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秦桧”大奸臣秦桧创作的两句诗,至今广泛流传,成为了老师的口头禅

“秦桧”大奸臣秦桧创作的两句诗,至今广泛流传,成为了老师的口头禅

时间:2023-07-15 07:05:42来源:励志小龙说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励志小龙说的《大奸臣秦桧创作的两句诗,至今广泛流传,成为了老师的口头禅》,希望大家喜欢。

说到秦桧,我们第一个联想到的标签便是奸臣,现如今岳飞庙里最受“欢迎”的也是秦桧下跪的雕像,游客们恨不得拿这雕像来泄愤,表示对秦桧的憎恨。

除了“奸臣”之外,很多人都不知道秦桧其实有另一个身份,他曾经写下的一首诗现如今却成为老师们的口头禅,这究竟是怎样的一首诗呢?

早年经历

我们都称老师为辛勤的园丁,不仅仅是因为其教书育人,要管教乳臭未干的小孩子确实让人头疼不已,毕竟老师的行为足以影响他们一生。一般在这种时候,就会有老师说出“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来自嘲。

谁曾想到,这句诗竟出自秦桧,也是通过这首诗,我们才能了解到秦桧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北宋元佑五年,秦桧生于湖北,他的父亲早年当过县令,家中条件还算殷实,故秦桧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

秦桧多年来跟随父亲辗转各地,内心也希望和父亲一样考取功名,将来能够施展内心的抱负。

可好景不长,父亲意外离世让家中失去了顶梁柱,秦桧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理想,为了生活委曲求全。他曾为功名饱读诗书,便谋得一份私塾先生的生计,以微薄的收入保障自己的生存。

那时候的秦桧,内心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远大理想,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看着眼前这些无知孩童,认为自己不应该止步于此,内心不满涌上心头,可面对生活他没有办法。

他对自己的处境只能自嘲,便发出了感叹:“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

秦桧心中并非看不起教书这个职业,只是他心中有更远大的理想,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他根本不愿意在这里当孩子王。

秦桧并没有放弃,教书之余他仍然在准备着科举,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入仕。

终入仕途

政和五年,秦桧如愿以偿进士及第,最终成为了宋朝最高学府太学的学正,负责执掌行学规,考校训导。

当时正值北宋末年,金军不断给宋朝施压,北宋朝廷从上到下几乎都是反战求和的声音,就连秦桧妻子家族的大部分人都希望请降求生,然而秦桧却表现得异于常人。

1126年,秦桧上奏宋钦宗,希望北宋展现出该有的硬气,而不是委曲求全。

金军兵临汴京城下,宋钦宗无动于衷,坚持割地求和,还将秦桧指派成割地使。

秦桧气不打一处来,认为这是卖国求荣的官职,多次请求皇帝罢免自己。

秦桧坚持抗金,宋钦宗虽然心中有意割地求和,可他还是很欣赏那些有志气的大臣,秦桧就是其中一个。

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之后,秦桧凭借着这份“志气”一路高升,最终升任为正四品的御史中丞。

靖康耻后“改头换面”

靖康元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宋钦宗成为阶下囚,史称靖康之耻。跟随两位废帝北上的官员有很多,秦桧就是其中一位。

秦桧被金军俘虏之后,原本抗金的雄心壮志似乎被“洗劫一空”,在金营中表现得异常服从。

秦桧早已不再是那个上书抗金的有志之士,靖康之变后他只剩下贪生怕死,原来爱国情怀只是他的伪装。

后来,秦桧在金军中充当参谋的角色,由于他能说会道,非常讨金太宗喜欢。

在惨烈的楚州之战中,宋朝臣民宁死不屈,弹尽粮绝仍坚守阵地。秦桧多次代表金军发出劝降书,最终城内军民用“抑痛扶伤巷战,虽妇人女子亦挽贼俱溺于水”来回应他的劝降,全部英勇就义。

1130年,秦桧携带自己的家眷偷偷离开金营,连夜回到新首都临安城。

回到宋国,秦桧再次摇身一变成为忠心耿耿的大宋臣子,自称自己与金军搏斗之后离开,虽然许多大臣抱着怀疑的态度,可宰相范宗尹力排众议为秦桧洗白,秦桧才得以回到宋朝皇帝麾下任职。

秦桧进入南宋朝廷之后,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向皇帝提出了“如欲天下无事,南自南,北自北”的外交方针。

宋高宗心中是十分赞同这一方针的,毕竟他也不想宋钦宗和宋徽宗回来,倒不如宋金两国相安无事,自己安稳做自己的皇帝。

自此以后,秦桧成为了皇帝身边的宠儿,认为秦桧才是维护宋朝安宁的最终答案。

秦桧靠着皇帝的重新,二次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权倾朝野。

秦桧当宰相期间,主要干了两件事,这两件事也足以让其背负一辈子骂名。

第一件就是主张议和,虽然过程有些曲折,可最终还是让南宋对金俯首称臣。南宋又是割地又是赔款,而秦桧却从中两头盈利。

第二件就是任人唯亲、滥杀无辜,其中包括著名的爱国将领岳飞。

岳飞在南宋割地赔款这件事上一直与秦桧有矛盾,秦桧便煽动皇帝情绪,诬陷其意图谋反、犯上作乱,最终将其害死在大牢中。

除了岳飞之外,秦桧眼里容不下其他人,任何得罪他的人或者其他党羽,最终都遭遇了牢狱之灾。最终,秦桧成为了历史的罪人。

结语

纵观古今,许多名家都对秦桧有过评价,其中也不乏正面的评价。

张岱认为,秦桧主张求和,让南宋得以苟延残喘,最终多存在了两百余年。

朱熹则认为,秦桧是有骨力的,只是他用错了地方,他认为宋朝难以成功,恰好宋高宗有求和的意思,便顺水推舟推动了议和。

名家们说得不无道理,身处那个时代,即便没有秦桧这个人,也会涌现出其他奸臣。况且宋朝的皇帝各个软弱无能,秦桧只是皇帝内心的软弱面,替皇帝做出了有失颜面的选择。

尽管如此,秦桧还是过大于功的,因为他的性格造就了一切。回顾他所作的诗句,结合他的故事,我们便可知一二。

秦桧心中的目标是荣华富贵,为这些猢狲们奉献自己的青春实在不值得,这或许便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