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到底有多传奇?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顾道惊城的《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到底有多传奇?》,希望大家喜欢。
每个王朝或者国家,最容易让人记忆的历史阶段,通常都在初期创业之时、最终成就霸业之时,以及最终的毁败之时。
比如说最典型的秦国,大家提起来,通常会想到秦襄公救驾、秦穆公霸西方、秦孝公任用商鞅,秦孝公之后就是“奋六世之余烈”,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再然后当然就是秦二世任性亡国了。
其他时间段不说,光是在秦穆公到秦孝公之间的这段时间,就经历了足足二百六十年,共十六位国君!
难道这些人都是酒囊饭袋、不值一提吗?当然不是。
他们之中也有不少英武之人,但受制于客观环境,并未对秦国历史造成多么大的影响,自身的经历也没什么传奇色彩,所以后世名望相对较小。
其实整个春秋时期的历史,也和秦国历史大同小异。
在初期,周幽王、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各领风骚数十年,整个春秋初期看起来既精彩又离奇;
可是到了中期,主角换成了他们的后代,无论做了多少了不起的事,却始终没办法让国家进一步扩大,周王室和郑国更是沦落到任人欺凌的地步。
接下来就是“弭兵会盟”,天下进入和平时期,大家平日没事跑跑马喝喝酒,过着相对太平的日子,打架斗殴成为了难得一见的新闻。
如果《春秋》是一部小说,那么我们基本可以宣布,这部小说即将烂尾。
但就在这乏味的时候,一个名叫伍子胥的男人突然闪亮登场,他以一己之力,把整部作品带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一个名为“屌丝逆袭”的经典桥段出现了。
一个楚国的臣子,全家被昏庸无道的楚平王所斩杀,伍子胥侥幸逃得活命,只身一人乔装打扮逃到吴国,期间经历了无数感天动地的人和事。
伍子胥在吴国经历重重波折,最终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正义的小伙伴相助,使得吴国以弱胜强,击败了强大的楚国,甚至攻入了楚国的都城,并找到了仇人楚平王的尸体,狠狠地抽打了三百多鞭。
可由于吴国的体量不足,无法对楚国造成根本性打击,所以没过多久,吴国就撤离楚国,并将打击目标放在了南边的越国身上。
伍子胥的出现,打开了整个春秋的局面,吴国攻破楚国都城一事也足够精彩,所以接下来的吴越争霸即便本身未必精彩,但也会引得所有人的关注。
打个比方,由于齐桓公时期足够精彩,所以齐桓公去世之后的诸子夺位也必然会精彩,这不是因为诸子夺位本身的传奇性,而是因为齐桓公的传奇性有一定延续。
与之相对应的是,楚共王去世之后,他的诸子夺位也很精彩,但知名度远远不如齐桓公时期的诸子夺位。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楚共王的知名度和传奇性比不上齐桓公而已。
话说,吴国攻破楚国都城是公元前506年的事,国王阖闾一战封神;可就在十年后的公元前496年,阖闾却在与越国的战斗中阵亡了。
这一年,越国换了一个名叫勾践的新国君。
这样一写,给人的感觉就是主角传承:上一个主角阖闾已经没法继续保证收视率了,于是立刻用一个新主角勾践替换了他。
或许有人会问:“阖闾被杀与勾践继位难道不是同一年发生的事吗?怎么到你笔下,似乎就变成刻意而为了呢?”
这的确是事实,但我希望大家明白两点:
一、阖闾阵亡只是偶然事件,和勾践继位没有多大关系;
二、从公元前506年到公元前496年的十年时间里,阖闾一直在执行“双打策略”:一边打楚国、一边打越国,直接打得楚国迁都,打得越国叫苦不迭。
而在史官笔下,似乎就变成了“阖闾十年无建树,直到被勾践打死。”
当史官都开始用写小说的笔触来记载整段历史的时候,那么这段历史的可信度就要大打折扣了。
正如我在之前文章中所说,伍子胥的故事有很多水分一样,因为从常理判断,围绕着伍子胥的一系列故事传奇色彩太浓,而且逻辑上也有硬伤。
在吴越争霸期间,这种感觉就愈发明显了。
比如说阖闾战死的场景,是因为年轻聪明的勾践想到一个绝妙的点子:他派死囚到阖闾面前自杀谢罪,结果阖闾看懵了,越军趁着这个功夫冲杀过来,导致阖闾被杀。
我不敢说,这种事情绝对没发生过,但对于阖闾这种见惯风浪的人而言,能有多大冲击?
阖闾是弑君上位的,一生经历数百仗,要是会被这种小花招击垮,那他也不配当国王了。
在很多时候,史官明明可以用一种理性且客观的笔触来记载整场战斗,却偏要“不走寻常路”,怎么玄幻怎么整,怎么离奇怎么来。
什么一场大风把刘邦卷走了,又一场大风帮助朱棣大获全胜……我不敢说这些事情都没发生过,但战争胜负的关键节点,显然不在这些事儿上。
阖闾战死也是同理,这一场战斗,你可以说是吴军中了埋伏,也可以说是后勤补给有问题,还可以说是在焦灼期间出了闪失差错,但整出这么一个死囚集体自杀算怎么回事呢?
真实的情况或许无趣,但它真实。
在一片浓郁的文学氛围中,阖闾死了,他的继任者是二十三岁的夫差。
这也是一位天生的主角:既可以像英雄一样复仇,也可以像狗熊一样败家。
大家想想,阖闾身边有伍子胥那样的不世英才辅佐,却被年轻的勾践轻松击败,这说明勾践所率领的越国,绝对是吴国的大敌。
而且,一个强势君王去世之后,身后所留下的通常都是烂摊子。
照这个理论,即使勉强收拾烂摊子,都能把夫差折腾得焦头烂额,更别提什么攻打越国为父报仇了。
可人家夫差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极为漂亮。
据说,夫差继位之后,立刻命人站在宫门口,只要看到自己就大声喝问:“夫差,难道你忘了杀父之仇吗?”
这时候,夫差总会泪流满面地回答:“誓死难忘!”
此时的夫差,不仅接过了他爹阖闾的戏份,更接过了原属于伍子胥的主角光环,传奇程度直接拉满。
两年之后,夫差出兵攻打越国,双方在夫椒大战一场,越国惨败。
越国为什么会败呢?据说是因为勾践轻敌,不听大夫范蠡的劝谏,才导致了如此恶果。
一仗打下来,勾践手下只剩五千士兵了,于是只得向夫差求和。
不少人都认为,夫差一定会对勾践穷追猛打,但没想到的是:夫差居然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预测惨遭打脸,自然要引来嘲讽,于是又有人说,这是因为夫差身边有小人,再加上夫差本人得意忘形,才会发生这样的事。
可是根据《越公其事》的说法,事情显然不是这样的。
越国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国家,而是整个越族的领袖。大家可以把夫差类比为刘禅/诸葛亮,把勾践类比为孟获。
诸葛亮为什么要对孟获如此宽容呢?还不是因为杀了孟获没法善后吗?
夫差对于勾践,基本也是这个套路,越人是杀不完的,只能用怀柔政策对待。
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恩怨无足轻重,夫差并没有执着于为父报仇,此番做法显然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举动。
在这件事情上,伍子胥和夫差唱起了反调,他认为一定要杀死勾践,否则越国必然会灭掉吴国。
从结果来看,伍子胥的观点是正确的,但这只是后世眼光。
至少从当时来看,我们也很难说,夫差用怀柔手段对付勾践,就一定有多大过错。
正如诸葛亮抓住孟获以后就把他放了,如果后来诸葛亮反被孟获抓起来处死了,能说明诸葛亮对孟获怀柔是错的吗?显然也不能啊。
也有人会说:“正是因为夫差没有杀死勾践,所以每到夫差北上争霸的时候,就会被越国偷家。”
但你可知道,就在诸葛亮还没去世的时候,南蛮那边就传出谋反的消息了,诸葛亮一死,南蛮立刻叛乱。
面对这种情形,你能说当初诸葛亮释放孟获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吗?
很多时候,我们的所谓正确认知,其实都是结果倒推过程。结果好了,过程就不重要。
然而在试图重现真实历史的过程中,这种思维是最不可取的。只有全方位地了解到当事人的处境,才会恍然大悟:“难怪他会做出这种看似愚蠢、实则无奈的选择。”
在吴国称霸的过程中,夫差不止一次地面临抉择:
比如说,是应该继续跟越国纠缠,还是北上和晋国争霸呢?
理智告诉他,此时的吴国国力并未超越晋国,强行争霸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然而理智还告诉他,晋国的内讧依然很严重,只要操作得当,完全可以来一次趁火打劫;
同时理智又告诉他,越国始终是个不稳定因素,勾践更不是善茬,这时候千万不能大意。
如果你是夫差,你会怎么选呢?或许是保守一点,先想办法称霸东南,中原的事以后再说。
但夫差最终做出了激进的选择,希望能够尽快搞定晋国,然后挟霸主之威回来收拾越国。
可结果我们都知道了,虽然夫差最后勉强当上了霸主,但越军也顺势杀到了吴国都城之下。
后来,夫差率军回援国都,一路上传来的却都是噩耗:国都陷落、太子被杀,吴国大势难挽。
勾践给夫差写了一封信,表示愿意接受他的请降,因为当年,夫差也接受了勾践的请降,这算“报答”。
夫差却在绝望之际给出了决绝的回复:“有死而已。”
吴越争霸,最终以吴国的灭亡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