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对话|王征宇:南宋临安城与现代杭州的“古今重叠”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澎湃新闻的《对话|王征宇:南宋临安城与现代杭州的“古今重叠”》,希望大家喜欢。
“一座城市的过去,就像一个人的记忆。考古是探索南宋临安城与现代杭州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南宋的实物遗存。虽然考古遗存呈现的是碎片化的不完整的临安城,但是通过我们的拼接和复原,它的面貌在逐渐清晰起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征宇说。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这些天正在杭州博物馆对外展出,此次展览由杭州博物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策展,以近40年南宋临安城考古发现为主线,组织全国21家文博单位珍藏的青铜器、书画、金银器、陶瓷器共311套(1080件)文物,展示800余年前杭州城的社会风情与文化意象。担任此次展览的策展人王征宇日前接受了《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的专访。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览现场
展览的策展人、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征宇
王征宇认为,一座城市有他的人文精神,有他的物质涵养,有他的历史底蕴,就像一个人一样,他是有温度的,有记忆的,也是有性格的。
杭州早期历史可以被视为一部山地聚落变迁史:由北至南,从余杭到杭州,继而由西向东,从西湖以西的深山走向湖东的低山丘陵,依凤凰山建城,至南宋时发展为都城临安。临安城西北部和西南部为浙西低山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平原,城西倚西湖,东南临钱塘江,形成“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独特景观,是山水城市的典型代表。
作为曾经的“南宋古都”,杭州有着深厚的“宋韵”基因。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展厅二楼从城墙开始,展示皇城到礼制建筑与中央官署、御街到官署住宅及公共设施的考古发现,辅以历史文献与现代诠释,展现临安城的城市布局与功能,以山、湖、河、海为脉络,展示临安城作为典型南方山水城市的特点,“再现”南宋视野下与杭州城相关的历史。
展厅三楼则以士大夫、商品经济与世俗生活、美学、海外贸易等南宋艺术文化的高光点,铺陈今天对于临安城中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的想象。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览现场
“这次展览,我们是朝着让参观者更易于读懂展览的方向去努力的。看这个展览,我建议可以先看看我们在展览两头为大家准备的策展说;可以看看蒋村古钱币窖藏出土的南宋钱,大致了解其中年号的变化;可以驻足观看和比对一下为大家准备的古今地图,从中发现这座城市平面格局的变迁。”王征宇接受《澎湃新闻·古代艺术》专访时介绍说。
对话|策展人、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征宇
澎湃新闻:“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最近正在杭州博物馆对外展出,这是近期开幕的少有的以展现城市历史主题的一个精品展览,在这里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展览的策展缘起,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为什么以 “行在山水间”为题?
王征宇:浙江对“宋韵”文化的研究传承非常重视,临安城作为“宋韵”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也应当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开展包括德寿宫等重要遗址在内的南宋临安城址的考古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新收获。上世纪八十年代,以著名考古学家徐苹芳为首的考古人,组建起了南宋临安城考古队,开始系统地对这一南宋时期的都城开展考古工作,经过几代考古人的努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我们很想通俗地将临安城及周边相关的考古发现呈现给大家,以博物馆展览的形式展现给观众,让文物发挥他应有的社会功能,为亚运会在杭州召开做好铺垫,奉献我们考古和文博人的智慧,向亚洲乃至世界的朋友讲好我们的杭州故事。
考古材料的丰富积累是举办这场展览的基础,亚运会在杭州召开和向世人更好地展现杭州“宋韵”是我们举办这场展览的最初动力,杭州博物馆展陈团队的精心策划是办好这场展览的最大支撑。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现场展出的青瓷
我想,一座城市有他的人文精神,有他的物质涵养,有他的历史底蕴,就像一个人一样,他是有温度的,有记忆的,也是有性格的。我想,这些看似形而上的东西,恰是我们应该去感受的城市特质。加之我们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杭州博物馆,都以立足杭州、深耕杭州城市历史文化为己任,由我们来办这样一个以展现城市历史为主题的展览,自然也是我们的责任。
准备展览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我想杭州博物馆许潇笑副馆长团队最有发言权。他们所提出的正反叙时间轴多线展示的想法,都是很好、很前沿的理念。考古团队和展陈团队的反复磨合,促进和深化了我们对考古实物客观阐释与参观个体主观感受如何更好的融合与统一的认识与实践,效果如何还需要观众检验。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览现场
现在我们基本这样认为,南宋在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临安(今杭州),但是南宋临安城在最初并不称“京城”,而是称“行在”或“行在所”,这是其一。这座城市背山面水、倚江带湖,是南方典型的山水城市,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处于青山绿水间的一座城市,这是其二。杭州博物馆策展团队巧妙地将两者叠加,便形成了“‘行在’山水间”这一题目。
澎湃新闻:此次展览汇集了包括故宫博物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在内的全国21家文博单位珍藏的共311套(1080件)文物,展示了800余年前的杭州城的社会风情与文化意象。能否请您谈一谈在这么多家文博单位的文物选取中,有什么样的考量?
王征宇:这个问题,许馆长心中有最好的答案。我是这么考虑的,虽然临安城是杭州的核心文化遗产,但是他的内涵在空间上超越了杭州,因为他是南宋一个朝代的都城,他通过运河沟通南北,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世界。所以我们需要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一号沉船出水文物,需要故宫博物院的南宋仿青铜礼器等等。
银铤凝结物 南宋(1127-1279) “南海Ⅰ号”沉船出水 广东省考古研究院藏
澎湃新闻:通过历史文物和遗存,我们可以展开对临安城的“再想象” ,可是历史上的临安城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如何知道临安城的建筑规模?考古成果与文献记载是否有出入? 厘清城市边界对我们有何意义?
王征宇:考古人常讲“透物见人”,希望通过考古出土的实物遗存看到它背后的人和事。其实,今天的人们看到出土的临安城相关遗迹和遗物,心中展开的“再想象”,可能和“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各有自己的“临安城”。
刻本《咸淳临安志》卷二十六散页 南宋(1127-1279) 浙江图书馆藏 展期:2022年8月27日—2022年10月24日
南宋的地方志《咸淳临安志》给我们留下了《京城图》《皇城图》等古代舆图,如果我们拿它和清代的《浙江省城图》《最新实测杭州市街图》比照,可以较大部分还原南宋时临安城的城墙、街巷、河道格局。
通过对临安城钱塘门和东城墙考古勘探和发掘成果的感受和理解,我们可以“再想象”墩台基础及其门道遗迹所对应的城门形象,城墙基础所对应的壕寨营造制度。
中山路下埋藏的南宋御街的多次发现与揭示,见证了御街从砖到石演变,也让你见到了杭州人称为“香糕砖”的窄长条砖的样子。这种砖在南宋临安城内有广泛的应用,除了铺砌道路外,还可用以铺砌散水、庭院地面、台基四壁等,也可以用它编织出各种花式,宋人称之为“打花”,普普通通的砖,通过“编织”产生了美感。
看到杨皇后宅的合院式建筑台基、水池、假山等,你可以“再想象”一座位于皇后家庙及后戚府内的高等级花园。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现场展出的文献资料
我们通过梳理文献得到的编年序列和考古发掘确定的早晚关系,往往只能基本对应,很少有完全契合的。这其中的原由,与文献没有记载或语焉不详有很大的关系。
我想,厘清古代城市遗存分布边界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更精确地去保护它。
澎湃新闻:香糕砖这种建筑用砖为何在宋代遗址中大量发现呢?其优点在哪里?在这次的展览中有呈现吗?
王征宇:香糕砖其实是一种窄长条形的灰砖,因为形似一种江南糕点——用米制作并烘干的香糕而得名。这种砖在南宋临安城及周边城址、墓葬的考古发掘中常见,它的用途很广,可以铺砌道路、庭院地面,砌筑散水、台基四壁、水池壁、水沟壁、花坛甚至砌筑墓葬。正因为它的用途很广,所以在遗址中也常被发现。因为这种砖受到的关注多,所以可能会让人觉得它的发现量也一定大。其实,除了香糕砖外,其他尺寸的长方砖、方砖也有不少发现,所用砖的尺寸和建筑的类别、等级规模、功能用途关系密切,如较高等级的建筑的室内铺地往往用方砖,院子的围墙多用长方砖砌筑,等等。
香糕砖 南宋(1127-1279) 南宋御街遗址出土
宋宝相花地砖 2000年杭州上城区荷花池头南宋临安府治遗址出土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香糕砖在这次展览的与南宋御街有关的篇章中也有集中的呈现。
澎湃新闻:与同时期金国城市考古发掘成果相对比,南宋临安城出土文物有什么特点?临安城五代北宋遗存比南宋出土的多吗?
王征宇:金上京城、金中都、金代宝马城、太子城遗址等,都开展了一系列的考古工作。与之相比,南宋临安城是非常典型的古今重叠型城址,隋唐杭州城与钱塘县,五代吴越国西府、北宋杭州、南宋临安城和元明清杭州城上下重叠。因此,临安城考古中出土这些时代的文物极为丰富,各时代的演变关系清晰。临安城五代北宋遗存倒并不是比南宋多。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吴越国时期出土建筑遗迹通常较南宋规模更大,颇有大唐风度。
澎湃新闻:在这次展览中,如果是完全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您建议从哪一件文物开始了解呢?
王征宇:这次展览,我们是朝着让参观者更易于读懂展览的方向去努力的。看这个展览,我建议可以先看看我们在展览两头为大家准备的策展说;可以看看蒋村古钱币窖藏出土的南宋钱,大致了解其中年号的变化;可以驻足观看和比对一下为大家准备的古今地图,从中发现这座城市平面格局的变迁。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现场展出的钱币
澎湃新闻:从您所生活与工作的城市出发,谈谈如何看待南宋临安城与现代杭州之间的关系?在研究临安城的时候,仅仅把它当作一座过去的城市,还是一座有深深情感的城市?对当下杭州城的理解会不会影响对临安城的认识,是怎样影响的呢?
王征宇:应该说,南宋对杭州很重要,但是我们今天在杭州能够看到的南宋实物遗存却很少!前面说的“古今重叠”是南宋临安城与现代杭州之间关系的一种。大概现代杭州话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南宋时官话的影响。考古是探索南宋临安城与现代杭州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南宋的实物遗存。虽然考古遗存呈现的是碎片化的不完整的临安城,但是通过我们的拼接和复原,它的面貌在逐渐清晰起来。临安城与周边城市的关系通过我们这些年的工作也日渐清晰起来,余杭县、新城县(今新登)、临安县等京畿县址的考古发现,使我们对临安府县两级城市体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览现场
一座城市的过去,就像一个人的记忆。我们可以回忆往事,也可以去翻看过去岁月中留下的文字记录,更可以睹物思人。或许通过考古工作呈现的实物遗存,今天我们再次看到它,给人的是如“睹物思人”般的感觉,我觉得这种情感必然是发自内心深处的。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览现场
今天的杭州日新月异,城市规模也不是往日所能比拟。昔日的临安城已深埋地下,保留下来的老街巷、老河道,或许还能带给我们一些对南宋临安城的追忆。对当下杭州城形成的一些理解,对我们认识临安城的影响,可能已是微乎其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