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康熙四妃之宜妃,深受宠爱高寿而终,晚年却过得并不幸福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千里明月照天涯的《康熙四妃之宜妃,深受宠爱高寿而终,晚年却过得并不幸福》,希望大家喜欢。
如今人们都爱谈论某位皇帝最爱的是谁,可如果要谈论的是康熙皇帝,那还真评不出个第一来,毕竟康熙后妃众多。先说他在位时册立的三位皇后,有人说他最爱原配孝诚仁皇后,也有人说他最爱表妹孝懿仁皇后。
又说康熙四妃,你说他不爱惠妃吧,可人家惠妃一直是四妃之首,你说他有多爱呢,却又不见得。排在第二的宜妃,在史料中记载康熙对她“眷顾最深”,可她也没能排上首位,就连协助管理后宫的名单都没她。至于排在后两位的德妃和荣妃,虽然两位排位靠后一些,可人家都为康熙生了六个孩子,你说这怎么评?
在笔者看来,康熙才是真正的端水大师,每一碗水都端得很平,每一个妃子他都照顾得很好,这才是真正的“雨露均沾”呀!因此笔者也要一碗水端平,上一次说了惠妃,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康熙四妃之宜妃。
宜妃郭络罗氏,是京城包衣出身,父亲为满洲镶黄旗包衣佐领兼侍郎三官保。这样的出身,让郭络罗氏无法参加八旗选秀,只能参加宫女选秀,所以她是以宫女身份进宫的,后来得到康熙的青睐。
康熙十六年,郭络罗氏进宫,就在这一年的八月,她被册封为宜嫔。刚进宫就坐上嫔位,可见她的确是吸引了康熙帝。不过她也赶上了好时候,因为康熙在此时册立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为继后,即孝昭仁皇后。康熙趁机大封后宫,郭络罗氏就和那拉氏(惠嫔)、马佳氏(荣嫔)一同被册为嫔。
康熙十八年,宜嫔生下皇五子胤祺。或许有人对胤祺不太熟悉,因为他没有参与到九子夺嫡中,那他为何没有参加呢?
胤祺出生后,并不是生母宜嫔亲自抚养的,而是交给仁宪皇太后。仁宪皇太后作为顺治继后,当初没有被废掉,除了众人都极力阻止外,也有她自己不让顺治烦心的因素。
顺治第一次废后,是因为皇后善妒且好奢侈,可仁宪皇太后从不管顺治宠爱谁。顺治为了董鄂妃母子破了很多例,她都跟没看见似的,也从不去争抢什么。这些,都让仁宪皇太后为自己换了个平静安稳的生活。所以在她的教导下,胤祺成为一个心善敦厚的人,不喜追名逐利,也就没有参与到夺嫡中。
康熙二十年,孝昭仁皇后丧期已满,康熙下诏册立亲亲表妹佟佳氏为皇贵妃,统领六宫。康熙再次大封后宫,宜嫔与惠嫔、荣嫔、德嫔一同晋升为妃,由此康熙四妃诞生。其中宜妃排在四妃第二位,在当时的后宫,位于皇贵妃佟佳氏、贵妃钮祜禄氏、惠妃那拉氏之下。
册封郭络罗氏为宜妃的册文中,康熙这样评价她:
“咨尔宜嫔郭洛罗氏。柔嘉成性。淑慎持躬。动谐珩佩之和、克娴于礼。敬凛夙宵之节、靡懈于勤。兹仰承太皇太后慈谕、以册印、进封尔为宜妃。”
康熙二十二年,宜妃生下皇九子胤禟。胤禟就参与了九子夺嫡,还是妥妥的八爷党,最终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我们后面再说说。
康熙二十四年,宜妃生下皇十一子胤禌,不过这个儿子只活了11岁,于康熙三十五年因病去世。而就在这一年,他的同母哥哥胤祺,受命率领正黄旗大营,随康熙出征噶尔丹。两年后,胤祺与哥哥胤禛、弟弟胤祐、胤禩一同被封为多罗贝勒。
宜妃深受宠爱不是口头说说而已,根据史料记载,宜妃的父亲三官保,一开始是镶黄旗盛京佐领,在郭络罗氏封为宜妃后,升任盛京内务府掌关防印佐领。都知道盛京是清朝入关前的都城,所以这一职位虽然不高,却代表其深受信任。
不仅如此,康熙出巡盛京时,也曾两次在宜妃父亲第宅驻跸。康熙对其家族的信任和器重,使得三官保虽然官职不高,可地位却极高,甚至能与从一品将军一同入坐和行走,众人都以祖辈称呼他。这些都是宜妃受宠爱的证明,是她为家族带来这些荣光。
康熙五十九年,香嵒寺建成,外面立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圣谕碑,可见是被康熙极其重视的地方。香嵒寺每年开道场三次,分别是康熙生日、佛诞日,以及宜妃生日。要知道,这时候宜妃前面还有贵妃佟佳氏、惠妃那拉氏,可康熙却直接越过她们,证明直到这时候宜妃都深受宠爱。
不仅是宜妃自己和家族,她的儿子也很受康熙重视。胤祺从小交由仁宪皇太后抚养,还有孝懿仁皇后也照顾过,可他9岁尚未读过汉文,但都不影响康熙对他的喜爱。
康熙评价此子“心性甚善,为人淳厚”,不仅让其随自己出征,封他为多罗贝勒,还在复立胤礽为太子时,将他与哥哥胤祉、胤禛一同封为亲王,为“和硕恒亲王”。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在位时所封的亲王,就只有这三个。其中胤祺是宜妃之子、胤祉是荣妃之子、胤禛是德妃之子,惠妃的儿子胤禔早已被幽禁起来,所以没被册封,可见康熙真是一碗水端平。不过也证明四妃的确都挺受宠的。
宜妃的另一个儿子胤禟,从小就聪明过人,又喜爱读书,还爱好发明。他为人慷慨大方,重情重义,这些都是康熙十分欣赏的地方,所以康熙很喜欢这个儿子,出巡基本上都要带着他。
在第一次废太子时,胤禟站出来为受责的老八胤禩说话,遭到康熙训斥。但尽管如此,在康熙复立太子时,还是封胤禟为固山贝子。可见康熙始终还是爱护这个儿子,不过胤禟既然做了八爷党,就注定下场不会好了。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驾崩,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改次年为雍正元年。康熙的驾崩,意味着宜妃与胤禟母子的恩宠到头了。《清史稿》记载:
“当圣祖崩时,妃方病,以四人舁软榻诣丧所,出太后前,世宗见之,又傲,世宗为诘责宫监。”
就是说康熙驾崩时,宜妃正生病,所以当时她就坐着四人抬的软轿到康熙灵前祭奠。轿子都抬到了已成为皇太后的德妃乌雅氏面前,即使见了雍正也态度傲慢。其实从宜妃这一举动可以看出来,当初康熙的确很纵容她,宜妃也确实有些恃宠而骄了。
宜妃的傲慢态度,使得雍正很不高兴,就当众指责了她的太监,后来还颁布上谕说:
“朕仰承圣母皇太后之意,尽心敬侍众母妃,是朕之礼。……但众母妃自应照前遵行国礼。即如宜妃母妃用人挟腋可以行走,则应与众母妃一同行礼,或步履艰难,随处可以举哀。乃坐四人软榻在皇太后前与众母妃先后搀杂行走,甚属僭越,于国礼不合。皇考未登梓宫前,仓促之际,宜妃母妃见朕时,气度竟与皇太后相似,全然不知国体。”
胤禟作为雍正的政敌,本就危险重重,宜妃此举,更是激怒了雍正。所以雍正在尊封或追封康熙妃嫔时,便将宜妃排除在外。好在康熙生前废除了殉葬制度,并规定有儿子的妃子,可以搬去与儿子同住,于是宜妃就搬去大儿子胤祺的恒亲王府居住,不然就是殉葬的下场了。
按照规矩,即使宜妃搬去和儿子住,也要定期进宫向雍正和皇后问安,但宜妃从未按规定执行,更加引起雍正不满。雍正十一年,宜妃寿终正寝,享年74岁。
宜妃在康熙朝深受宠爱,可她的晚年却过得并不幸福。因为儿子胤禟的关系,以及她自己对雍正的不恭敬,使得雍正对她也很差,总是惩罚她身边的太监,其实是借机给她难堪。
我们看宜妃虽然是高寿而终,看在此之前,她的次子胤禟在雍正四年遭到清算,很快幽禁而死。她的长子胤祺虽然得到雍正善待,却也在雍正十年病逝。也就是说,宜妃生前接连承受丧子之痛,儿子都死在自己前面。这样的打击可想而知,所以就在胤祺去世的第二年,宜妃也去世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钦定大清会典则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