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汉景帝在位十六年,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汉景帝到底有多强?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史说新语的《汉景帝在位十六年,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汉景帝到底有多强?》,希望大家喜欢。
汉景帝在位十六年的时间,这期间汉景帝其实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照抄他爹的所有计划。
准确来说,在汉文帝去世之前,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给安排好了!所以汉景帝登基之后,只要按部就班按照他爹的计划走,自己不搞什么幺蛾子,基本上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当然,这倒也不是说,汉景帝本人的能力水平就不行,而是说汉文帝的水平,实在是太高了。而且,能够确保十六年不搞事情,这本身就是一种水平。
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汉景帝在位期间的故事,其实是这样的。
公元前157年夏天,汉文帝去世。在这个盛夏时分,历史正式进入了文景之治的下半场。
这一年没汉景帝32岁。
刚刚登基的汉景帝,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且,之前他爹给他留下了一批非常可靠的老臣。文臣有申屠嘉、晁错、袁盎这样的能臣,武将有周亚夫这样的一流名将,朝政上的事情,基本上不用汉景帝太费心思。
另外,汉文帝去世的时候,汉文帝他妈,汉景帝他奶奶,那位经历无比传奇的薄太后,这时候还活着。这位薄太后,此时在汉朝已经堪称活化石一样的存在了。有她替汉景帝压阵,汉景帝接班的整个过程,基本上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就这样,西汉的最高权力,很快完成了平稳交接。
顺利掌权之后,汉景帝开始继续执行他爹留下来的各种计划。对于匈奴那边,汉文帝在位的时候,留下了一整套方案。大体上以和亲为主,但是同时,北方的防线却布置的滴水不漏。另外,汉朝还开始对匈奴进行经济封锁和文化渗透。
而对于地方诸侯国,汉文帝在位的时候,已经把最强大的齐国和淮南国,全部肢解。那些诸侯国对于汉朝中央的威胁程度,已经大幅下降,甚至可以任由汉景帝拿捏。所以接下来,汉景帝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找茬。每次找到一个错误,就可以从一个诸侯国手里,拿回一块土地,最后彻底完成削藩。
所有的这一切,早在汉文帝在位的时候,都已经提上了日程,并且开始顺利执行。所以汉景帝登基之后,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顺着他爹定好的方向,继续往前走就可以了。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汉景帝利用赵王犯罪为名,收了赵国一个郡;以楚王在国丧期间搞事情为由,收了楚国的东海郡;然后又以胶西王违规买官为名,收了胶西王手里的六个县……所有的这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
同时,在这期间,汉景帝又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已经是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了。虽然当时这个孩子的出生,没有多少人注意。但是这个孩子的出生,却是整个中国历史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就这样,找茬两年之后,下面的那些诸侯王坐不住了。公元前154年正月,就在汉景帝刚刚登基两年半之后,吴王刘濞正式宣布,起兵造反。同时,其他六位刘氏藩王,也都宣布响应刘濞,开始一块造反。
这就是历史上的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应该算是汉景帝在位期间,最大的一件事了。不过这件事的发生,其实当年汉文帝在位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而且早就做好了很多准备。
所以叛乱爆发之后,汉景帝果断启用周亚夫,作为平叛的主力。同时,北方的汉军高度警戒,防备匈奴南下。
在这之后,因为叛军打出的旗号,是要替汉景帝清君侧,诛杀主张削藩的晁错。所以汉景帝为了让叛军师出无名,直接干掉了晁错。杀了晁错之后,叛军依然不肯退兵,所以接下来,汉景帝就在舆论上占了上风。
后世有很多人认为,杀晁错这件事,很有可能也是当年汉文帝留下来的计划,为的就是甩锅。
反正再之后,当双方真正开始交战,叛军很快就落了下风。当年汉文帝在位的时候,曾经把自己的小儿子刘武,封在了梁国,地盘正好遏制几大诸侯王的进攻。
所以七国之乱爆发之后,梁王刘武正面挡住了吴楚联军的进攻。而其他几位叛乱的诸侯王,则是同样被汉景帝派兵拖住。
然后,周亚夫走了另外一条路,直插吴楚联军侧翼,断了叛军的粮道。在这之后,叛军主力很快粮草断绝,就地崩溃,然后周亚夫迅速平定了吴国和楚国。至于其他五国,在吴楚联军战败之后,也迅速被平定,基本上没有任何意外。而且在此期间,因为汉朝北方防备的比较严密,匈奴也没能找到机会南下。
就这样,声势浩大的七国之乱,仅仅折腾了三个月,就彻底结束了。因为这场内乱时间极短,所以基本上也没对汉朝的国力,造成多大的损失。
而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汉景帝则是以此为由,直接收回了其他所有诸侯国的人事任免权,以及军队指挥权。所以在这之后,老刘家的诸侯王,手里就只剩下了在封地内收税的权力。从这时候开始,汉朝诸侯王的问题,其实就已经解决了。至于说后来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其实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让问题彻底消失而已。
解决了异姓王的问题之后,汉朝内部已经是一片太平,边境也非常安全。但是接下来,汉朝高层开始出现了一些小问题。首先,汉景帝的母亲,那位传奇的窦太后,开始给自己儿子找麻烦了。
七国之乱爆发之前,汉景帝的奶奶,那位薄太后已经去世了。而在薄太后去世之后,汉朝后宫就以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为尊。而这位窦太后,此时则是要求汉景帝,立自己的弟弟,也就是那位梁王刘武做太子。
对此,汉景帝自然不答应。但问题是,汉景帝的皇后,并没有儿子。所以在这之后,汉景帝只能立自己的庶长子刘荣做太子。而刘荣被立为太子之后,他的生母栗姬,开始变得非常骄纵,在后宫非常霸道。
如此一来,这位栗姬后来就得罪了汉景帝的亲妹妹,馆陶公主。再之后,这位馆陶公主,就开始给刘荣上眼药,并且开始暗中扶持汉景帝的另一个儿子刘彘,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接下来的三年里,围绕着这场夺嫡之战,汉朝高层开始逐渐暗流涌动。窦太后想要立小儿子刘武,朝中以周亚夫为首的一些大臣,支持已经做了太子的刘荣。而以馆陶公主为首的一群人,则是支持皇十子刘彻。
就这样,大家斗了三四年之后,这期间汉景帝生了一场大病,差点直接被送走。病重期间,那位太子刘荣的生母栗姬,极为骄纵,搞得汉景帝非常不高兴。所以等到汉景帝康复之后,公元前150年,汉景帝正式废了自己的庶长子刘荣,然后改立刘彻做了新的太子。
至此,汉景帝一朝的夺嫡斗争,正式宣布结束。
夺嫡之战结束之后,汉景帝刚刚稍微松了一口气。不过接下来,匈奴那边又有事了。当然,这一次匈奴那边的事情,其实是好事。经过几十年的文化渗透之后,很多匈奴人开始逐渐仰慕汉朝的文化,逐渐有了归降汉朝的心思。
之前的几十年里,虽然陆续也有一些中下层的匈奴人,选择进入汉朝这边,归降汉朝,但匈奴高层却始终没有过动静。直到那场夺嫡战争结束之后,匈奴终于两个王,带着自己的部众,主动投降汉朝。
这其实是汉匈斗争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从这个时候开始,汉朝开始对匈奴有了绝对的优势。尤其是在文化和经济领域,更是汉朝终于可以碾压匈奴。
不过,这件事却导致汉景帝和周亚夫之间,逐渐开始出现裂痕。之间的几年当中,周亚夫因为平定了七国之乱,一直深受汉景帝重用。不过在匈奴归降这件事上,周亚夫作为武将,主张斩尽杀绝。但是汉景帝作为皇帝,却主张以招降为主。
最后,周亚夫直接以辞职威胁,汉景帝也没惯着周亚夫,直接批准了周亚夫的辞职报告。至此,一代名将周亚夫,算是和汉景帝彻底决裂了。此后几年,周亚夫一直退休在家。四年之后,汉景帝身体越来越差,然后就发生了所谓的周亚夫谋反事件。
简单来说,就是周亚夫他儿子,给周亚夫买陪葬品,买了一些铠甲和盾牌。对此,有人举报说周亚夫想谋反。然后周亚夫就被关起来隔离审查,审查期间,周亚夫绝食抗议,最后活活饿死了。
周亚夫的死,其实也是一个标志。当年汉文帝刚登基的时候,西汉开国功臣集团,其实非常势大。对于这些功臣,汉文帝既需要重用,但又非常忌惮。整个汉文帝时代,汉文帝做了很多努力,打压这些功臣,但同时又确保政治稳定。
而到了汉文帝去世的时候,功臣集团已经被彻底打压,很难再成气候了。等到汉景帝登基之后,周亚夫作为汉朝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已经算是功臣集团的领袖。而如今,周亚夫死在了监狱当中,其实也标志着原本强大的功臣集团,彻底没落了。
在周亚夫退休到去世的这几年当中,汉朝基本上是天下太平。最大的事情,基本上也就是某些地方发生地震或者旱灾,但最后影响都不大。唯一值得一提的,是那位梁王刘武死了。刘武死后,窦太后自然也就没法再提换太子的事情。所以在这之后,刘彻的太子之位,就彻底没了任何威胁。
而周亚夫去世之后,接下来的两年里,汉景帝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两年之后,汉景帝终于去世,然后太子刘彻顺利接班,历史就此进入了汉武帝时代。
这就是汉景帝时代的大致脉络。
除了这些大事之外,在政治上,汉景帝进一步降低了税赋,把原来的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在军事上,汉景帝又启用了几位积极抵抗匈奴的将军,比如李广和称不是等人。这些人,后来都在汉武帝时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另外,汉景帝还继续坚持重农抑商的策略,并且积极贯彻汉文帝时代制定的‘马复令’,继续大规模养马,继续大规模向边境移民,充实边境防务。在经济上,汉景帝又开放了互市,开始利用贸易手段,对匈奴进行同化和打击。
不过这些事情,都是当年汉文帝在世的时候确定的方向,汉景帝只是继续执行而已。
汉景帝在位期间,可说的事情,确实不太多。最大的事情,基本上也就是七国之乱,再加上汉武帝的夺嫡斗争了。但要是和历史上其他类似的时代相比,汉景帝在位的这段历史,实在是显得有些无聊。
但有的时候,无聊的历史,却恰好是老百姓最幸福的时代。而且,也正是因为汉景帝继续休养生息,继续攒家底,这才有了后来汉武帝大规模反击匈奴的底气。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汉景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