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萨拉乌苏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找到邵家沟湾遗址点准确位置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央广网的《萨拉乌苏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找到邵家沟湾遗址点准确位置》,希望大家喜欢。
8月14日至16日,“河套人”发现100周年国际论坛正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举行。记者从论坛上获悉,专家找到并确认了1923年法国学者发掘的邵家沟湾遗址点的准确位置。
1922年,法国学者桑志华发现并发掘了萨拉乌苏遗址,发现了一件人类牙齿化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裴文中将这颗牙齿化石代表的古人类称为“河套人”,这是在中国第一次较多地发现旧石器,也是中国以至东亚大陆第一次确认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轰动。其后在近百年的学术史中,萨拉乌苏遗址始终在中国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并不断有新的发现和研究进展。迄今为止,在萨拉乌苏遗址范围内发现了人类化石出土地点1处,旧石器文化遗址2处,萨拉乌苏动物群化石出土地点22处,哺乳动物及鸟类化石47种。
萨拉乌苏遗址的第一次考古发掘是在1923年对邵家沟湾地点的发掘,此后该地点就被掩埋黄沙之下,近百年来虽经多年考察寻找,却并未有人找到其确切的位置。第二次发掘是1980年对范家沟湾地点的发掘。2021年起,萨拉乌苏遗址开始了第三次的正式考古发掘。此次参会相关领域专家表示,2021-2022年度的发掘取得了新的考古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福友表示,结合历史图像资料、发掘文字记录和今天的地形对比,通过新的考古发掘,实地找到并确认了1923年法国学者发掘的邵家沟湾遗址点的准确位置,纠正了之前将其鉴定为王氏水牛发现地的错误认识。
同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通过系统的考古发掘,在邵家沟湾地点发掘出两个包含打制石器的文化层,扩展了对遗址文化序列的认识。对范家沟湾遗址点的发掘确认了文化层的准确层位,并在主文化层之下,又发现一个新的文化层。两个地点都发掘出土了丰富的打制石器、木炭和烧骨等文化遗物,同时出土大量动物碎骨,部分碎骨上有明确的人工痕迹。在两个遗址点的发掘都形成了地层准确的考古剖面,厚度均超过五米,为萨拉乌苏遗址的年代、环境、古地貌、古气候等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地层。
(总台记者 刘晓波 呼和牧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