自己的哥哥齐胡公。自立为国君,成为齐献公。
【胡公复仇】
齐献公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国都迁回营丘,改名临淄。
齐献公的上台,表明了齐哀公的政策又回归了。而周王室却没有力量和机会再烹杀一次齐候。
齐献公在位九年,死后其子武公继位。武公九年,周王室发生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周王室对齐国就更没有办法了。
武公在位的时候,胡公的儿子们被驱逐在外,没有办法替父报仇,只是积蓄力量。
后来武公死后,历公继位。到这里已是齐哀公后的第三代人了。
【复仇结果】
齐历公据说很暴虐,引起了大臣和百姓的不满,于是胡公的儿子们又回到了齐国。
复仇之战非常惨烈,胡公的儿子们虽然杀死了他们名义上的外甥,齐历公。但是胡公的儿子们也都尽数战死,最后结果是落得个两败俱伤。
历公的儿子最终得以继位,这就是齐文公。齐献公这一支终究获得了胜利。
齐文公杀死了参与复仇之战的七十多人,结束了内乱。
这场由齐哀公之死引发的震荡,历经三代人,两位国君横死。这才在第四代齐文公的手里终结。
【齐国霸业】
经过一番内部斗争,齐国的发展方向又回到了齐哀公时候确定的领土扩张上。
这时候的周王室已经摇摇欲坠,西周即将结束,春秋即将开始。
而齐国却因为早期的扩张行动成为了一个领土,军事大国。
在进一步以齐哀公被杀作为借口,吞并纪国后,齐国已经成为了东方的一个庞然大物。
这也为齐桓公后来能够称霸中原,建立春秋时代的争霸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