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上书”与“奏”有什么区别?每个朝代都有“奏折”吗?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唯物历史观的《“上书”与“奏”有什么区别?每个朝代都有“奏折”吗?》,希望大家喜欢。
不管是哪个朝代,大臣向皇帝禀告事情,除了在朝堂之上当面议论之外,一般都还要形成一个书面的东西,尤其是在明朝中后期,皇帝动不动就不上朝,这种书面交流的方式显得愈发重要。
当下,不少历史类的影视剧,不管是以哪个朝代为背景,都将这种书面化东西笼统的称之为“奏折”,大家感觉这种做法严谨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详细一起探讨一下这种书面交流的东西究竟该怎么称呼。
根据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记载,
“昔唐虞之臣,敷奏以言”,也就是说唐尧虞舜的臣下,向皇帝禀告问题都是采取口头交流的方式进行。
到了商朝,太甲即位之初,辅政老臣伊尹连写《肆命》《祖后》等文章,告诫太甲要勤政为民;后来,太甲因贪图享乐、荒于政事,被流放桐宫三年,真心悔过后又被接回豪都,伊尹又作《太甲》三篇来赞美他,算是开了君臣书面交流的先河。
周朝延续夏商制度,君臣交流开始采用书面与口头两种方式,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君臣之间这种书面交流方式越来越频繁,这种书面化的东西统称为“上书”,也就是刘勰所说的
“言事于王,皆称上书”。
秦朝灭六国之后,秦始皇将君主集权向前推了一大步,为了彰显自己的无上地位,将“上书”改成“奏”,此时的“奏”的涵盖范围很广,
“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总谓之奏”,总之所有大臣向皇帝的书面化进言都可以称之为“奏”。
不过,根据刘勰的研究结果,秦朝以法家为主,这些人属于典型的“轻理论重行动”,因此所写的“奏”文字水平一般,所表达的意义也比较浅显。
秦二世而亡后,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君臣书面交流的典礼,根据大臣要陈述问题的性质,又进一步将其细分为
“章、奏、表、议”四类,其中,“章”主要用来谢恩,“奏”主要用来弹劾检举官员,“表”主要用来提出请求,“议”主要用来提出不同的主张。
而不同类型的奏事文书对书写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说“章”作为一种谢恩的文书,侧重于文辞优美;“奏”作为一种弹劾类的文书,则侧重于公允公正。因此,即便是出自同一个人,因所陈述的事情不同,可能会呈现完全不同的两种文风。
不过,由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朝廷官吏多是儒臣,因此,不管是“章、奏、表、议”中哪一种文体,文字水平均得到大幅度提升。
汉朝之后,大臣向皇帝陈述事情,大体上没有超出汉朝所划分的这四类文体,不过在文风上有很大的变化,这主要是根据皇帝的喜好而定。比如说,曹操比较讨厌那种虚浮夸大的文风,因此整个曹魏时期文风都比较朴实,多是就事论事。朱元璋布衣出身,对之乎者也这套也比较反感,户部尚书茹太素就因写了一封一万七千余字的奏疏,遭受到朱元璋一顿杖打。
到了清朝顺治年间,顺治帝对存在数千年的奏疏进行改革,将大臣的奏疏统称为奏折,到康熙年间以制度形式传承下来,这种君臣之间的书面交流有非常严格的格式规定,奏折页数、行数、每行字数等皆有固定格式。
不过整体而言,奏折也分为奏事折、奏安折、谢恩折、贺折4类,从本质上讲与“章、奏、表、议”四类文体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奏折”这个词语,是清朝顺治时期才出现的,其他朝代是没有“奏折”或者“折子”这个说法的。
史料来源:《文心雕龙》
声明: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