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太平军”当年北洋提督丁汝昌服毒自尽,究竟是以身殉国,还是畏罪自杀?

“太平军”当年北洋提督丁汝昌服毒自尽,究竟是以身殉国,还是畏罪自杀?

时间:2022-08-20 19:55:28来源:郑在说事儿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郑在说事儿的《当年北洋提督丁汝昌服毒自尽,究竟是以身殉国,还是畏罪自杀?》,希望大家喜欢。

丁汝昌

引言:甲午中日战争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战争,提起这场战役人们第一时间大多都会想起因战败而签订的"马关条约"。但其实与甲午战争有着最直接联系的是它当时的指挥者,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

在甲午战争的最后阶段,即威海卫之战中,丁汝昌了结了自己的生命。有人说他是畏罪自杀,有人说他是以身殉国,一个人身上竟背负着2种反差巨大的评价,这种情况真是值得我们去考察一番。

身如浮萍,被卷入农民起义,成为军人

个人的命运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而无所依傍的人与时代的命运联系似乎更为密切,因为他们就像浮萍一样,常常是随着水流四处漂浮。丁汝昌虽然为众人所知的身份是晚清著名将领,但他曾经就是那"万千浮萍"中的一个。

而丁汝昌之所以会成为一个"浮萍",主要是因为一次天灾。1851年,丁汝昌所在的地方发生了严重的灾荒,15岁的丁汝昌痛失双亲。而他的家中素来贫苦,父母也没能给他留下任何的钱财,就这样丁汝昌成为了一个无所依傍的人。

丁汝昌

但是好在丁汝昌因为家境的原因,在10岁的时候就开始打工补贴家用了,所以他还能靠着一些小技能,比如帮人放牛之类的,勉强过活。虽然辍学打工是不太好的经历,但在那个时代,也许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及早的掌握一些生存的技能比读书更能帮助他抵御风险吧。

但是那些小技能也仅限于勉强帮助丁汝昌过活而已,他几乎没有什么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权利,依然在时代的水流中漂浮着。在他父母离世的3年后,他迎来了时代的洪流。

丁汝昌当时所生活的时代已是清朝晚期了,酝酿已久的矛盾也已经于1951年爆发。在1954年的时候,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小有气候,占领了丁汝昌当时所在的庐州。而太平军驻扎下来之后,有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征兵了。

丁汝昌

当时丁汝昌正值青春年华,血气方刚,身强体壮又孤苦无依,对太平军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对丁汝昌来说,想要摆脱凄苦的生活带给他的折磨,加入太平军是他那时唯一的选择了。

之所以说浮萍与时代的联系更紧密一些,是因为他们常常没有选择,所以更容易被时代的变动所影响,甚至是参与其中。但是加入太平军可以说是丁汝昌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步了。

屡立战功,为国家贡献良多

丁汝昌成为了一名军人,只是他是不被当时的清政府认可的,甚至是清政府强烈打击的对象。但是不得不说他也是离清政府军队更近了一步。

在加入太平军之后,程学启成为了丁汝昌的直属上司,而这件事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此后的人生。当时丁汝昌跟随着部队一路辗转到了安庆,然后驻扎了下来。1861年,湘军将领曾国荃带兵围困了太平军,太平军的处境可谓非常艰险。

程学启

程学启见事态不妙,就立刻决定做点什么。他为了保护自己和下属的性命决定向清军投降,于是在清军到达安庆的第一天晚上,程学启带着自己几百名部下,翻墙逃出,到了清军驻扎处。

尽管程学启投诚的态度十分坚定,但当时清军的将领曾国荃担心程学启等人"假意投降",可如果拒不接受也觉得是一种损失。左右为难之时,有下属为他想了一个好计策,那就是让程学启等人率先发起进攻,清军跟随其后。

曾国荃

到了第二天早上,程学启以及丁汝昌等人率先发起了对太平军的进攻,在他们已有战果之后,曾国荃才带兵前往,最后一万多太平军悉数被歼灭。之后,程学启和丁汝昌2人因立下的军功被嘉奖。

就这样丁汝昌顺利地成为了清军的一员,可以说如果不是程学启"临阵倒戈",丁汝昌很大可能会丧命,更不用说加官进爵了。

在太平军的眼里,他们是"叛徒"。在清军眼中,他们是"懂得审时度势"的聪明人。而在我看来丁汝昌的行为确有不妥之处,但是也是可以理解的。

首先,他只是听从了上级的命令。其次,虽然太平天国运动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到了1861年之后,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不仅忘记了自己的本心,而且也已现倾颓之势,"良禽择木而栖"也未尝不可。

丁汝昌

在选择成为清军后,丁汝昌也确实拥有了许多大展拳脚的机会。他因剿灭安庆太平军而被封为千总,他当时所处的营也被李鸿章用来组建淮军。

屡立战功,甲午战争却惨败,服食鸦片自尽

丁汝昌因为淮军组建之事很自然地结识了李鸿章。而与李鸿章的结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人生轨迹。

后来的时间里,丁汝昌立下了许多不朽的战功。对内,他为清政府平定农民起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曾协助刘铭传在四江口大败太平军,也曾协助刘铭传击退捻军,并且于1868年剿灭东捻军。对外,他曾成功阻止了日本对朝鲜发起战事。

李鸿章

而在一次次的胜利中,丁汝昌有勇有谋的形象也逐渐地深入人心,成了当时不少人想要争取的人才,比如左宗棠、李鸿章等人。

但由于他与李鸿章有私交,他最后加入了北洋海军,并且一路升职为北洋海军提督。

然而丁汝昌也不会想到,他的人生即将因为一场战争而发生巨大的改变,而这场战争正是甲午战争。在甲午战争濒临失败之际,日方代表伊东祐亨曾多次规劝丁汝昌投降保命,但是都被他拒绝了,他坚持战斗到底。

在清军已经无力抗争的情况下,伊东祐亨再次劝降,丁汝昌宁死不屈,选择了自尽。

左宗棠

但是丁汝昌不会想到他誓死力争的清白竟然很轻易地被人毁了,他的一个下属冒用了他的名义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光绪皇帝派人没收了他家的所有财产,并且不允许任何人下葬他,他的家人也被逼的逃亡了。

然而这并不是丁汝昌第一次被如此对待,在甲午海战的过程中,他先后遭遇了被问责、被污蔑"叛国"以及被革职等许多不公平的对待,但是这些都没有动摇丁汝昌誓死捍卫国家的决心。

伊东祐亨

在战场上前有敌人的猛烈炮火,后有奸佞小人的恶言恶语,但是他挺到了最后一刻。死后却因清政府"甩锅"行为,而成为了"畏罪自杀"之人,背负了许久的骂名,甚至到现在很多人都对他有误解。

但是甲午战争失败和丁汝昌有没有关系呢?从表面上看,确实是有。一是丁汝昌在战场上没有起到很好的主导作用,导致清军"群龙无首",二是因为他为保护军舰,没有主动迎敌。

光绪

可是,日本方面的指挥也没有比丁汝昌好到哪去,他们主要赢在先进和充足的设备。至于"消极待援"也是在执行"李鸿章"的命令。但是退一步讲,即使丁汝昌犯了这些错误,终究只是战场失误,完全不能等同于他对国家的"不忠"。

纵观丁汝昌的一生,他曾经背叛过"太平军",后来选择了"清政府",但是他从未改变过自己的"爱国之心",实在是不应该一直背负"畏罪自杀"的评价。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