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才是举”举孝廉、唯才是举、九品中正制,曹魏政权为何多次更改选官制度?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百谈史踪的《举孝廉、唯才是举、九品中正制,曹魏政权为何多次更改选官制度?》,希望大家喜欢。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这首童谣诞生于汉末桓帝、灵帝年间。当时卖官鬻爵已经成了非常普遍的现象。想要成为孝廉,再也不必博学多识,只要家中有足够的银两就可以入朝为官,或者朝中有人,运作一番,也可入仕。
不过到了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之时,就改变了察举制,转变成了唯才是举。因为曹操招贤纳士,爱才如命,而且当时的他事业刚起步急需能人异士辅佐。像荀彧,荀令君,就是看中了曹操的这一点,才前来投奔。而从唯才是举到九品中正制,曹魏政权为何要屡次更改选官制度?
(一)、因时而异,需要不断变换
所谓举孝廉,首先的要求就是孝顺,其次则是廉洁。而且要学识渊博,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地方上有些名望。如此,才会得到地方长官的推荐,入朝为官。这其中肯定可以选拔出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才,当然既然是人为举荐,那就会有主观性。
有些人可以通过贿赂的方式,进入官僚队伍。本来这种不正当的方式都是暗地里交易,直到桓灵年间,皇帝亲自带头明码标价的卖官,如此一来东汉的官场就成了污浊不堪的泥潭。
1. 曹魏三变选拔人才制度
"亲小人,而贤臣,此后汉所以衰颓也"。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大都是幼年或者少年继位,如此一来,外戚专权,还有宦官把持朝政频繁发生。他们的心态不同于皇家,皇帝是把天下当成自己家,那肯定是好生对待。而这些人,只是为了迅速的攫取利益,所以不惜一切手段。
他们根本不在乎百姓的死活,民生凋敝与否。再加上东汉自然灾害频发,那些目不识丁的宦官们根本拿不出赈济之策。再加上皇帝本人也喜欢胡作非为,因此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甚至,还爆发了黄巾军起义。
汉末的众多军阀,都是从这场叛乱中起步的。曹操,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建立了政权以后,表现出纳谏如流,唯才是举的态度,多次表态称"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如此,便结束了自西汉以来的察举制度,变成了唯才是举。而曹操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曹丕继承了其全部事业,还废了汉献帝。
同时,他宣布再次改变选官制度。《三国志》"帝以贵公子当品,乡里莫敢与为辈,求之州内,于是十二郡中正佥共举默"。这就是"九品中正制"。
2.
统治
需要,招募属于自己的人才
先来说,曹孟德为何不继续沿用察举制。首先,曹操那时候刚有了自己的势力,正是用人之际。而以往的察举制度早就已经腐朽不堪,曹操需要的真正有用之人。而不是那些,只知道盘踞在政权里的蛀虫。所以,他也不在乎旁人的出身,只要有能力即可。
其次,曹操的资源无法与袁绍、袁术两兄弟相比。袁家那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振臂一呼,就有人来投。曹操当时的名声并不是很盛,没有那么多的有识之士慕名来投。所以,他急需壮大自己的幕僚队伍。
再次,就是曹操本人的高瞻远瞩。后人曾评价"曹公多古直悲凉之句",他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只要对自己有用就行。值此危亡之际,群雄并起,曹操需要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而招贤纳士,就是他的王牌。当然,他本人对于幕僚们也是礼遇有加。
所以,曹操的队伍才能愈加壮大,他才能够一统中原。
(二)、因循守旧,不是人君所为
曹操如果与普通百姓相比,那是正儿八经的人上人。他的干爷爷,是当时只手遮天的大宦官。而曹操步入仕途,也是他干爷爷想方设法,动用关系给他搞到的孝廉。
所以,曹操知道举孝廉的这潭水有多深。更何况,世家大族一直对宦官看不起,两者一直处于敌对状态。所以,曹操无法利用士族的势力。
1. 另辟蹊径,不断培养新贵族
袁绍一家之所以门生故吏众多,就是因为袁家很有势力,而且具有向上推荐人才的权力。而曹操的干爷爷只是宦官,能让孟德入朝,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和袁绍家族相比,曹操不占优势。曹操想要打败这些世族,就要培植新的势力。
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那些掌握着察举之权的世家大族们,只会举荐自家人,或者自己的学生,朋友。
他们举荐之人的德才暂且不论,这些被举荐者入朝以后,就会拧成一股绳,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党羽派系,同时对举荐他们的世家大族也是感恩戴德的。
如此一来,就非常不利于曹操的统治。这些人自成一体,再加上背后大族势力的扶持,很有可能会将曹操本人架空。如若没有这点见识,就不是他曹阿瞒了。
不论说他是枭雄也好,英雄也罢,但论胆识,论才华,论远见,他绝对可以排在汉末诸侯中的首位。
而通过唯才是举上位之人,他们感谢的就是自己的伯乐曹操;而且他们都是曹操亲自选拔出来的,有几斤几两曹操肯定清楚,毕竟他不能害了自己。如此一来,世家大族的势力就无法干预曹操执政。
2. 仍有残留,为曹丕改选官制度埋下种子
那些地方豪强,世家大族之势力,不是他一个曹操就能连根拔起的。就像之前的新朝覆灭还有后来的司马家上位,都少不了这些人的功劳。甚至,直到魏晋南北朝时,胡人们对还留在北方的大族仍然敬重有加,不敢轻易得罪。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曹操在启用唯才是举制的同时,并未放弃乡里评议制度。这就是九品中正制度的根源。
毕竟,他也需要拉拢那些地方势力。后来曹操去世,曹丕继位,称魏文帝,他紧接着就放弃了父亲的唯才是举,转而以:"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替代。
所谓的九品官人法,也就是后世习惯叫的九品中正制度。那个时候,魏国已经正式建立,和汉朝再无半点瓜葛。所以,曹丕认为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又适用于长足发展的选官制度。因此,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
(三)、讨好门阀,结果连累自己
曹丕上位之际,是把魏国真正当成一个国家而看待的。而唯才是举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过度之法。
毕竟,偌大个国家,不能每选一个官员都要皇帝亲自过目。同时,唯才是举,只看重此人是否有才华,德行那根本都不重要。而且,曹操的选官制度,得罪了一众世家大族的利益,国家想要天长日久的发展,就必须和这些势力搞好关系。
1. 讨好他人,为统一奠定基础
曹操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这种方法短期内是可行的,不过要想长足发展,不能与世家为敌,必须让他们也吃到蛋糕。"魏司空陈群,始立九品之制,郡置中正,平次人才之高下,各为辈目。"自此以后,品第开始愈发的偏向门第。
其实曹丕也有着自己的无奈,他没有父亲那么高的威望,不足以压制住大族,也不足以让父亲生前的幕僚信服。同时,早年间为曹操出谋划策的能人,去世的去世,隐退的隐退,他的身边只剩下了自己的信任的司马懿。
而司马懿家族也是有名的望族,他自然建议曹丕向世家大族的利益倾斜。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甚至都不如此前的察举制。官位永远只在门阀势力中流动,你能做多大的官,不是靠聪明才智,也不是靠有颗为百姓服务的心,而是看家族势力的大小,血统的纯正与否。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选官制度一直持续到了隋朝。可见,当权者有多倚仗门阀世家。这造成了社会阶级固化,普通人家永远没有晋升的机会。所以,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才会饱受赞誉。这也让"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成为了寒门人家的梦想。
2. 压倒曹魏的稻草
司马篡曹之际,根本没有人勇敢的站出来替曹家说句话。就是因为九品中正制,把一个人的仕途都已经规划好了,任其再努力,功劳再大,都没有晋升空间。而那些世族们知道,不论是谁上位,都不会得罪自己的利益。
相反,他们为了拉拢自己,还会开出比曹魏更好的条件。曹丕的设想是很好,利用九品中正制洗洗牌,同时让豪门贵族支持下自己。但是这个制度很快就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地方士族们根本不受中央皇权的控制。
而且,他们还理所当然的把持着一方的政务。司马懿本就出身于世家大族,自然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再加上他把持着中央朝政,后世子孙想谋权篡位,轻而易举。
结语:
不论是曹操结束察举制,还是曹丕结束唯才是举,他们多次更改选官制度,都是根据当时的情况而实行的政令。唯有后世的科举制度,才是相对利国利民的优异选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