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员”三野“山头”之谜:为何职务低的当政委,职务高的当副司令?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兵说历史的《三野“山头”之谜:为何职务低的当政委,职务高的当副司令?》,希望大家喜欢。
作者:莫孤烟
1949年初,全军统一编制及番号,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下辖7、8、9、10四个兵团,司令员分别是王建安、陈士榘、宋时轮、叶飞,都是华野重量级人物;四个兵团政委分别是谭启龙、袁仲贤、郭化若、韦国清,其中韦国清是当过苏北兵团司令员的著名战将,其他几位名气就要相对小一些了。
在华野刚成立时,叶飞是1纵司令员,韦国清是2纵司令员,王建安是8纵司令员,宋时轮是10纵司令员,陈士榘是华野参谋长,都是资历深、战功大的资深将领。和他们相比,谭启龙是1纵副政委,袁仲贤是华东军区副参谋长,郭化若是鲁南军区副司令员,职务上要低半级。
【华野领导合影。左起:叶飞、丁秋生、韦国清、邓子恢、陈毅、唐亮、粟裕、陈士榘、谭震林】
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了,为何谭启龙、袁仲贤、郭化若最终能成为正兵团干部,而当初比他们职务高的王必成、陶勇、成钧等纵队司令员,反倒成了兵团副司令呢?
也许有人会说,王必成、陶勇、成钧等人都是纯粹的军事干部,没干过政工,不适合当兵团政委。但问题是,在谭启龙、袁仲贤、郭化若三人中,只有谭启龙是政工干部,袁郭二人都是参谋长出身,怎么就能当兵团政委呢?
要解释这个疑问,就不能不谈华野的“山头”问题。
淮海战役期间,粟裕(左)、张震(中)、陈士榘(右)研究作战
众所周知,华东野战军主要由新四军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组成。新四军的7个师中,黄克诚的第3师进军东北,成为东野的主力,李先念的第5师编入中原军区,归刘邓指挥,其他的1师、2师、4师、6师、7师全部编入了华野及华东军区。这其中粟裕一手打造的1师无疑是最强的,从中产生了华野1纵、4纵、6纵,是华野的核心主力。从2师、4师、7师中诞生了华野2纵和7纵,但战斗力比不上1、4、6纵。
山东军区下辖鲁南、鲁中、滨海、胶东、渤海5个军区,其中鲁南诞生了3纵,8纵出自鲁中、胶东贡献了9纵和13纵,渤海则孕育了10纵。这几支纵队都是能攻善守的华野主力,即便是成立最晚的13纵,与主力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华野部队在训练中
正因为华野部队的组成比较复杂,干部来自五湖四海,因此在指挥上就难免存在一些摩擦,特别是原八路军干部和新四军干部之间时有矛盾,所以粟裕才会说“华野离不开陈老总”。但即便是德高望重的陈老总,和西北彭总、中原刘邓、东北林罗相比,也是缺乏一言九鼎的绝对权威(华东最高领导是饶),因此在干部的安排上,除了考虑最基本的能力资历外,必须特别考虑各个部队的代表性人物,做到各个“山头”的大体平衡。
在山东的八路军干部中,王建安曾任鲁中军区司令员,陈士榘曾任滨海军区司令员,宋时轮曾任渤海军区司令员,他们3人分别作为3个军区的代表出任7兵团、8兵团、9兵团的司令员,自然是众望所归,毫无争议的。
华野部分指挥员合影,照片中没有陈毅
许世友无疑是胶东的代表,本应出任兵团司令。但他在济南战役前后身体有病,之后调任山东军区司令员,自然无法在野战兵团任职。许的政委林浩也很有代表性,但他在1948年初由于在土地工作中的“错误”而被饶打倒,已经被调离了军队系统。除了许和林之外,胶东战将中聂凤智战功显著,但他资历尚浅,不足以代表一个山头。如此一来,胶东的代表就只能是袁仲贤了。
袁仲贤在抗战时期是胶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是华东军区副参谋长,职务要低于许世友,但他资格极老,1924年就加入了组织,黄埔一期毕业后参加了北伐和南昌起义,其资历甚至不亚于徐向前和陈赓,当然可以看作是胶东军区的代表了。
袁仲贤(中)和陈士榘(左)江渭清(右)在一起
鲁南军区成立时,司令员是张光中,政委是傅秋涛,副司令员是郭化若。后来鲁南军区和鲁中军区合并,成立鲁中南军区,傅秋涛是司令员,张光中为副司令员。由于张光中解放战争时期一直在地方军区当副职,因此战功并不突出,显然不能当作鲁南的代表。
鲁南最合适的代表应当是傅秋涛,但他的工作重心在地方,主要任务是组织支前,因此也未能在野战兵团任职。最终,兵团主官中的鲁南代表是郭化若,他和袁仲贤一样,都是1924年就加入了组织的老革命,毕业于黄埔四期,红军时期曾做过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协助朱毛指挥了反围剿作战,这样的资历在华野没几个人能比得上。
傅秋涛(前排左三)和周公、叶挺、陈毅、粟裕在一起
在新四军的干部中,叶飞、王必成、陶勇都是纵队司令员,都出自新四军1师,但叶飞的军中地位是要高于王、陶的。在华野1兵团(粟裕兼司令员)中,叶飞任副司令员,在孟良崮、豫东等几次大战中,叶飞都是前敌总指挥,因此叶飞作为1师的代表出任10兵团司令员,是顺理成章的。王必成和陶勇也是战功赫赫,论能力,当兵团司令没有问题,但他们和叶飞都是来自新四军1师,职务自然要低于叶飞。
王必成和粟裕在一起
新四军2师的代表原本是罗炳辉和张爱萍,但他们俩一个过早去世,一个因意外事故受伤而未能参加解放战争,因此2师的代表就是韦国清了。韦是军政双全的干部,军事能力与叶飞、王建安、陈士榘、宋时轮相比并不突出,因此出任10兵团政委是人尽其才的。
谭启龙出任7兵团的政委,多少有些让人意外。谭的资历并不深,1933年才加入组织,长期从事地方工作,抗战时期是浙东根据地的主要负责人,之后在华野1纵当副政委。他和叶飞都是来自1纵的,因为1纵的政委是叶飞兼任,所以谭启龙这个副政委实际上干的就是政委的活。一个纵队出了一个兵团司令,一个兵团政委,这在华野是独一份。
抗战时期的谭启龙
总的来说,谭启龙、袁仲贤、郭化若在解放战争大部分时期的职务要低于王必成、陶勇、孙继先、何以祥、成钧、丁秋生、王集成、周志坚等纵队军政主官的,他们最终出任兵团政委,也是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不过,要是傅秋涛和陈丕显仍在野战军系统的话,他们出任兵团政委的可能性应该更大。