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榆林”清代榆林城的功能:从军事重镇向行政城市演变

“榆林”清代榆林城的功能:从军事重镇向行政城市演变

时间:2022-09-05 08:15:38来源:郑在说事儿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郑在说事儿的《清代榆林城的功能:从军事重镇向行政城市演变》,希望大家喜欢。

随着清朝对民族关系政策的调整,以及自身边疆形势的变化,榆林地的地缘结构发生变化,由对峙前线重镇转变为内地行政城市,以军事防御为主的榆林城需要改变。于是开始调整其自身的建制,赋予不一样的城市功能,实现榆林城的转型。

雍正年间,为了符合国家统一的需要,清政府将榆林裁卫设府,并与之配套的新行政体系,逐步调整榆林城的城区功能,适应新的时代需求。

一、榆林城的行政管理功能

将原本带有军事防御色彩的行政机构逐渐废弃或或改作他用,进一步增加或扩大榆林城的行政管理设施。这样的变化让榆林城适应地缘结构的变化,并且在适应中不断发展新的城市功能。

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地方行政区划、边疆政策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促进了清朝方方面面的发展,不但有继承,也有创新。榆林城受影响,也在一步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至此,榆林城的功能彻底改变。

清代的榆林城,相比明代而言,随着榆林城的地缘结构发生变化,从边地转变为内地,使得自身功能的多元性得到不断的增强,在文化交流中越来越重要,甚至作为纽带开始发挥作用。这也就是说,榆林城作为明代的重要军事组织,它不仅仅具有军事防御功能,也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功能,只不过明代的军事防御功能更加突出,掩盖了其行政管理功能。

而到了清代,经过了顺治、康熙两朝近八十多年对政治体制的不断调整和改革,使得榆林城完成了从边塞要地到内地城市的过渡,在行政方面的功能也越来越显著,并慢慢成为榆林城的主要功能。迫于明代北部边防的军事压力,明朝政府加大了对边防的建设力度,这样的举动让榆林城驻扎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军队。

这样的局面提高了榆林城的军事战略地位,让榆林城逐渐转变为重镇要地。不但有组织、指挥战事机构、协调和参战的机构,也有为战事提供武器装备的机构,还有军事后勤基地,使得榆林城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

虽然榆林城在经济文化方面也建有相关的机构,如书院、寺庙、商铺、旅店等在榆林城内存在。而且依边境形势变化还会有边境的贸易,定期定点的开放互市,互通有无,发展经济。但此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榆林城的军事服务。

明代设置榆林城的初衷很明显,为军事防御而生,在军事防御下有所发展。但是随着屯防制度的不适应,边境的军民区别逐渐缩小。本来为军事服务设立的卫所功能开始变化,明朝是以军事防御为主,行政管理为辅。现在开始监理民生事物,慢慢过渡到行政管理职能。

又因为边境的军民多数时候生活在边关地方,与内地的行政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融合,使得内地的行政管理不适合这些地方,于是就会委托边境的卫所进行行政管理。所以榆林城除了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外,还需要对地方的基本行政进行监理,如对人口、土地、刑事等的管理。

同样也要维护该地经济发展,督导农业生产,保障人民的生活。进入清代以后,清王朝作为历史上第二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政权,为更好管理国家,便从建国起承袭明制,循序渐进地调整地方行政分化。

清政府首先着手的是裁官减职,针对的是榆林城的军事防御,逐渐减少武官的数量,改派他处或是调动职位。再从军事制度入手,重新建立新的行政体系,减少军事色彩,最终设立了榆林府。

这样的变化,就使得榆林城内的建制进行重新调整,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功效,促进榆林城的发展。于是,新的行政管理体系随之建立。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向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城市功能转型。

二、榆林城的城市生活功能

榆林城内的基础设施从以军事防御为主的城市结构逐渐演变为行政生活占主导的城市布局。整座城受地势影响,东高西低,从整体看,城市布局井然有序,归整划一。

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城市布局来看榆林城的地缘结构。受三山两水的影响,榆林城以中央大街为轴,两侧的建筑与中轴线垂直。榆林城自筑城起就朝着南北方向狭长的特点发展,即榆林城的城区长比宽的长度多出了一半还多。

而这种南北狭长对榆林城的城市形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形成了一条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就是中央大街,这样的布局又导致城市里的其他建筑规划,也只能顺应南北纵列的方向进行修建,呈南北走向。

从而最终形成了以中央大街为核心的城市布局,城墙随自然地形而不断改建和反复修筑,万历元年张守中依据当地的地势,在前人修城的基础上进一步修建了顶阔三丈,底阔五丈,高三丈六尺的榆林城。在建城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城市布局,设计了南北走向的两条主街道大街,直通全城。

之后的时间里一直不断完善榆林城内的基础设施。以中心大街为主,先后在大街两侧分别修建了文昌阁、万佛楼、新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这六座建筑被誉为“六楼骑街”,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榆林城的形态功能发生转变,出现了有代表性的城市地标。

在城东由南向北的方向上也修建了别样景观,与城内不同,建有佛寺、道观、宗祠等,形成东山古建筑群。而城内的街道上,林立各式各样的店铺,有耳熟能详的店铺都有100多家,更不用说其他小店了。

这些店铺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分别分布在不同的行业,有当铺、钱庄、布行、药行、酒楼等各式各样的店铺,反映出榆林城的城市功能的多样和兼容,城里的居民生活丰富多样。城内除了有多种多样的店铺林立,还有与受地形影响的大街、二街相垂直的多条街道,贯通东西南北,这样的街道多达七十八条。

这些街道的名称也很能彰显榆林城的城市文化氛围。而这些街道都有命名,有的以人物和官署命名;有的以地形和地貌命名;有的以植物和动物命名;有的以商品和市场命名;还有的以水泉和山峰命名。通过这些街道和街道的名称,都反映了榆林城浓厚的城市生活气息,也反映出榆林城里的人民生活的多样和充实。更能看出榆林城的城市功能在不断完善。

三、榆林城的多元交流功能

清入关以后,卫所裁并州县。对于榆林城的管理并不像以往明朝那样来加强其身的军事防御和政治上的隔离功能,而是逐步废除了这一屏障的军事防御职责,实行了较为宽容、较为缓和的民族融合政策,他们尊重不同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人文历史,以“从俗从宜,务安其俗”,使得榆林城成为了南北地区民族之间文化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的舞台和走廊。

明末清初的战争使得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清朝入主中原后,出于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在边境地区开始逐步重新恢复和大力发展经济,再三鼓励民众进行土地开垦,复垦因战争被荒废的土地,并提出把人口编入八旗内部,开垦牧地发展畜牧业,奖励一定数量的牲口等一系列开明的政治政策,促进蒙古地区的休养生息。此时因荒地较多,政策温和,因而人地矛盾较为缓和。

所以在顺治年间,清政府把榆林城位于陕北长城北侧和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之间狭长的区域土地进行基本划分,使得这个地区成为一个完全禁止游牧垦殖活动的限制地带,出现“谓之黑界”的地方。

这个地方从榆林城边墙向北的五十里内,这个范围就是黑界。在黑界里蒙古民族不能进入,更不能租耕放牧。而黑界以外的地区则可以进行生产发展。在黑界地内,不仅仅禁止游牧民族活动,同样也禁止汉人,汉人也不得在这个范围里活动。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榆林城边外过渡开垦带来的沙漠化。然而自康熙五十一年,清政府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国家,促进经济的发展,稳定社会,就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对所管理的人口进行新的管理,调整税收。

此后人口数量不再受到征收赋税的限制,导致人口增长迅速,出现了人多地少的局面,而土地的分配不均使得人地矛盾开始严重起来。因而黑界成功引起里人民的关注。在靠近黑界的陕西和山西民众,开始进入该地。

雍正十三年,延绥地区的地方官上奏朝廷,由于榆林城沿边出现大量的人口移动,造成的原因是生活在榆林城里或者周边的民户要去城边外进行耕种,特别是春夏两季出现大规模人口迁移,春夏出,秋冬回。等到秋收以后又回到城里采割柴草,为过冬御寒作准备。可见,彼时榆林城的民人春夏出边、秋冬入边,有规律进行农耕活动。

乾隆九年,榆林城的城边受到风沙侵袭,使得城边土地贫瘠,严重影响里备用城以及周边村庄的百姓生活,因为这里的百姓都是靠出边种地为生。

因此经前督臣鄂弥达奏请在每年春夏两季出边耕种是,地方应可以动用一部分的官银来借助穷民出边务农,等到秋收时按当时粮价还钱。由此可知,清廷对榆林城周边的民人出边行为不仅承认许可,甚至在出边时段提供政策扶持,政府的这一举动不但促进了榆林城内外各民族的和睦相处,更有利于榆林城的形态功能的转变。

而扶持民人出边开垦的政策有双赢之效:一是解决贫民自身的生计,一定程度上促进榆林城边农业的发展;二是可将收获的粮食用以边储,稳定边界,保障安全。

此后,因效果不错被建议进一步推广。乾隆十年,榆林城附近的临省开始效仿扶持民人出边开垦。乾隆十九年,随着扶持民人出边开垦的政策的进一步发展,陕西巡抚陈宏谋说到,榆林城因临蒙古近,每年内地民人出边开垦都可以相安无事,与周边少数民族相处和睦。因“而夷汉一体,可以毋庸议修”。

可见此时榆林城的政治隔离功能已十分薄弱,边外的汉人和蒙古人和睦相处。凡事有利有弊,随着民人频繁出边谋生,也加剧边地的人地矛盾,造成原本是牧地的地方被兼并,加剧民族矛盾。

沿边民人的行为举动有利于家和国的共同发展,因此要大力推行,但在推行过程中也要注意在边地与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最能印证民族交往的莫过于分布于红石峡东西对峙悬崖壁和庙窟间石壁上的摩崖石刻。

峡壁上题刻巨型书法石刻,大者有三四丈的,或横幅或竖幅,四字为主,字迹行云流水,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榆林城历史的见证,反映了榆林城形态功能的演变。这样的见证从明朝的嘉靖年间就开始了。

明代历任的文人和官员多会在峡壁上题刻,以纪功、纪游和感慨景观居多,如“雄兵重镇”“万里长城”“大漠边塞”“固若金汤”“牢不可破”“中流砥柱”“榆塞雄关”“塞上榆林”等。有的还有注解和记述。

总结

清代以后,随着榆林城从一个军事要镇演变为一个重要的行政城市,从边疆要塞发展为内地城镇,这样明显的地缘结构和形态功能演变,也让榆林城的石刻内容发生了变化,更倾向于赞美国家风景,追忆古人,感慨人世百态,于是就有“天工开物”“巧夺天工”和“浑然天成”等。

或者是表现大一统王朝的繁荣,如“天下太平”“大清盛世”等。而在榆林城里,随着城里的南北交流活跃,就促进榆林城人文历史的丰富。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