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王朝”罗马帝国克劳狄王朝及弗拉维王朝时期,政治与文化的整体情况

“王朝”罗马帝国克劳狄王朝及弗拉维王朝时期,政治与文化的整体情况

时间:2023-10-31 10:37:14来源:动鉴历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动鉴历史的《罗马帝国克劳狄王朝及弗拉维王朝时期,政治与文化的整体情况》,希望大家喜欢。

引言

奥古斯都建立的罗马帝国,一直存在到公元476年。

在文化史上,这五百余年的帝国阶段一般可划分为三个时期:首先是奥古斯都统治的41年,因为它在承先启后、创树示范方面都有突出作用,通常单列为“奥古斯都时代”,可与希腊文化史上的“伯里克利时代”并称。

▲奥古斯都青铜雕像

其次是帝国初期,包括朱理亚·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和安敦尼王朝,从公元14年至192年,这是帝国文化的繁荣时期;最后则是帝国的危机与衰亡时期,从公元193年至476年,它不仅是罗马文化的衰落期,也是整个古典文化的没落与结束之时。由于篇幅有限,这里笔者先简单谈谈前两个王朝诸帝的整体情况。

综述

总的来说,帝国初期的文化繁荣是在整个古典文化没落以前的最后一个高峰,有如绚烂至极却已临近黄昏的夕阳。在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上,它也代表着奴隶社会的最后阶段,这时生产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是这高度却也意味着奴隶制度对生产的推动力已发挥殆尽,它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随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终于导致了帝国后期社会与文化危机的总爆发。

帝制的出现本为适应奴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保证了帝国初期的繁荣。在奥古斯都安排下,帝制还保留较多的共和外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注意到发挥帝制的长处而遏制其短处。但在他的后继数代手中,皇帝专制固有的凶残腐化却愈演愈烈,因此帝国初期的政治演变仍呈现曲折起伏之势。

▲罗马帝国奥古斯都论坛旧址

整体来看,奥古斯都以后的朱理亚·克劳狄王朝的几个皇帝皆不能有奥古斯都的政绩,多属暴虐无能、成事不足之辈,终于在暴君激起的动乱中让另一批出身戎伍的人上台,使统治秩序得到一定调整,此即弗拉维王朝。

继其后的安敦尼王朝则有了较多的正反两面的统治经验,在将近百年之间陆续出现好几个较贤明的皇帝,从而带来帝国初期的极盛时代。统观帝国初期三个王朝的统治,有专制加强的趋势,也有拨乱反正的调整,大体而言帝国全境尚能保持和平稳定,各个行省尤有较大发展。在这个政治背景上,经济显示着相当的繁荣,文化建设也在总汇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相当的发展。

奥古斯都与克劳狄王朝诸帝时期

奥古斯都虽不称皇帝而称元首,但帝位世袭这个皇帝统治的根本原则他却抓得很紧,元首在世时即指定自己的子嗣为继承人,“橡皮图章”的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当然全力拥戴。不过,对于奥古斯都说来,由于他没有儿子,唯一的女儿所生的外孙也未能成年,帝位便落在皇后李维娅与前夫所生的儿子提比略身上。提比略是克劳狄家族的血统,虽然被奥古斯都认为养子,却不变原来姓氏,所以新王朝命名为朱理亚·克劳狄王朝。

▲提比略皇帝雕像

提比略(公元14-37年在位)代表着从宫廷环境中培养起来的专制统治者,他们自幼生长帝王之家,在青年时即荣宠加身,出任执政官,大搞凯旋式,妄自尊大而又残忍凶狠。提比略一上台,便把奥古斯都唯一残存的亲骨肉、那位被放逐的外孙杀死,开始了这个王朝宫廷密谋、血肉相残的丑剧。他加强皇帝与代表大奴隶主的元老院的勾结,取消公民大会本已形同虚设的选举权、立法权,又把这些名义交给元老院,取得元老欢呼,也进一步剥掉公民政治的外衣。

他还严厉制裁任何对皇帝的非议与批评,援用“侮辱元首即侮辱罗马人民尊严”之例,对一切反对皇帝的行为坚决镇压。元首顾问会和皇室办公厅也逐渐形成,这是完全按皇帝旨意行事的官僚机构,而皇帝的亲信、侍从甚至奴仆皆得担任要职。提比略特别宠信禁卫军官兵,给他们优厚待遇,专任皇室和首都的卫护,使禁卫军头目成为最高层的决策人物。但是,保护皇帝的人也最易于暗害皇帝,提比略终于死在禁卫军手下。

▲罗马元老院场景绘画

继任的卡里古拉更为暴虐而大失人心,四年后,也为禁卫军所杀。此后上台的是克劳狄家族中最不愿过问政治的一位老人、提比略之侄克劳狄(41-54年在位),他受禁卫军拥戴,却娶了卡里古拉之姊亚格里皮娜,一位更为横行无忌的贵妇,结果被她毒死。克劳狄进一步把皇室办公厅转变为中央政权的管理机构,以宠信奴仆为其核心成员;他也更重视行省的发展,把罗马公民权广泛授予行省居民,允许高卢贵族进入罗马统治集团,并在行省各地大兴土木。

害死克劳狄的亚格里皮娜是要使她宠爱的前夫之子尼禄登上宝座,却不知道这个尼禄更为大逆不道,不几年便把他的亲生母亲和兄弟统统杀害,尼禄遂以罗马最荒淫无耻之君载入史册(54-68年在位)。尼禄的骄奢耗费、残忍凶暴充分反映了皇帝专制统治的消极面,终于使朱理亚·克劳狄王朝遭灭顶之灾。

▲暴君尼禄油画形象

沸腾的民怨激起遍布全帝国的反抗浪潮,西部的不列颠爆发了女王鲍狄卡领导的起义,杀死罗马殖民者数万,东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也揭竿而起,全歼耶路撒冷的罗马驻军,西班牙、高卢也是烽火连天。起义群众纷纷要求推翻尼禄暴君,连禁卫军和元老院也不得不宣布他为“祖国之敌”,走投无路的尼禄遂在逃亡途中自杀。尼禄的丑剧和他遭万人唾弃的下场给罗马统治阶级留下了深刻印象,经过一年多内战才得以建立起来的弗拉维王朝便担当了调整恢复的历史使命。

弗拉维王朝三位皇帝在位时期

弗拉维朝的开国之君韦帕芗(69-79年在位)出身行伍,做事精明果决且常常不择手段,这样的特点最终使他在危机之中觅得良机崛起。他即位时只见行省叛离、财政拮据,军纪败坏,他即在紧缩开支和加强镇压两方面下手,把帝国从混乱的边缘上拖回正轨。他首先对巴勒斯坦的犹太起义厉行镇压,令其子提图斯全力进攻耶路撒冷。起义的犹太人民为保卫这座卫城战斗得非常英勇,城破后被钉于十字架处死的人不计其数,以至“无地再立十字架,无木再作立架之材”。

▲韦帕芗皇帝半身像

高卢等地的起义也陆续遭到镇压,帝国统治恢复稳定。财政方面在紧缩宫廷开支的同时大力开辟税源,苛捐杂税名目繁多,甚至公厕亦要收税(因此韦帕芗也成为公厕收费制度的鼻祖),对此提图斯亦觉得太过,韦帕芗则以“税钱不带臭气”作为解释,可见压榨之甚。

他对行省的建设也有较大改进,于73年对元老院作了有决定性的改组,让各行省的奴隶主上层分子加入元老院,同时又将行省富户千余家从西班牙和高卢等地迁入罗马,对许多西班牙城市居民授予罗马公民权,同时整顿军队,严肃军纪,规定各地驻军从行省招募却轮流在本省以外各地驻屯,避免军人割据。

▲绘画中的罗马士兵形象

韦帕芗死后,他的儿子提图斯继位为帝。提图斯为帝之前,曾因为生活放荡、手段残酷而被称为“尼禄第二”,但待他当上皇帝,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提图斯执政时间只有短短三年(79-81年),但他沿袭并推广了父亲的诸多正确政策,令帝国的发展逐渐明朗,因此备受后世学者称赞。41岁的提图斯因热病死在父亲韦帕芗当初去世的乡间房屋后,他的弟弟图密善被近卫军宣布继位。

▲图密善皇帝剧照

作为弗拉维王朝的末代皇帝,图密善的评价有些毁誉参半,他推出了大规模的建筑计划,发动了多次战争,因此人民和军队欢迎且尊敬他。但由于他有意识地操控文化宣传,引导民众崇拜自己,统治愈发倾向于专制和威权主义,而且还通过自任终身监察官的方式企图控制对民众道德的裁决权,因此被元老们视为专横独裁的暴君。这位诛杀无度甚至以神自居的皇帝,最终在政变中被杀。

参考资料:

《罗马帝国衰亡史》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