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浦江第一湾”的前世今生|乃清叙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东方网的《“浦江第一湾”的前世今生|乃清叙史》,希望大家喜欢。
闵行区文史专家张乃清长年研究闵行乡土历史文化,其著有《百年沪闵路》《海派乡土文化》《20世纪上海乡土图像》《上海闵行英烈》《沪谚新编》丛书等。史海钩沉,“今日闵行”与张乃清老师携手推出“乃清叙史”,让我们在一段段闵行史话中,感受江南人文的魅力——
黄浦江、大治河、金汇港“三水交汇地区”,呈现“三水八岸第一湾”的壮观景象,是上海地区一处极为宝贵的自然遗产。如今,正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海派特色、高点定位”进行规划,重点优化滨水空间与功能、生态景观,打造世界级滨水区。最近,国际征集的项目设计最终方案完成评审,方案成果将在今年10月下旬的《2023上海新城设计展》中面向公众展出。
最新的项目设计效果图
近十年来,“浦江第一湾”的话题越来越红火了。今年,有知名画家为“第一湾”创作了一幅绘画长卷,场面壮观,气势不凡,然而画的不知是前世还是今生,是古貌还是未来,好像还没有弄清楚真实的历史风貌。另有作家正在创作描述当年“江浦合流”工程的话剧,猜想其剧情必定跌宕起伏,人物必定足智多谋,然而史书的记载极为平直,并无多少戏剧性,今人创作的故事是否真实可信,令人担忧。
很多人误以为“浦江第一湾”奇在“一个湾”,没有搞清楚其实是一个“天人合成”的历时数百年的系列工程。今人唯有了解这一自然奇观历史人文的全貌,才能避免出现“瞎子摸象”式的误解。
明永乐二年(1404),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这只是“第一幕”。一百多年后,开演“第二幕”:
因受东海潮汐影响,这里的水位和流量一日三变,极难控制,以至“江浦合流”后古东江流域依然灾害频发。隆庆三年(1569)夏,刚担任应天(今南京)巡抚的海瑞来到这里,实地查察黄浦江水道后,顶着重重压力,推出以工代赈治理河道的新方案,并亲自主持在金汇港东侧的古东江口修筑起一道大坝,动工建造水闸,依靠此举调控东流水量,迫使黄浦水在此北折而去。东江口水闸建成后,虽连续两年遭遇大洪水,但排水及时而未酿成灾害,“江浦合流”工程的效应就此更加完善。
渡庵遗址
由此,这里人称“闸港口”。对岸修闸后,黄浦江折北转弯的“老虎口”,更显水深浪急漩涡大。明洪武十九年(1386),有高僧在此建“愍渡庵”(又称“愍渡禅院”)。庵中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今为0121号古树),黄浦江上的航船将其作为地标。然而到了晚上,其功能无效了。光绪《南汇县志》记载,黄浦江闸港段为大转弯,每当风号雨晦天黑,江中要进闸港的航船大多找不到方向。
乾隆五十七年(1792),乡人瞿松山等耆老和客商们一再要求县衙在此添设“天灯”(即航标灯)。南汇县知县胡志熊体察民意,批拨一些土地作为经费,在闸港口设立了一座“天灯”,并雇人每天点亮,赢得商旅齐声称便。咸丰年间爆发兵灾,天下大乱,愍渡庵被毁。
同治三年(1864),里人夏祖庚募修愍渡庵,但是江边的“天灯”已经无人再去点亮。同治十三年(1874),南汇县知县金福曾顺应民意,把“天灯”灯杆移到愍渡庵前,恢复其功能,获乡人世代称赞。
邹家寺、寺嘴角、闸港口、愍渡庵、天灯
邹家寺所在的地方人称“寺嘴角”,其渡口隔江相对闸港口,人称“闸港渡”,又称“愍渡”。因地处上海、南汇、奉贤三县交界处,且江面较窄,行人往来频繁,形成闸港镇(今永新村)。因走黄浦江的船只常停泊在此候潮,清雍正年间商市渐稠密,居民数十家。自光绪三十年(1904)轮班通航,商市益盛,遂成水陆码头。每逢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前后三天,为闸港口庙会,八方来聚,人气颇旺。
“江浦合流”和“东江建闸”工程,兼顾灌溉和漕运两大功能,协调蓄水、调水、漕运、配水到灌溉,实现了动态平衡,诠释了“天人合一”、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后来,“浦江第一湾”还有“第三幕”,那就是1979年实地开挖“大治河”,替代闸港河。
三水地区2000年地图
“三水八岸第一湾”的形成是一个系列工程,是天人合成的绝作。如今,“三水交汇地区”的发展规划格局宏大,以打造世界级滨水区的标准,注重优化滨水空间与功能、生态景观,“浦江第一湾”的未来必定更加壮观。
“三水交汇地区”今貌(浦西望浦东)
三水交汇地区规划图
(图片由“今日闵行”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