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匈奴”揭秘匈奴消失之谜——何时何地因何消失

“匈奴”揭秘匈奴消失之谜——何时何地因何消失

时间:2023-02-23 10:36:52来源:舞者小青青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舞者小青青的《揭秘匈奴消失之谜——何时何地因何消失》,希望大家喜欢。

匈奴是秦汉时期雄踞中原以北的一个强大游牧民族,是当时一个威胁中原北部的多民族帝国。其后期历史大致如下公元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到东汉末年,南匈奴逐渐恢复独立地位。西晋时,因八王之乱,南匈奴单于刘渊趁机独立,建立王朝,开启五胡十六国时期,汉化后也不再自称匈奴。在此后,突厥汗国在中亚草原崛起,取代匈奴的地位。匈奴这个名称,在此后于历史上消失。

据《史记》记载匈奴人是夏后氏的后裔,先祖是淳维。还有一说认为,移居北地的是夏桀的儿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带着其父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山海经》有: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王国维甚至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鬼方昆夷猃狁考》)

匈奴最强盛的时候,击败过位于其东部的东胡,占领过南部的楼烦、河南王地,与月氏以及丁零与西北的坚昆发生过大小不同的战争。统治过的疆域以蒙古为原点,向东以大兴安岭为界。南至秦长城,还占领过河套及鄂尔多斯一带。西边势力延伸至阿尔泰山,北边触及贝加尔湖周边。常被冠以“百蛮大国”之号。

虽然战国时期中原诸国以及大一统后的秦与匈奴都发生过战争,比如秦朝时期的额蒙恬北伐。但匈奴与中原的大规模接触发生在汉初的白登之围。即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征讨,在白登被匈奴冒顿单于30余万骑兵围困七昼夜。之后汉代诸皇帝都奉行与匈奴和亲,直到汉武帝时期,双方长期战争,明显削弱匈奴实力。

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两部,日逐王比(呼韩邪单于孙子)率4万多人归附汉朝,称为南匈奴,驻地在河套地区。剩下居于漠北的匈奴部族被称为北匈奴。汉宣帝时,汉朝采取联合南匈奴攻击北匈奴的政策,在漠北和阿尔泰山大败其后,迫使北匈奴部族西迁,从此北匈奴就从中原文献中消失。

趁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董卓专权之际,南匈奴内部发生政变。还参与了中原混战,导致蔡文姬被掳掠去匈奴。此后,南匈奴向曹操投降,蔡文姬得以归汉。归附后的南匈奴被曹操分成五个部分。

西晋时,匈奴族的五部首领刘渊趁西晋八王之乱之后的混乱之期,起兵占领了中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建国号汉。之后刘聪(刘渊子)攻占洛阳、长安,灭西晋成为五胡乱华时期的北方一霸。后人称之为前赵或汉赵。

作为五胡十六国大混乱的参加者,匈奴人的历史也是波澜曲折,而且匈奴人不在一一个单独、单纯的部族出现在历史舞台。而是由其与鲜卑人的混血——铁弗人代为“演出”。铁弗人刘勃勃便是开局者,他被鲜卑人打败之后转投后秦政权(羌人),在羌人的支持下,以末代匈奴王自居,在黄河河套地区建国,称夏,史家多称之胡夏。而且,改刘姓为赫连氏,以表明匈奴独立之身份。之后,北魏擒获赫连昌(赫连勃勃之子,此时已经继承帝位),同时,赫连定(赫连昌弟)建元称帝,号夏皇帝,都平凉。没多久,赫连定的夏国被北魏拓跋氏所灭,至此,匈奴政权不复存在。即使后来加入宇文氏家族,也没再次站起来,毕竟宇文氏的北周不久就被杨坚所夺,建立隋朝。

五胡十六国是匈奴作为单独的民族独立活动的最后时期,之后匈奴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从中国历史中消失,和其他一些民族一起融入华夏族。匈奴后裔汉化后,所改汉姓有刘、贺、丛、呼延、万俟等,很多生活在今天的陕西、山西和山东等地。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