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碧溪河,磨不掉的记忆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的《碧溪河,磨不掉的记忆》,希望大家喜欢。
唐清平
第1093期
宣城市宣州区与郎溪县交界处,有一座皖南最大的湖泊——南漪湖。濒临南漪湖南面,有一个古老的小镇——毕桥镇。
碧溪河蜿蜒曲折,从毕桥镇南绕镇而过,流入南漪湖。
过去,陆路交通欠发达,运输主要靠水路。毕桥镇依湖而建,因水而盛。船舶经过南漪湖可直达长江。所以,历史上毕桥镇曾经水运发达,商贾云集,非常繁华。
那时,碧溪河四季满河是水,碧波荡漾。河上白帆点点,商船如梭,绵延数里。
毕桥古镇街道向南的尽头有一条短短的街道,只有几十米长,叫做宣城街,一块界碑将宣城街与毕桥镇区分开来。宣城街上的居民都是宣城人,他们有很强烈的家乡观念,世世代代生活在毕桥地盘上,不愿做毕桥人,始终把自己当做宣城人。
宣城县与郎溪县界碑
宣城街尽头的碧溪河上,横跨着一座石桥,人们称作碧溪桥,又称作毕家桥。毕桥古镇很长一段时间被人们叫做“毕家桥”,就源自碧溪河上的这座大桥,现在仍然有很多人称“毕桥”为“毕家桥”。碧溪大桥将毕桥与宣城紧密连接起来,两岸人员来往密切,货物交流频繁,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碧溪河向西有一条叉河,叉河的尽头曾经就是毕桥古镇码头。码头上用巨大的条石块砌成一级级台阶,一直延伸到河底,便于水位不同时期船舶停靠。码头停满了各种船只,有客船,有货船。有几艘装满旅客和货物的船徐徐从外地驶向码头,有几艘船正在解锚,准备扬帆起航。码头上人声鼎沸,人头攒动,南来北往的商人旅客上船下船,装卸工正忙着装卸货物,一派繁忙景象。
毕桥古镇街道都是由大块青石板铺成。过去很多人装载货物用的是独轮车,车上装着各种物品,车轮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停在青石板路上碾压,青石板路中间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凹槽。
古镇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商铺,米行、盐行、油坊、鱼行、酱行、药行、布行、碳行、木材铺、木匠店、铁匠店、竹篾店、餐馆、旅店,一家接一家,客源广泛,生意兴隆。商铺大多是风格相近的两层建筑,青砖、黑瓦、白墙、木楼,门头上是各型各色的木雕,楼下做商铺,楼上住人。
并不宽敞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到处都是人。大多是本地人,也有不少有外来商人旅客;有的在购物,有的在逛街,有的在谈生意,熙熙攘攘,比肩接踵。操着不同口音,讲着南腔北调。
不大的镇子上,大大小小的旅店有十几家,住满了南来北往的商人旅客,语音不同,服饰各异。餐馆里宾朋满座,举杯碰盏,酒令喧哗,热闹异常。
碧溪河畔,距离码头不远的地方,几乎在毕桥老镇中心位置,有一座气势恢宏、富丽堂皇的庙宇——三圣殿。
三圣殿是为纪念战死沙场的盛氏父子而建的。相传明末时期,清兵入关,朝廷征兵抗敌。毕桥镇上一户盛姓人家,有兄弟三人。按照当时规定,盛氏三兄弟中必须有一人去服兵役。盛氏老三盛贤德自告奋勇,为国解难,为家分忧,踏上从军之路。
由于盛贤德英勇善战,屡立战功,遂被提拔为大将军,妻儿得以随军生活。他的四个儿子后也随父参军,均战功赫赫,都被提拔为将军。盛氏父子被称为“五虎上将”。一次与敌军激战中,盛氏父子战死沙场,无一幸免。
为了缅怀盛贤德父子英灵,盛氏家族便在家里立一牌位,供奉于大堂上,早晚烧香祭拜。当地居民得知这一消息,纷纷前往祭拜。每逢初一、十五,不少人前往敬香。
祭祀的人越来越多,于是盛氏家族出资建造庙宇一座,取名“三圣殿”(取盛老三之“三”和“盛”字的谐音字“圣”),将盛老三父子的“神脸”(即面具)供奉于内。从此,前来敬香者不断,香火不绝。后来又发展为每年二月十二举行庙会,并作为一个习俗延续下来。
此庙宇于道光二十二年(1843)十二月十七日毁于一场火灾,道光二十三年(1844)八月十三日动工重建。
在三圣殿废墟上,还保留着一块清道光二十三年立的一块石碑。碑文曰:“毕桥三圣殿,盛氏奉香火之神殿也,自明至今相传二百余载,每逢闰年二月十二日装神演会。鼓乐喧天,香烟蔽日,过悦远来,鼓之舞之,繁且盛。马灯后,即奉神脸归神龛,弗少流连,庶几有合于敬而远之之遗意。”可见当年三圣殿历史之悠久,庙宇之宏伟,庙会之盛大。
清同治元年(1862)三月六日,一艘客船顺南漪湖进入碧溪河,最后到达毕桥古镇码头。客船停靠后,从船上下来几个金发碧眼、高鼻梁的外国人,有男有女,叽里呱啦讲着听不懂的话。
也许这是西方人第一次来到毕桥。这批人的到来,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四面八方的人陆陆续续赶过来,好奇的来看这些与他们长相不一样、穿戴不一样、讲话也不一样的洋人。
这批人是由法国神父邱维特带领的天主教传教士,来毕桥传播天主教。他们选择在碧溪河西畔,距离码头不远处建立教堂,初建时为小圣堂。据说,这是西方人在皖南建的最早的教堂。以此为开端,西方宗教开始进入郎溪。同治十二年(1873),天主教传入郎溪城关镇。当时,毕桥、郎溪两处教堂均属耶稣会,属广德本堂总司铎。
随着教友不断增多,原来的小圣堂已经不能满足宗教活动的需要。光绪十六年(1890),教会在原小圣堂的基础上创办大圣堂。新教堂占地约百亩,房屋34间。主教堂宏伟高大,墙体青砖砌成,墙上砌有各式造型,雕刻各种图案,正面墙上砌着很高的尖顶,直插云霄。教堂外围铺满青石板,还有很多碑刻。从宽大的正门进入教堂,感到非常高大宽敞,左右各一排笔直的木质立柱,从地面直到屋顶,粗有一人合围。教堂四周是木质阁楼,逼仄陡峭的楼梯供人上下,神父和修女就住在阁楼上。
次年,教堂里兴办“懿德学校”,由修女任教师,教授《圣经》、国文、算数等,学生都是教友或其子弟。教堂里还设有小型诊所,主治外科疾病。
民国时期,毕桥天主教堂改属芜湖教区领导,梵蒂冈与郎溪经文传递、书信往来都经此线。教友1000余人。
毕桥天主教堂是一座县级教堂,辖郎溪城关、欧村湾、徐村、姚家塔,广德大戈村,宣城大郭村、沈村铺、上湖村、钱门村等分堂。
在烟波浩渺的南漪湖畔,碧波荡漾的碧溪河边,相邻几丈远分别矗立着一座富丽堂皇的庙宇和一座高大宏伟的天主教堂,两种宗教在这里和谐共存,东西方文化在这里和谐共存,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1902年,在距离码头约半里地的叫小菜园的地方,一个男孩呱呱坠地。这个小孩就是后来的抗日英雄陈文。
陈文少时聪明伶俐,野性十足,经常与一群小伙伴们到碧溪河划船、捕鱼、游泳,到码头玩耍,到教堂看信徒们做礼拜、捉迷藏,到三圣殿看人们烧香拜佛。
1921年秋,陈文从省立第四师范毕业,先后在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和涛城学校当国语教师。1922年秋,陈文毅然辞职回到家乡毕桥,在毕桥镇万家浴池旁创办毕桥小学,又与宣师女同学王淑贞联手在天主教堂内创办懿贞女子小学。
在那个官匪当道、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年代,陈文试图走教育救国的道路,结果四处碰壁,无法行通。
国民党腐败无能,与地方土豪劣绅沆瀣一气,令陈文非常失望。那时,我党的革命星火还没有在此地燎原,还没有人去引领陈文走上革命道路。陈文于是自发组织了一支地方自卫武装——毕桥民众自卫队,自任队长。1927年4月,陈文领导的毕桥民众自卫队扩展为宣郎广民众自卫团,陈文任团长,走上了一条反抗压迫、匡扶正义、劫富济贫的道路。
陈文的武装神出鬼没,有时上山,有时下水。他们经常沿碧溪河下南漪湖,在湖上躲避追捕,与敌人周旋,抢夺官绅物资分发给贫苦百姓。
陈文像
1928年,为了配合夏雨初发动郎溪农民暴动,陈文将自己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农民武装作为暴动主力军。这支队伍成分复杂、良莠不齐,在党的领导下,陈文将队伍拉到南漪湖畔眠羊山进行整顿训练。
1928年5月8日晚10时许,陈文的部队在碧溪河旁六亩田集合,陈文作了慷慨激昂的动员讲话,然后队伍浩浩荡荡出发,踏上攻打郎溪县城的征程。5月9日凌晨,陈文率领的农民武装从郎溪城关小南门攻进郎溪县城。这便是影响很大、意义深远的郎溪农民暴动。
今天,碧溪河水依然在流淌,不过河道已经淤塞,不到涨水季节,船舶无法通行。碧溪河上的石桥早已被大水冲垮,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混凝土大桥。古镇码头也销声匿迹,连那些巨大的条形石块也不知去向。很多东西都在河水的冲洗下无影无踪。但是,这些历史的记忆却永远磨灭不掉,它们已经铭刻在毕桥人民心中,显得弥足珍贵。
(作者系郎溪县毕桥中学教师)
制作:童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