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千古贤相管仲:没想到他竟然还当过逃兵,偷过朋友钱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烟花谈历史的《千古贤相管仲:没想到他竟然还当过逃兵,偷过朋友钱》,希望大家喜欢。
春秋是我国最混乱的时期之一,孔子说这一时期礼崩乐坏,人人如禽兽。在这个时期先后出现了五个强大的诸侯国,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春秋五霸”。五霸之首就是大名鼎鼎的齐桓公。齐桓公为政能力很一般,但是他知人善用。在他主政的早期,用了两个大才。一个是鲍叔牙,另一个是管仲。
管仲被我国著名学者政治家梁启超列为历代改革家之首,就是诸葛亮也曾常拿自己和管仲比较。管仲为相期间,使齐国强大为诸侯国之首自不必说。他没上台之前,干过很多不合君子之道的事如逃兵、坑朋友、偷朋友钱等等。
那他又是怎么一跃成为千古名相的呢?一、少年管仲
管仲祖先是贵族,到他这一代和很多历史上的名人一样"家道中落"。
他的祖先是周王室的同宗,也就是亲戚。管仲的出身和刘备的出身呢很相似。虽然管仲的家庭没有多少王室的恩荫,但是社会地位还是挺高的。
管仲的父亲,在齐国是名声赫赫的大夫。因此管仲的出身可以说是一般人难以望其项背。他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管仲也并非纨绔子弟。
管仲自启蒙就手不释卷,在政治和历史方面尤其突出。除了钟爱经史子集以外,他大量结交朋友。除了读书,就是和朋友在一起饮酒作乐。当管仲成年的时候,父亲也面临致仕,家中的财富和地位日渐式微,管仲有了养活一大家子人的重任。
他们家里开始入不敷出,他也从一个读书人变成一个社会人。
二、经商之路
管仲一开始打算从商,商人是来钱最快又不费体力的职业。这也是他让人反感之处,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后直到今天,经商可是一大潮流。可是在春秋初期,商人的地位是低于士农工的。大部分人都以经常为耻。
管仲可以放下自己贵族的身段去经商可见他对世俗的看法并不以为然。可是做生意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本钱,而他家里已经不可能给他提供。他只好去找以前一起喝酒的狐朋狗友合作。管仲并不知道,以前有人愿意天天围在他身边是因为他是贵族,现在他穷困了,怎么还会当他是朋友呢?那些人要么选择闭门不见,要么婉言拒绝,要么直接泼他一盆冷水。
管仲恍然大悟,毕竟人之常情。朋友敬畏,皆因位高多金;朋友疏离,皆因家败人穷。他开始不只为养家而奋斗,要的是重回贵族地位。管仲求朋友被拒的事情成了他向上的动力,他开始有了更多"不光彩"的经历。
对于他来说,手段和过程都不那么重要,只要达到目的和结果其他都无所谓。他认为做生意是目前最好的方式。于是他暗下决心,不仅要做生意,还要把生意做得越大越好。在反复被拒绝下,他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贵人。三、贵人鲍叔
这个朋友名为鲍叔牙,他也是"贵族后裔",家中财力要远胜于管仲家。而鲍叔牙之所以会答应他,是他在和管仲多年的相处中看出了管仲的潜力,愿意押他为宝,帮他就是帮自己。
私以为,鲍叔牙之于管仲和恩格斯之于马克思没差,伟大的友谊都是相通的。很多人都为鲍叔牙感到不值,为什么要帮这样一个人呢?理由只有一个:鲍叔牙和管仲一样都不在乎世人的眼光。初期,鲍叔牙对管仲来说基本就是人型自动取款机。找到股东以后,管仲开始了他的经商之路。他俩一开始就卖点生活用品,和刘备的织席贩履很像。但生意好的时候利润也很微薄。鲍叔牙主动把自己应得的那部分分给了管仲。
可是就算加上鲍叔牙的分成,还是满足不了管仲。于是他找鲍叔牙商量换个高利润的生意,鲍叔牙没有多想就跟着他干。于是他们做别的生意还不如卖鞋子,亏得更多。最尴尬的是,鲍叔牙出资占比高,亏得几乎都是鲍叔牙的钱。
管仲很着急然而并控制不了亏损,只好放弃经商。管仲在钱财上亏损较少,但是名声毁了。大家都说他专坑好友,甚至有人说他专偷朋友的钱。《史记》称“鲍叔知其贤”。这种知是矢志不渝的,是就算全天下的人都怀疑管仲,而鲍叔牙依然选择相信的。当人们在怀疑这个世界上是否有纯友谊的时候,鲍叔牙总能用自己来证明,以后他会得到应有的回报,那种回报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管仲自己很清楚,做人要有个度,不能和鲍叔牙一点都不见外,而这也是他的明智之处。知道适可而止,毕竟人也是受利益驱使的动物。四、数易其业
于是管仲跟鲍叔说,既然经商这条路走不通就换条路。
在回家的路上,管仲看到了齐国征兵的公文,他想这也是一条出路,于是就报名去参军。
他很快就跟随大军到了前线,本来新兵是需要训练很久才能上战场。可是当时齐国与宋国大战在即,将军也管不了那么多。管仲刚到前线,就直接参与了战役。管仲本是一个贵族子弟,哪见过这些。当他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之后,他开始慌乱了。
自己体力和战斗意志也不是很强,为了混口饭吃不能把命都搭上。那就跑吧,就这样他又跑回了家里。"逃兵"这件事确实很丢人,但是管仲认为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发现情况不对时,及时止损总比出师未捷身先死要好。回到家里之后,"当兵"这条路也只能到此为止。现在摆在他面前的,除了种地,就只能做官。还好,他在试了多次错误后终于选到了适合自己的成功之道。
在鲍叔牙的大力举荐下,管仲成为了齐国的相邦。《史记·管晏列传》记载管仲成为齐相后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成功之后,对自己的前半生十分感慨。他说自己“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是的,大丈夫当有凌云志不应拘泥于小节。
他的好友鲍叔牙也得到了自己的回报,管仲宣传他“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天下的人夸鲍叔牙看人眼光准得多,赞管仲能力高的人少。 参考文献 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