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画家”丹青源万物,笔下成千古,“画圣”任伯年开辟了晚清画坛新风格

“画家”丹青源万物,笔下成千古,“画圣”任伯年开辟了晚清画坛新风格

时间:2023-11-26 10:36:32来源:云裳小历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云裳小历史的《丹青源万物,笔下成千古,“画圣”任伯年开辟了晚清画坛新风格》,希望大家喜欢。

任伯年乃我国清末著名画家,其在所画的一幅《斗牛图》中写到:“丹青来自万物中,指甲可当画笔用。若问此画如何成,看余袍上指划痕。”朴素地道出了其绘画创作体裁的源起,这于清朝封建统治下复古之风盛行的画坛,无异于击中时弊的一声呐喊。

任伯年作为我国清末至民国初年画坛上的重要画家,其艺术成就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对其不同时期艺术作品的全面系统展示与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任伯年作为清末时期的著名画家,他的绘画风格形成同那个时代也有着相应的联系。

任伯年的生年恰逢国内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失败的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其卒年又遇《马关条约》签订,与这些时代历史事件不经然的巧合,注定了任伯年一生处于民不聊生、凄苦悲情的时代大背景下。

同时这些敲开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大门的资本主义入侵事件,也使得这个绵延了数千年的古老国家内部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上海便成了其中变化的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作为率先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国门在这里被撕开,“十里洋场”的喧嚣,其贸易量骤增,也催动了经济的怪象发展,亦带动了文化艺术的繁荣。

清末学者张鸣柯在其所著《寒松阁谈艺琐录》中写到:“自海禁一开,贸易之盛,无过上海一隅,而以砚田为生者,亦皆于而来,侨居卖画。”又据清末画家杨逸(1864—1929)编辑的《海上墨林》中记载“清代游寓此地的画家有三百零八人之多”。

任伯年也是在这样一种时代情形下,于1868年11月来到上海,时年29岁,自此定居沪上,以鬻画为生,一举成名,成为前“海派”画家代表人物。在所有涉及介绍上海画家的著作中,如《上海县续志》《海上墨林》《寒松阁谈艺琐录》,以及后来的《海上画语》《越中历代画传》《历代画史汇传补编》《小阳秋》等,都用足够显著的篇幅给任伯年以高度的赞誉,认为他是上海开港以来“最为杰出”的画家。

后“海派”画家领军人物吴昌硕(1844—1927)尊称任伯年为“画圣”,并于任伯年为其所绘《酸寒尉像》上题诗赞美到:“山阴子任子,腕力鼎可举。楮墨传意态,笔下有千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