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北魏”两朝风云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为何不选邺城而选洛阳?

“北魏”两朝风云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为何不选邺城而选洛阳?

时间:2023-05-17 10:35:48来源:历史故事迷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历史故事迷的《两朝风云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为何不选邺城而选洛阳?》,希望大家喜欢。

北魏孝文帝是南北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在位期间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改变了五胡乱华后北方因胡汉矛盾而频繁陷入内乱的局面,使得北方少数民族顺利的和汉族文化融合,为后来的唐朝盛世奠定了基础。拓跋宏身上很多功绩都只得后人大书特书,本章节便选取了迁都洛阳一事进行剖析。实际上拓跋宏迁都并不是一触而就的,也受到了很多鲜卑贵族和少数民族首领的反对,甚至在选择邺城和洛阳时也产生的争执。拓跋宏以他大无畏的能力解决了这些矛盾,最终促成了迁都的实行。

从当时的北魏都城平城的地理位置看,迁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仅得到了汉族门阀集团的支持,很多鲜卑贵族也支持迁都的决议。当初道武帝拓跋珪建国时,把都城定在了平城,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大同附近。这个地方虽然是汉地,实际上实在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交界之处,算是中原王朝的北疆的地界。这里距离塞外鲜卑族各部族的发源地较近,又有很多北方的汉族门阀世家,所以拓跋珪在此立国能同时得到双方阵营的支持。但由于平城地理位置太靠北,也为北魏王朝治理中原带来很大的麻烦。

首先,这个地方依然是苦寒之地,农牧业生产都受到气候的限制,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下产量并不高。北魏建立初期南方有后秦、胡夏、南燕等国家,北方有强大的柔然,处于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为了同时与这些国家作战,北魏需要保持大量的常备军,这就使得军粮消耗非常大。虽然作为部落国家,鲜卑族没有军饷和俸禄的开支,但每年春天仍旧出现青黄不接,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当时就有大臣提出过南迁的建议,但考虑到北方还没有平定,这个建议只能被暂时搁置。这个事情在拓跋宏亲政后再次被提出来,促使了朝廷考虑迁都的可能。

其次,平城由于靠近北方边境,时刻受到北方柔然人和其他少数民族部落的骚扰和袭击,不利于北魏的长治久安。而北魏要南下攻打刘宋,需要长途奔袭跨过关中、中原等地区,对后勤组织带来极大的压力。实际上每次北魏皇帝的南征,包括统一北方的太武帝拓跋焘的南征,都没有解决柔然威胁平城的后顾之忧。南方打得如火如荼时,北魏朝廷却不得不放一半军队守卫平城北方的防线,避免柔然人南下偷袭。再加上补给线长达上千公里,这让南征军队根本没法全力打仗。拓跋焘之所以在建康城和盱眙城下铩羽而归,上述原因便是决定性的。

第三,从拓跋珪建国开始,就有意识地让鲜卑部落融入到汉族文化中,而平城却不是最佳的汉化地点。虽然拓跋珪下诏迁移了大量鲜卑部族到平城,后来历代皇帝也延续这个政策,并在文成帝拓跋濬和献文帝拓跋弘时期达到巅峰,但汉化的情况却不甚理想。这里少数民族太多,很多人都宁愿保持原有生活习惯,而拒绝接受汉族制度。可是要一统天下,乱七八糟的少数民族制度是不行的,所以汉化就成了必然。平城是个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根本不利于统一汉化制度的推行,所以拓跋宏才考虑到将都城南迁。

虽然迁都有如此多的必要性,但仍旧受到很多鲜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守旧派部落首领的反对。他们一方面是不愿意放弃传统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改为农耕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是对汉族文化和制度的抵制,甚至对汉族门阀集团有敌意,不愿意接受汉化生活。

而汉族门阀集团的官员则比较支持迁都,因为门阀集团的势力遍布关中、中原、河北、山东等地。如果北魏在这些地方建都,能够让汉族门阀集团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政治上占据先天的优势。拓跋宏亲政后,由于冯太后执政时期大力提拔汉族官员,使得朝廷对汉化接受度提高,迁都的阻力随之减小。

尽管如此,对于迁都的具体地点和方式在朝廷内部仍旧有着很大的争论,就连汉族门阀集团内部都有着不同意见。当时主要争论的两个迁都地点是邺城和洛阳,这两个地方各自都有优势。邺城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都城,拓跋珪建国时便以曹魏的继承者自居,所以邺城成为重要选项。在北魏的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比重的粮食、布帛收入都来自于冀、定二州。这两州都是在黄河以北,而邺城则是黄河以北最重要的坚城,所以很多人都支持迁都到邺城。但是邺城也有自己的缺陷,它在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对于关中的统治比较薄弱。

当时北魏有两个重要的经济发动机,除了邺城所在的河北外,关中长安附近也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但由于交通不便,长安的粮食常常不能运送到平城,所以平城缺粮的问题全靠河北解决。如果迁都邺城,可以由河北和山东就近筹集粮食,但依旧无法解决关中粮食进京的问题。由于距离关中较远,中间还隔着函谷关和崤山,使得北魏无法完全控制关中地区。在当时的政治和军事环境下,无法完全控制就意味着叛乱的风险。本来鲜卑族人就少,还要靠着北方少数民族才面前和汉族对抗,怎么可能主动削弱对关中地区的控制能力?

除此之外还有个政治上的原因,那便是孝文帝拓跋宏本人志气极大,有着一统天下的抱负。他看不上邺城其主要原因便是邺城为曹魏首都,而曹魏只是篡夺汉室的三国割据政权之一。与祖上对曹操的崇拜不同,被冯太后养大的拓跋宏是严重汉化的鲜卑族皇帝。他有着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思想,所以割据政权的皇帝地位并不能满足他的野心,他要成为堂堂正正一统华夏的皇帝。而洛阳在政治地位上则比邺城更有优势,它先后成为东周、东汉、西晋的首都,更有正朔的地位。迁都洛阳则代表北魏继承西晋的衣钵,能够合理合法地统一天下。

洛阳处于中原腹地,黄河以南,四周的交通非常方便。不但能通过水运和河北、山东进行连通,与关中长安也有武关和潼关两条路可走。在这个地方不但解决了困扰北魏多年的粮食给问题,还远离了北方边疆的战线,使得都城的稳固程度极高。对于即将展开对南朝的南征而言,洛阳也能够提供足够的后勤补给支持,战线也大幅度缩短,这更有利于拓跋宏一统天下的计划。但这里也有个问题,那便是地理上远离北方少数民族故地,让鲜卑族和少数民族各部首领难以接受,更不可能让他们在洛阳继续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

为了减少迁都洛阳的阻力,拓跋宏和皇叔任城王拓跋澄决定以南征的名义出兵,先把军队带到洛阳驻扎下来,再逼鲜卑贵族和北方少数民族首领同意。在汉族门阀官僚李冲等人的支持下,拓跋宏率领三十万大军成功地在洛阳停下,并开始了一系列将南征转变成迁都的戏码。当时的鲜卑贵族既不想南征打仗,又不想迁都洛阳,最后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同意了拓跋宏迁都洛阳的政策。而迁都洛阳也为拓跋宏后来的汉化改革打开了缺口,为北魏国力再次腾飞奠定了基础,但也为后来北魏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汉化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一生最大的政治功绩,而迁都洛阳既是改革的开始,也是北魏国家的历史转折点。后世人总是说南北朝时期促进了汉人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实际上真正融合的正是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时期开始的。拓跋宏的汉化改革解决了北方打底胡汉矛盾的深层次问题,使得西晋灭亡后导致北方陷入乱战局面的核心原因被解决了,这也为后来隋朝统一天下和唐朝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但拓跋宏的历史局限性让他选择了两晋时期流行的门阀政治方略,这便为后来北魏被灭国埋下重大隐患。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