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月宫”古画中的中秋轶事

“月宫”古画中的中秋轶事

时间:2023-10-01 22:15:34来源:搜狐文化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搜狐文化的《古画中的中秋轶事》,希望大家喜欢。

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风俗习惯源远流长。而这些习俗又与民间神话故事紧密结合,使之充满浪漫色彩,赏月玩月风俗得以流传千古。我们从古人的绘画中可窥一些中秋故事。

唐明皇梦游月宫

▲ 明皇游月宫图(国画) 周臣

“铁龙一掷九万里,银桥冉冉行秋水。霓裳不是世间音,只有嫦娥似妃子。恍然一梦酒初醒,依然玉座云丹屏。明朝写出天上曲,却笑羯鼓羊皮腥。人间万事如秋草,离别苦多欢乐少。崎岖万里锦官城,此身曾作银桥行。”宋人赵文的《明皇游月宫歌》描述了唐玄宗游月宫的故事,明代画家周臣的《明皇游月宫图》则形象地再现了唐玄宗游月宫的情景。画面上桂树挺拔,郁郁葱葱,唐明皇气宇轩昂,在一群宫女太监的簇拥下款款而行,前面有一官员躬身引导。广寒宫前,琴弦笙歌,仙女们广袖舒展,翩翩起舞于广庭中。全图笔法工细,继承了南宋笔墨精妙的传统,注重人物个性的展示、人物与环境的配合,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神态、服饰的刻画,从中可见唐明皇高贵典雅的神态,侍从恭敬谦卑的表情和侍女们端庄优雅的气质等。

《旧唐书·玄宗上》记载,玄宗“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生于东都。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唐玄宗生性儒雅,多才多艺,因此,他过中秋节也具有诗情画意。据《唐逸史》等相关文献记载,唐朝开元年间,八月中秋之夜,月色如银,温柔地洒下层层清辉。唐玄宗李隆基与方士罗公远在宫中饮酒赏月。望着皎洁的月光,玄宗不由地说:“此月普照万方,如此光灿,其中必有好去处。嫦娥窃药,奔在月宫,既有宫殿,定可游观。”说到此处,玄宗仰面长叹:“只是如何得上去?”罗公远说道:“这有何难?”说着,掷手杖于空中,即化为一座银色大桥,直通月宫。于是,玄宗与罗公远二人移步踏上银桥,直上青云。过了桥,走上10余里,见到一座城阙,露下沾衣,寒气逼人,面前有座玲珑四柱牌楼。抬头看时,上面有个大匾额,乃是六个鎏金大字 “广寒清虚之府”。罗公远说:“此乃月宫也。”玄宗从大门走进去,但见庭前有一棵大桂树,扶疏遮阴。仙女数百,素衣飘然,婀娜多姿。玄宗看得如痴如醉,默默记下仙女们优美的舞曲。回到人间后,玄宗即命令伶官依其声调整理出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然后配上模仿月宫仙女舞姿的舞蹈,这就是闻名后世的《霓裳羽衣曲》。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有“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的诗句。此曲最初由杨贵妃亲自表演,但宴请宾客老让“娘娘”作舞,有些屈尊,便改由舞艺出色的杨贵妃侍女张云容表演,再后来改为双人表演,最后由15岁以下少女组成的300人的大型舞队表演。

唐明皇夜游月宫由此成为千古佳话,月宫从此也有了“广寒宫”之称。元末明初学者胡奎有诗曰:“碧天万丈彩虹秋,羽队傞傞舞未休。玉宇高寒留不得,回光却照望京楼。”

李白泛水望秋月

明代画家谢时臣的《谪仙玩月图》描绘了谪仙李白泛水赏月饮酒的情景。画面近景江边的岩石嶙峋,其上灌木草丛点缀。旁边的树木有的已经落叶,有的仍然葱绿,有的已被秋霜染红,几只寒鸦或飞翔,或栖息在枯枝上。江水烟波浩渺,天水一色。江边数丛芦苇随风摇曳,从中驶出一只小舟。船头上的李白侧身斜坐,他身着袍服,头戴帻巾,手举酒杯,仰望夜空中的月亮,对酒当歌。身后船舱内一童子手捧酒器随时斟酒,舟尾站立的船家正奋力撑篙。夜空寥廓,飘荡着几朵云彩,一轮秋月时隐时现,散发出微弱的银辉。画家用流利的细线勾勒,然后用淡绿色略加晕染,将激流旋涡、惊涛拍岸的水势描绘得淋漓尽致,并与江上行舟和天上飞云构成一种强烈的动感。画中人物形象用笔粗率简括,李白潇洒飘逸、举杯邀月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其高洁孤直、铮铮铁骨的诗仙风姿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情景交融,诗画相映,意在象外。

泛江赏月之俗早在晋代就有。东晋建都建业,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今采石矶,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中秋之夜,他泛舟牛渚江上赏月,听到在一艘运租船上有人咏自作的《咏史》诗,声调清和,辞藻出众,他驻听良久,大为赞赏,便邀来叙谈,此人即是穷书生袁宏。袁宏出生于一个世族家庭,年少时其父临汝令袁勖去世,家道因之中落,以运租为业。谢、袁二人身份悬殊,却一见如故,吟诗畅叙直至天明。袁宏得到谢尚的赏识,特聘其参议军事,从此踏上仕途。“牛渚玩月”的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此后文人雅士亦趋之,于是泛舟、登楼玩月者连绵不绝。到了唐代,中秋赏月开始兴盛,其内容也融入了唐朝开放包容、自由浪漫的时代精神,演绎出更多的传奇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与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活灵活现,使中秋文化充满瑰丽多姿的色彩和浪漫迷人的魅力。唐开元十五年(727年)秋,李白途径牛渚,饮酒赏月,听说此段佳话,望月怀古,遂作《夜泊牛渚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李白满腹经纶却无人赏识,感慨自己怀才不遇。李白还有一次在中秋夜金陵板桥浦泛月独酌,抬头望着云中隐隐约约的月亮,侧耳倾听瑟瑟的秋风和江水拍打船舷的涛声,回忆起南朝谢朓这位才高命蹇的前代诗人,感慨万千,作诗道:“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徵?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在清朗幽静的月夜中,李白独酌赏月,引发了对先贤的缅怀遐思,抒发了世无知音的感叹。

兔寒蟾冷桂花白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应断肠。”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月夕》的诗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民间传说,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蟾宫玉兔图》为明代画家陶成所绘。陶成的绘画、书法造诣极高。明韩昂《图绘宝鉴续编》云,陶成“书工篆隶直草,诗人奇古,画山川多用青绿,尤喜作勾勒,竹、兔与鸹、鹿,皆妙。 由其胸中洒然也”。该图是一幅中秋节题材的画作,蟾宫,即月宫。“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嫦娥在偷窃了不死药以后,到了月亮上变为蟾蜍,成为月精。金代文学家李俊民有《中秋诗》云:“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玉兔也是月亮的代名词。据说嫦娥在触犯天条后,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到了月亮上。这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它拿着玉杵,跪地捣药,做成蛤蟆丸,服用此药可长生成仙。李白的《古朗月行》有“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的诗句。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嫦娥的化身、月亮的代名词。

此图中的桂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桂子飘香,各种野菊花竞相开放,争芳斗艳。树下绿茵遍野、铺青叠翠,巉岩、湖石高耸,嶙峋峻峭。一只玉兔前左脚提起,仰头凝视前方,目之所及,一轮圆月悬挂天空,另外两只灰兔旁立,顾盼生姿。此图用笔工细,一丝不苟,构图丰满,但繁而不乱,意境清幽。

▲ 梧桐双兔图轴(国画) 冷枚

《梧桐双兔图》为清代宫廷画家冷枚为中秋佳节而作。冷枚擅画人物、界画,尤精仕女。其画法得力西画写生,自康熙到乾隆末,糅合中西技法之画风在画院内颇为盛行,而且影响到民间艺术。冷枚的画工中带写,笔墨洁净,色彩韶秀,笔极精细,亦生动有致。图中梧桐挺拔,桂花飘香,梧桐叶绿中泛黄,并带有孔洞,使人感觉到秋风萧瑟,亦可见画家观察生活细致入微。地上青草萋萋,野菊盛开,秋意盎然。两只肥硕的白兔兴高采烈,嬉戏玩耍,非常惬意。双兔工笔写实,造型准确生动,活灵活现,皮毛画得非常细腻,用手抚摸似有柔软的质感。两只美丽的白兔好似一对情侣,在秋波传情,窃窃私语。几块山石点缀得恰到好处,于坚硬中见峻峭之美。整幅作品构图疏密有致,冷暖色调对比融洽。尽管表现的是仲秋时节,却让人感到节日的融融暖意。

2023年10月1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古画中的中秋轶事》

↓ ↓ ↓ ↓ ↓ ↓ ↓ ↓ ↓

来源:文旅中国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