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号”周朝国祚近800年,后来以周为国号的,都命长吗?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地图帝的《周朝国祚近800年,后来以周为国号的,都命长吗?》,希望大家喜欢。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国祚最长的王朝,从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纣,到公元前256年秦灭周,国祚长达790年,比元明清(1206年至1911年)加一起的时间还长近百年。如果算上周人始祖至武王还存在了近一千年,周人的历史更长。即使只算天下共主、一呼百应的西周,也有275年,和西汉、唐、明、清的时间差不多。
说西周,论东周,“周”这个国号是怎么来的呢?周人起于周原,是陕西宝鸡和咸阳之间的渭水流域。这片狭长的区域东起于凤翔县,经岐山县、扶风县、至武功县,东、西长约七十多公里,南北宽约二十多公里。关中平原土地肥沃,又有充足的水资源,适宜农业生产。“周”字,甲骨文作“田(每个口里加一点)”,是在田野间种禾苗之意。
还有几种说法。一、“周”是道德周密之意,是自称的美号,类似美国、德国。二、周人起原岐山四周,就是围绕岐山而居,所以称周。三、“周”是舟的意思,说周人先祖在渭水流域讨生活,每天都离不开船,所以称舟人,古代可能舟周二字可互用。
西周时,王室对诸侯在文化、政治、军事上拥有巨大的优势,所以诸侯对周王室俯首贴耳,直到西周末代的周幽王。周幽王为讨美人褒姒一笑,弄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最终离心离德,被岳父申侯引犬戎之兵灭掉了。
公元前771年,幽王之子姬宜臼东迁洛邑,成立东周,也就是周平王。东汉光武帝刘秀和西汉景帝以后的帝王是远亲,依然在法统上自称西汉元帝之子。周平王无论是血缘还是法统都直接上承西周,比刘秀近多了,没有任何更改国号的必要。
东周灭亡后,经历秦汉魏晋,到南北朝时期,又有人用周的国号了。
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由高欢控制,西魏由宇文泰控制。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在辅政大臣宇文护的安排下,废掉西魏,建立大周,史称北周(唐朝称后周)。宇文泰的国家为何国号是“周”呢?
西魏成立之初,连宇文泰都觉得自己的实力和东魏高欢根本没法比。东魏控制华北平原大部,人口多、兵源充足。西魏控制关中平原和河西,可耕地面积小,人口也不多。军事上,宇文泰可以在一两次战役中打败高欢,但没有雄厚的家底,宇文泰最终也将面临无米之炊。在这种考虑下,宇文泰重用当时不太为人所重视的苏绰,对户籍、农业、吏治等进行全方位的变革。
宇文泰打着恢复周礼的旗号,把西周时的各项制度套在自己的变革之下,也就是常说的托古改制。宇文泰用西周的旧瓶子装自己的新酒,比如设六官,把官制改得面目全非,却强化了武川军事集团对权力的控制。宇文泰要与高欢、萧衍争天下,难度在于北齐地占中原,萧梁在文化上有优势,齐梁都上承汉魏制度。宇文泰要在文化和思想上占据高地,就只能绕开汉魏,直接上承西周。宇文泰的托周礼改制,奠定了日后隋唐大一统的局面。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刚去世,宇文护就逼魏恭帝封宇文泰之子宇文觉为周公,“周”国号就这么定下来了。既然向西周学习,那就一学到底,不用“周”为国号反而不伦不类。
北周之后,唐朝还出现了武周(690年-705年)了。武则天为何把自己从老公(李治)、儿子(李显、李旦)手上抢来的江山定国号为周呢?武则天家族出身低,其父武士彟早年只是木材商人,并没有自己的门户(大族郡望)。所以,写“鹅鹅鹅”的骆宾王骂武则天“地(出身)实寒贱”。武士彟帮助李渊夺取隋朝天下,被李渊封为应国公。春秋时的应国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主城区以西,鲁山县城以东,是个小国。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李治不顾大臣们的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大臣们反对,一个重要理由是武氏出身太低,不是名门望族。武则天急需在历史上认一个名门望族当祖宗,吹鼓手们立刻扒拉旧纸堆,一个不太著名的人物走进武则天的视野。
图-唐高宗和武则天乾陵
他叫姬武,是东周第一位天子周平王的小儿子。此子出生时,手掌上有一块“武”字胎记,所以起名为姬武。武氏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没有出过名门望族,那就绕开这些朝代,直接上承周朝。周朝是历代儒家士大夫的理想之国,地位崇高,“老娘是周天子后人,看你们谁还敢狗眼看人低?”武则天心里也许就是这么想的。
李治当然也愿意帮老婆抬高门户,于次年改封武士彟为周国公。等到武则天准备建国时,自然把“周”当成国号的第一选择。武则天认定自己是姬周后人,里面还潜藏着一个套路:“既然祖先统治过天下,作为周朝的后人,当然有资格恢复周朝,就像刘秀恢复汉天下一样。”
和武则天情况类似,是下一个周王朝的奠基人是郭威。951年,五代仅存在四年的后汉王朝灭亡,枢密使郭威众望所归,建立了周,史称后周。郭威是邢州尧山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邢州在春秋时属赵国,距离魏国也近,但郭威都没有用。五胡十六国的暴君石虎已经把“赵”这个国号搞臭了,“魏”倒是可以考虑,但五代第一代的后梁,其实就是魏的另一种叫法,也不合适用。
郭威据说不姓郭,而姓常,其父早亡,其母带他改嫁郭氏。无论郭氏和常氏,在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名门大族。五代时期的门户观念不像魏晋南北朝隋唐那么强,但在社会上还依然存在门户歧视。郭威必须给自己找一个足能让自己撑起门面的祖宗,郭、常二姓找不到,那就直接奔到周朝去找。周朝有很多姬姓诸侯国,这些姬姓开支散叶,后人众多。郭威就自称是姬姓后人,不过他找的这个祖宗,不是周文王之后,而是周文王的弟弟虢叔。周武王灭商之后,把叔叔封在虢国,称为虢叔。虢和郭同一个音,虢公有时也称郭公。郭威姓郭,认了姬姓的虢叔当祖宗,自己就有了门户,免得那些士族再搞什么门户歧视。
有人发现,自周朝之后,凡是定国号为周的,都短命。北周算上西魏,也只有四十六年(535年-581年),武周十五年,后周更短,前后只有九年。
后边还有一个周比后周还要短,就是清初吴三桂的周。从1674年,吴三桂反清时称周王,到1678年称大周皇帝随后病死,只有四年。
吴三桂为何以周为国号?吴三桂生于辽东,论出生地,他的国号将是“辽”。这岂不是自找麻烦,辽亡于金,而清曾自称后金。论祖籍,江苏高邮是古吴国之地,可以称“吴”,但吴三桂的基本盘在云南。吴三桂起兵云南,总不能用“大理”为国号。吴三桂认为要和满清争天下,争取汉地人心非常重要。可实际上,周朝都灭亡快两千年了,谁还怀念什么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